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野庄為臺灣日治時期1937年至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原屬吉野區和部分平野區,1937年合併改制為吉野庄,轄屬花蓮港廳花蓮郡。今花蓮縣吉安鄉。
行政區劃
吉野庄原屬花蓮港區蓮鄉的七腳川社、荳蘭社、薄薄社、飽干社、里漏社、屘屘社。七腳川事件在1908年發生後,七腳川社的土地被沒收,變成日本移民村吉野村的土地來源[1]。1911年8月3日,七腳川社改名為吉野村。1914年5月23日,花蓮港廳和臺東廳實施街庄整併,薄薄社、飽干社併成「薄薄社」,里漏社、屘屘社併成「里漏社」[2]。1920年9月1日,原堡里之行政區廢除,街庄改為大字;設立「吉野區」,下轄吉野村,荳蘭、薄薄、里漏併入平野區[3]。
1937年10月1日,花蓮港廳實施街庄制,吉野區和平野區的薄薄(部分併入花蓮港街)及里漏(部分併入花蓮港街)合併為「吉野庄」,轄域內分為吉野、田浦、南埔、舟津四個大字,吉野大字下有「初音」小字名[4]。
吉野庄行政區劃變遷
1909年
|
1914年
|
1920年
|
1937年
|
2020年
|
花蓮港區
|
七腳川社
|
花蓮港區
|
吉野村
|
吉野區
|
吉野村
|
吉野庄
|
吉野
|
吉野鄉
|
永安村、太昌村、慶豐村、吉安村、福興村、南華村、干城村(部分)、永興村(部分)、稻鄉村(部分)
|
荳蘭社
|
荳蘭社
|
平野區
|
荳蘭
|
田浦
|
北昌村、勝安村、宜昌村、南昌村、稻香村(部分)、仁里村(部分)
|
薄薄社
|
薄薄社
|
薄薄(大部分)
|
南埔
|
仁里村(部分)、仁和村、東昌村(部分)、仁安村(部分)、光華村、永興村(部分)、干城村(部分)
|
飽干社
|
里漏社
|
里漏社
|
里漏(大部分)
|
舟津
|
東昌村(部分)、仁安村(部分)
|
屘屘社
|
人口
吉野庄人口統計(1938年底)[5]
大字
|
內地人
|
本島人
|
高砂族
|
中國人
|
合計
|
吉野
|
1,684
|
2,014
|
346
|
4
|
4,048
|
田浦
|
64
|
1,270
|
1,291
|
16
|
2,641
|
南埔
|
24
|
892
|
818
|
3
|
1,737
|
舟津
|
15
|
711
|
596
|
1
|
1,323
|
合計
|
1,787
|
4,887
|
3,051
|
24
|
9,749
|
設施
參考來源
- ^ 張素玢. 《未竟的殖民-日本在臺移民村》. 衛城出版.
- ^ 臺東花蓮港廳管轄區域中改正.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1914.
- ^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
- ^ 《臺灣總督府行政區域便覽》
- ^ 5.0 5.1 吉野庄役場. 吉野庄管內概況書. 1939.
|
---|
1909年-1916年 | |
---|
1916年-1920年 | |
---|
1920年-1937年 | |
---|
1937年-1945年 | |
---|
註1:1914年成立 註2:1917年前名為璞石閣支廳 註3:1928年自花蓮支廳析出 註4:合併新城支廳、內太魯閣支廳新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