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运动会 (简称亚运会 、亚运 ;英語:Asian Games ,简写:Asiad )是亚洲 的综合性运动会 ,为国际奥委会 承认的地区性大型综合运动会,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 (亚奥理事会)主办,每4年一届。其前身是远东运动会 和西亚运动会 ,第一届亚洲运动会原定于1949年2月在印度 的新德里 举行,由于主办国筹备等原因延至1951年举行,目前共举办19届。
亚运历史
远东运动会
1912年,中華民國 、日本 、菲律宾 三国代表经协商后成立了远东体育协会,并于次年举行第一届远东运动会 。从1913年至1934年间,先后在菲律宾的马尼拉 、上海 、日本的东京 和大阪 等地举办了十届远东运动会,最初是每兩年举行一届,1927年后改为每四年举行一届。前几届运动会只有中華民國、日本、菲律宾三国参加,第九及第十届,分別有印度 和荷屬印度组团参加比赛。开设的比赛项目有田径 、游泳 、足球 、篮球 、棒球 、网球 、排球 等。1934年,日本坚持把满洲国 拉入远东运动会,遭到中華民國的抗议并宣布退出,远东体育协会宣告解体,运动会亦随之停办。
西亚运动会
亚洲业余体育联合会的成立
1948年7月,伦敦 第14届奥运会 举行期间,中華民國与菲律宾的体育人士欲恢复远东运动会,并与亚洲各国体育人士商讨。当时印度体育领导人古魯·杜特·松迪 认为远东运动会不足以体现亚洲体育运动的水準和亚洲人民团结精神,主张创办一个所有亚洲国家的亚洲运动会 。他遍访了来伦敦参加奥运会 的亚洲国家体育代表,并邀请了韩国、中華民國、菲律宾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召开了关于成立亚洲体育运动组织的筹备会议。会议决定起草亚洲运动会有关文件和章程并确定于1949年2月在印度新德里 举行第一届亚洲运动会(因印度国内原因,运动会延至1951年举行)。1949年2月,亚洲国家体育组织代表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会议,会上正式成立了“亚洲业余体育联合会”(隨后更名为“亚洲运动会联合会”),1981年改为“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 ”至今。
會徽及會旗
第一代會徽採用至2006年亞洲運動會 。此會徽的設計的中間的太陽 代表亞洲運動的發展及推廣。最上方是國際奧委會 的會徽,其下是亞運的標語「Ever Onward」(永遠向前);而在亞運會徽之下則是亞運理事會「Olympic Council of Asia」的字樣。 [來源請求]
第二代的會徽在2006年12月2日在多哈亞運會舉行期間公布,而新的會徽採用回太陽的代表,其意義一樣,而在會徽的右上角及左下角分別是代表東亞 的龍 及代表西亞 的鷹 ,也代表亞洲的團結之意。而在會徽的下面有國際奧委會的會徽及「Olympic Council of Asia」的字樣。第一個使用新會徽的運動會是2007年亞洲室內運動會 。 [來源請求]
举办城市
亚运会的举办城市由亚奥理事会执委通过淘汰制投票得出,即如果所有城市在首轮投票中都没有过半数 胜出,就将票数最低的城市逐个淘汰,以此类推,直至将剩下两个城市决出胜负。在投票前,亚奥理事会执委们还要对各申办城市进行全方面的考察以决定其投票意愿。
亚运会与其他综合性运动会的区别
奥运会
范围不同,奥运会是全球性的体育比赛,亚运会是亚洲范围内的体育比赛。
比赛项目不同,亚运会中有很多非奥运项目。
参赛者不同,奥运选手来自世界各地,亚运选手只是来自亚洲。
部份亞運項目是奧運資格賽,只需達到指定名次就可獲得奥運參賽資格。
部分亞運項目是該單項的世界盃亞洲區資格賽,同樣達到指定名次就可獲得世界盃參賽資格。
其他国际性综合运动会
