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share facebook share twitter share wa share telegram print page

 

亞皆老街集中營

亞皆老街集中營
Argyle Street Camp
日佔香港
亞皆老街太子道科發道一帶
类型戰俘營
设施信息
现状已被拆卸
历史
使用时期1941年 (1941)至1945年 (1945)
外部圖片链接
image icon 戰俘營外觀
可見兩座位於山前方的坡屋顶建築物,一大群人站在建築物前方。
image icon 戰俘營內部
可見該建築物有坡屋顶,內有三名只穿內褲的男子、以及多張單人矮床,一個茶几上面放了多個杯子。

亞皆老街集中營Argyle Street Camp),也称为亞皆老街戰俘營,是一座日軍日佔時期設於香港戰俘營,位於亞皆老街太子道科發道一帶。亞皆老街集中營本用作收容難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被日軍用於拘留被俘獲的同盟國軍官,其後用作拘留越南船民,現已遭到拆卸。

收容情況

亞皆老街集中營位於亞皆老街太子道科發道一帶[1]:150。在日軍使用前,亞皆老街集中營本來用作收容難民香港保衛戰爆發後,日軍開始在此拘留戰俘,他們主要是印度裔人士[2]。日軍在1941年末完全佔領香港,起初沒有收容戰俘的計劃,只是把他們囚禁在深水埗北角的收容所[3]。根據戰俘憶述,1940年的亞皆老街集中營囚禁了1,000人,其中700人是印度人;戰俘們試圖維持營內的秩序,但他們經常就糧食分配等各種問題爭論不休[4]:18

後來,香港有戰俘成功逃脫,日軍對戰俘的管理開始變得嚴密[2][3]。1942年,日軍重組戰俘營,亞皆老街集中營改用作拘留被俘軍官,原有的印度華人戰俘則遷離到別處;一些加拿大人英國海軍軍人也從亞皆老街集中營遷移至北角集中營[2][3][4]:29。重組後,亞皆老街集中營拘禁的戰俘大多數是軍官,另外有百多名其他軍銜的兵員,這百多人主要是勤務兵英语Batman (military)和炊事员[4]:42

英軍軍官何禮文曾打算通過窩打老道的地下排水系統進入亞皆老街集中營,從而與被囚戰俘通訊、並計劃組織戰俘集體逃脫,請求東江縱隊協助;東江縱隊同意提供協助,但計劃因風險過高而告吹[5]:57–58。而聖德肋撒堂神父曾獲准前往集中營,主持彌撒天主教儀式[6]

1944年,亞皆老街集中營的戰俘遷至位於深水埗的收容所;同年,起初的印度裔戰俘又被移回亞皆老街集中營,直至戰爭完結[4]:250[7]

後續和拆卸

戰爭結束後,亞皆老街集中營主要用作拘留大量涌入香港的越南船民,一度收容了25,000名難民;慈善組織救助兒童會英语Save the Children曾派員到集中營,為營內的難民提供援助[8]:326[9]。此外,駐港英軍通用运输连亦曾設於亞皆老街集中營[10]:199

亞皆老街集中營現已遭到拆卸;一名曾經在1991年到集中營參與義工服務的人士認為,集中營關閉於1992年[7]

相關的日軍戰爭罪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的戰犯審判英语War crimes trial中,德永功大佐(音譯;Tokunaga Isao)、齋藤俊吉大尉(音譯;Saito Shunkichi)和田中齊中尉(音譯;Tanaka Hitochi)三名日軍軍官一同被控犯下戰爭罪行,稱其與亞皆老街集中營的不人道對待戰俘行為有關,導致生理上的痛苦和死亡;田中齊是亞皆老街集中營長,他額外被控涉入集中營的不當對待戰俘行為[1]:143[11]。德永功認為戰俘在某些情況有份兒促成自己的不適,他已完全運用權力來改善戰俘的狀況;齋藤俊吉指他無需負責戰俘的健康,只負責監管戰俘的醫療人員進行診斷和治療工作,而且已經盡力;田中齊認為他的權力有限,因此不需為他們的不當行為負責[11]。最終,軍事法庭只裁定齋藤俊吉的罪名成立[11]

參見

參考資料

  1. ^ 1.0 1.1 劉智鵬; 丁新豹. 日軍在港戰爭罪行︰戰犯審判紀錄及其研究.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ISBN 9888366262. 
  2. ^ 2.0 2.1 2.2 唐卓敏. 淒風苦雨--從文物看日佔香港.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ISBN 9789888340903. 
  3. ^ 3.0 3.1 3.2 高添強. 日佔時期的香港 (PDF). 教育局. [2016-04-3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1-02). 
  4. ^ 4.0 4.1 4.2 4.3 Tony Banham. We Shall Suffer There: Hong Kong's Defenders Imprisoned, 1942-45.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9789622099609. 
  5. ^ Sui-jeung Chan. East River Column: Hong Kong Guerrillas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and After. Royal Asiatic Society Hong Kong Studies Series.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9789622098503. 
  6. ^ 1444 幢歷史建築物簡要 (PDF). 古物諮詢委員會: 190. [2016-05-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4). 
  7. ^ 7.0 7.1 Argyle Street Barracks / POW Camp [????- ]. Gwulo: Old Hong Kong. 2010-04-07 [2016-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1). 
  8. ^ Charles G. Roland. Long Night’s Journey into Day: Prisoners of War in Hong Kong and Japan, 1941-1945. Wilfrid Laurier Univ. Press. 2010. ISBN 9781554587766. 
  9. ^ The World's Children 60–63. Save the Children Fund (Great Britain). 1979. 
  10. ^ D. J. Sutton. The Story of the Royal Army Service Corps and Royal Corps of Transport, 1945-1982. L. Cooper. 1984. ISBN 9780436506062. 
  11. ^ 11.0 11.1 11.2 Hong Kong's War Crimes Trials Collection. [2016-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9).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