中華民國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簡稱為國科會、新國科會)是中華民國有關科學及技術發展的最高主管機關,隸屬於行政院。負責推動及協調國家科技發展、支援學術研究、發展科學園區、管理行政院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以及技術審查各部會科技計畫可行度,提供必要改善建議[1]。前身為1959年成立的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1967年更名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14年3月3日改制為科技部,2022年7月27日再改制為委員會並使用現名。[2] 历史中国学者、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认为“学术是一个国家无形的财富”,在国立北京大学当校长时曾提出一个学术独立十年计划,但后来由于中国局势的影响未能实现。1958年胡适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后,根据此前方案,在吳大猷協助下编写了《国家发展科学培植人才的五年计划的纲领草案》。1959年2月1日,行政院師法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3],成立「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長科會),胡适担任主任委員,教育部部长梅贻琦兼任副主任委員。[4] 1967年8月,長科會更名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國科會)。國科會拥有稳定的经费,可不计产出的现实利益而专注于学术研究,对台湾学术影响深远。[4] 2010年2月3日,《行政院組織法》修正,增設科技部。 2014年1月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科技部組織法》和相關組織法[5];同年1月22日,總統令公布之[6]。2014年3月3日,「科技部」正式掛牌成立[1],使用藍色篆體部徽。 2017年11月7日,科技部部徽改為藍色「MOST」加黑色「科技部」三字。 2021年3月25日,行政院會議通過行政院組織調整法案,其中將科技部改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7]同年12月28日,立法院三讀修正通過《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組織法》及相關組織法。[8] 2022年1月19日總統令修正公布《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組織法》及相關組織法,同年7月27日科技部改制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會徽改為藍色「NSTC」加黑色「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十字。[9] 標誌變遷
組織主任委員由政務委員兼任,置副主任委員3人(政務2人、常務1人)、委員11-15人,由行政院院長就研究機構首長、中央相關機關首長及學者專家兼任。[10] 其中派兼委員八位,包含政務委員兼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經濟部部長、教育部部長、農業部部長、衛生福利部部長、文化部部長、數位發展部部長、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隨本職異動。 本會科技辦公室
內部單位業務單位
行政單位
所屬機關主管法人組織
所屬學校駐外科技組
歷任首長
相關條目註釋參考資料腳註
文獻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外部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