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伊尔号驱逐舰
博伊尔号驱逐舰(英語:USS Boyle,舷号:DD-600),是美国海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一艘本森级驱逐舰,其舰名取自1812年战争中的著名私掠船船长托马斯·博伊尔[3]。博伊尔号服役生涯平淡,战争中的大部分时间其都在大西洋与地中海执行护航与巡逻任务,火炬行动、西西里岛战役及龙骑兵行动期间,她也参与了部分前线支援任务。 博伊尔号驱逐舰由博伊尔船长的曾孙女玛格丽特·A·格拉斯科克女士冠名,于1941年12月31日在马萨诸塞州昆西的福尔河造船厂铺设龙骨,后于1942年6月15日下水,8月15日,该舰正式服役,交由E·S·卡普少校指挥[3][4]。 设计与装备早期本森级驱逐舰的船体与辛姆斯级驱逐舰相似,但尺寸的提升使得该舰可额外负载50至60吨。为避免局部受损导致全舰瘫痪,本森级配备了两套锅炉与烟囱系统,为该级明显特征。由于2,100吨新型驱逐舰弗莱彻级产量不及预期,随着战争的临近,本森级于1940年12月再次投产,博伊尔号即属于该批复产舰船。该舰建造时解决了部分早期班森级驱逐舰反映出的问题,拆除了后鱼雷发射管和3号主炮塔并装备了1座四联装28毫米75倍径高射机炮。随着战争的进行,该舰防空火力也获得了提升,四联装28毫米高射机炮被替换为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厄利孔20毫米机炮数量也有所增加。1945年,随着日本水上舰队威胁的降低和神风特攻队攻击的增加,被调往太平洋的博伊尔号拆除了其鱼雷发射管并增设2座四联装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极大提高了其防空能力[1][2][5]。 服役历史1942年10月25日,博伊尔号加入美国大西洋舰队,自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出发跟随第34特混舰队前往北非支援盟军在当地的行动。11月8日至11日,她参与了在法属摩洛哥费德哈拉的登陆行动,期间还于10日在卡萨布兰卡外海与维希法国护卫舰短暂交火。30日,博伊尔号启程返回美国,随后开始在美国东岸至加勒比海航线巡逻直至次年2月[3]。 1943年2月至1944年4月4日间,博伊尔号共完成了9次护航任务,其中6次前往北非,3次前往爱尔兰,期间她仅在西西里岛战役开始后于1943年7月9日至15日间短暂前往前线,担任斯科格利蒂登陆战的引导舰。护航任务结束后,博伊尔号于1944年4月回到纽约并在其外海巡逻。5月至6月,她又在意大利那不勒斯湾巡逻并参与了盟军于5月13日至18日在福尔米亚和安齐奥的炮击行动。龙骑兵行动开始后,博伊尔号于8月15日至9月1日间参与了相关任务,最终于9月14日启程返回纽约[3]。 在波士顿停留一段时间后,博伊尔号于1944年12月21日回到地中海,此后直至1945年4月22日,她都在该海域执行火力支援与护航任务。5月1日,她再次启程返回美国东岸,随后于23日出发前往太平洋,最终于6月12日抵达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6月25日至7月17日,博伊尔号在圣迭戈至珍珠港航线巡逻。此后,她继续驶往西太平洋并于8月1日参与了威克岛的轰炸任务,8月5日,她顺利抵达塞班岛。8月12日,博伊尔号驶抵冲绳,此后直至月底她都在该海域巡逻[3]。 9月1日,博伊尔号驶离冲绳前往东京并于11日顺利抵达,此后一段时间,她都在日本与中国沿海执行任务。11月1日,博伊尔号启程返回美国本土,12月8日,她抵达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并驻留该地直至次年3月29日退役[3]。 退役后的博伊尔号一直被封存在查尔斯顿,1958年2月5日,她被转移至大西洋后备舰队波士顿编队,此后又被编入费城编队。1967年7月27日,她最终被转入奥兰治编队。1971年6月1日,博伊尔号从美国海军除籍,1973年5月,她被作为靶舰击沉[4]。 荣誉历任舰长
参考文献
Information related to 博伊尔号驱逐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