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彥吾彥(?—?),字士則,吳郡吳縣人。三國時東吳將領,東吳滅亡後入仕西晉。 生平吾彥出身寒微,起初任通江縣吏,後任大司馬陸抗部下小將。陸抗欣賞吾彥的勇氣和謀略,想提拔他,但害怕其他部眾不服,於是在一次與諸將的大會中命人發狂地揮刀跳進來,其他將領見此都害怕得拔足逃走,唯獨吾彥不逃,更舉起小几擋刀,於是眾人都佩服他的勇敢,及後陸抗提拔都沒有不滿。之後更隨陸抗參加西陵之戰。 後來吾彥轉任建平太守。此時,西晉益州刺史王濬正奉命建造戰船,打算征伐東吳,造船時產生的木屑隨著長江水流到建平郡,吾彥於是撈起木屑上呈孫皓,認為西晉正建造戰船,打算伐吳,要求孫皓增派守軍到建平防守,稱只要建平不失陷,西晉都無法渡江進攻。但孫皓不聽。吾彥唯有製造鐵鎖鏈,在險要之處放下橫斷長江;又製作大鐵錐,暗置在江水之中,都用以阻止西晉戰船東進。天紀四年(即晉太康元年,280年),王濬率軍壓境,沿江城池守將多數都望風而降,或者很快被攻破,但吾彥卻領軍堅守建平,無法攻下,唯有繞過。此時因建平守軍不足,無力防守建平對出江面,王濬又以大木筏移走江中的鐵錐,又用火燒斷鐵鎖鏈,令水軍成功通過建平郡。 東吳覆亡後,吾彥才歸降,吾彥被任命為金城太守。後改任敦煌太守,甚有威望及恩德。後又任雁門太守。吾彥後又任順陽國內史,當時順陽王司馬暢驕橫放縱,以前數任內史者被他誣陷,但吾彥是清官,以身作則,整肅當地官員,令眾人都畏懼他;而司馬暢亦不能誣陷他,反而推薦他,希望盡快將他送走。後遷任員外散騎常侍。 交州刺史陶璜死後,吾彥出任南中都督、交州刺史。陶璜死後九真郡的戍兵使作亂,更驅逐九真太守,叛軍首領趙祉又圍困郡城;吾彥上任後領兵將叛軍一一平定。後任交州太守二十多年,令交州安定。吾彥此時自表請求朝廷派人接替他,於是徵召他為大長秋。吾彥最終在任內逝世。 家庭
性格特徵
逸事
延伸阅读[在维基数据编辑] 參考文獻
Information related to 吾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