与泛美运动会 、欧洲运动会 、全非运动会 、太平洋運動會 等各洲综合运动会相比,亚运会拥有较多的非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比赛项目
亚运会开设的比赛项目由亚奥理事会认可。主办国可在认可的项目中选择比赛项目,每届亚运会比赛项目不得少于11项,除田径和游泳以外的项目由亚运会主办国选择,所设各项目至少须有4个以上参赛队。而且考虑亚洲不同区域的传统文化特点,并且为亚洲各个国家或地区的青年提供展示技能的机会及增加亚运会的吸引力,亚运会设立一部分非奥运项目 。
2018雅加达亚运首次将电竞比赛列为和游泳、田径一样的夺牌竞赛,选手们将为了国家荣誉争夺六个项目的奖牌。虽然电竞在雅加达亚运只是表演项目,但2022年的杭州亚运就列为一项正式比赛项目。
报名规定
个人项目:
田径和游泳项目,每个会员组织可报2人(无替补队员)。
其他项目,每个会员组织可报1人(无替补队员)。
集体项目:每个会员组织可报1队,每队人数不得超过有关国际单项联合会所允许的人数。
參賽國家及地區
亞奧理事會會員分布圖
亚运会参赛国家和地区均为亚奥理事会成员,目前亚奥理事会共有45个成员国家和地区[ 1] 。
以色列 過去為亚奥理事会的成員之一,但由於政治因素退出亞奧理事會(因為鄰近或相關國家,至今只有約旦 、埃及 、土耳其 承認其地位並和平往來),沒有再參加第8屆之後的亞運會(之後就參加歐洲運動會 )。
而同在亞洲的土耳其 、亞美尼亞 、喬治亞 、阿塞拜疆 和塞浦路斯 也非亞奧理事會的成員(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國家也同時承認以色列 和巴勒斯坦 )。
最有价值运动员
1998年曼谷亚运会 开始设立“最有价值运动员”称号,该称号由世界各国媒体投票产生,为亚奥理事会和赛会组委会认可官方奖项。
總獎牌榜
亚运会参赛各国的排名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
以金牌 数排列名次:先看金牌数,如金牌数相等看银牌 、再相等看铜牌 以此类推。
以奖牌 数列名次:将金、银、铜牌数相加,多者列前,若相同再以第1項排名
以前三名換算分數总和排名次:第一名3分、第二名2分、第三名1分,得分相加,总分多者列前,若相同再以第1項排名。
以下是采用第一种排名方法所统计得到的各参赛国排名:
历届亚运会
参考及註釋
^ Asian Map of NOCs (45) . [2009-11-14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0-02-12).
^ 粗体字为该项奖牌数量获得最多者
^ 包括1954年、1958年、1966年、1970年以 中華民國 名义参赛所取得的奖牌数
^ 包括 英屬香港 时期参赛获得的奖牌数。
^ 包括由于科威特政府对国内的奥林匹克运动进行干预,国际奥委会对科威特奥委会实施禁赛,科威特选手以个人身份参加2010年亚洲运动会所取得的奖牌数。
^ 以色列由于政治原因退出亚奥理事会,没有再参加第8届之后的亚运会。
^ 包括 葡屬澳門 时期参赛所取得的奖牌数
^ 1974年越南共和国被越南民主共和国统一,次年成立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原南越奖牌数不计入统一后越南成绩。
^ 朝鲜及韩国在2018年亚洲运动会部分项目组成联队参赛获得奖牌数不计入朝鲜及韩国成绩。
来源
參見
外部連結
全球性综合运动会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政府間組織 社群 残疾人运动会 專業 青年與學生 其它運動 現代奧運會的替代方案
區域性综合运动会
非洲 美洲 亞洲 歐洲 大洋洲 洲際 部分国家
各國家/地區的綜合運動會
亞洲 美洲 歐洲 大洋洲 NCSG 3
歷史上的综合运动会
前現代奧運會(1900BC-1852AD,以年份排序) 現代奧運會的替代方案 特定區域或團體的運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