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share facebook share twitter share wa share telegram print page

 

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

丘吉尔学院
Churchill College heraldic shield
全称丘吉尔学院
名称来源温斯顿·丘吉尔爵士
地址斯托雷道[永久失效連結]
坐标52°12′45″N 0°06′08″E / 52.2124°N 0.1021°E / 52.2124; 0.1021
建立日期1958年
院长阿西妮·唐納德(Athene Donald)女爵士
本科生440
研究生210
姐妹学院牛津大学三一学院
网站http://www.chu.cam.ac.uk/
赛艇队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402063753/http://www.srcf.ucam.org/ccbc/
地图
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

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英語:Churchill College, Cambridge)是英国剑桥大学成员学院[1]。该学院主要侧重于科学、工程和技术,但对艺术和人文学科也有浓厚的兴趣。

1958年,由温斯顿-丘吉尔爵士(Sir Winston Churchill)担任理事长的信托基金成立,目的是为60名研究员和540名学生建立和捐赠一所学院,作为国家和英联邦对温斯顿-丘吉尔的纪念;1960年8月,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了该学院的皇家宪章和章程[2]。该学院位于剑桥郊区,远离传统的市中心,但靠近剑桥大学的主要新开发区(现为数学科学中心所在地)。学校占地16公顷(40英亩),是剑桥大学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学院。

丘吉尔学院是第一所决定招收女生的学院,也是1972年招收第一批女生的三所男子学院之一[3]。与剑桥其他学院相比,该学院以相对非正式而闻名,传统上招收的本科生中来自公立学校的比例较大。

学院的校训是 "前进",取自温斯顿-丘吉尔作为英国首相下议院发表被称为「血、辛劳、泪水和汗水」的第一次演讲的最后一句话,丘吉尔在演讲中说:「来吧,让我们一起前进」。[4]

学院历史

1955年,温斯顿-丘吉尔辞去首相职务后不久在西西里岛度假时,与约翰·科尔维尔爵士和弗雷德里克·林德曼爵讨论了建立一所新学院的可能性。丘吉尔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希望建立一个英国版本的麻省理工学院,但该计划演变成了一个更为温和的建议,即在剑桥大学内建立一个以科学和技术为基础的学院[5] 。因此,该学院招收除土地经济和神学与宗教研究外的所有学科的学生(尽管以后可以转到这些学科)。

第一批研究生于1960年10月入学,一年后第一批本科生入学。1966年获得正式学院地位。

1969年,工党政府颁布了《1969年人民代表法令》,将投票年龄降低到18岁。[6]1970年,在迪克蒂泽尔教授的指导下,丘吉尔大学的学生会 "本科生学生会"(JCR)受到当时世界学生民主运动的启发,领导全国学生联合会(NUS)将剑桥市政厅告上高等法院,推翻了19世纪的先例,为学生赢得了在大学城的投票权。[7]

最初,所有学生都是男生。1972年,剑桥大学开始招收女大学生,这是最早招收女大学生的三所学院之一。[8]

对科学和工程学的偏向至今仍是学院的政策,学院章程要求每年招收的学生中约有70%为理工科学生。[9]学院章程还规定,学院三分之一的学生应攻读研究生学位。

从1979年到2011年,剑桥大学广播电台(后来的Cam FM)一直在丘吉尔学院进行广播。

2020年10月27日,丘吉尔学院推出了 "丘吉尔、帝国与种族 "节目,该节目为期一年,旨在对其创始人进行批判性研究。[10]但在2021年6月,该节目因与学院领导发生争执而突然终止。[11]

著名校友

参考资料

  1. ^ Walker, Timea. Churchill College. www.undergraduate.study.cam.ac.uk. 2022-08-04 [2022-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7) (英语). 
  2. ^ Churchill College, Cambridge - Publication Scheme (PDF). [5 February 20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7 June 2011). 
  3. ^ Dick Tizard. The Independent. 2005-10-09 [2023-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9) (英语). 
  4. ^ Churchill College Hospitality - About Churchill College. [5 Februar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16). 
  5. ^ Walsh, James Jackson. Postgraduate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in Britain: Events Leading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Churchill College, Cambridge, 1950-1958. Minerva. 1998, 36 (2): 147–177. S2CID 141439399. doi:10.1023/A:1004396018945. 
  6. ^ Loughran, Thomas; Mycock, Andrew; Tonge, Jonathan. A coming of age: how and why the UK became the first democracy to allow votes for 18-year-olds. Contemporary British History. 2021-04-03, 35 (2): 284–313 [2023-07-16]. ISSN 1361-9462. doi:10.1080/13619462.2021.189058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英语). 
  7. ^ Stephen D. Fisher & Nick Hillman. Do students swing elections? Registration, turnout and voting behaviour among full-time students (PDF). HEPI: 4. [2023-07-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4-25). 
  8. ^ Five decades after Cambridge colleges went co-ed, too little has changed. Financial Times. 2022-08-31 [2023-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5). 
  9. ^ Churchill College Statutes (PDF) (PDF). 1 January 2010 [25 June 20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7-03). 
  10. ^ Churchill, Empire and Race: Opening the Conversation Churchill College
  11. ^ Adams, Richard. Cambridge college ends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founder Winston Churchill. The Guardan. 17 June 2021 [19 June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7).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