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圭婁圭(155年左右—211年後),字子伯,南陽郡人[1],曹操屬下謀士及將軍。曾在取荊州及潼關之戰中協助曹操,後被曹操所殺。 生平婁圭年輕時曾與曹操交往,後因為藏匿亡命之徒而被關押並將要處死,他於是越獄逃走,又更換了衣服,裝成協助官吏追捕自己的人,成功騙過追捕的官吏,脫離險境。初平年間,婁圭在荊州招募部眾依靠荊州牧劉表,並為其招集北來士眾。扶風人王忠當時也因三輔饑荒而南出武關,遇上婁圭,但王忠根本不想歸附劉表,於是和其他人一起襲擊婁圭,盡奪其軍隊,接著歸降曹操。後來婁圭也轉屬曹操,並得禮待,獲任命為大將,但不掌軍隊,而主要參與謀劃軍國大事。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攻荊州,荊州牧劉琮歸降,當時眾將都擔憂其中有詐,但婁圭以劉琮以代表天子命令的符節歸降,認定他是真心的,勸曹操相信,曹操認同,於是繼續進軍,兵不血刃取得劉琮控制的荊州[2][3]。至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進攻叛變的馬超等人,潼關之戰爆發,至九月時曹操嘗試渡過渭河,但每每為馬超騎兵所襲,無法建起營壘,而岸邊又多沙,無法築城壘。婁圭於是說可以籍寒冷的天氣以水混和沙子築壘,一夜之間就可以建成城壘防守了。曹操照作,果然有效,最終讓大軍得以渡過渭河[4]。 曹操對婁圭的待遇亦相當高,婁家積財達千金,曹操自己亦說過:「婁子伯比我還富貴,就權勢不及我矣。」婁圭於潼關之戰中屢建有功,更讓曹操讚嘆其計謀。後來,婁圭與習授同車,看到曹操外出,習授說:「父子這樣都很高興嘛。」婁圭卻說:「人生在世,事情要自己做,怎麼能光看別人?」習授卻將這番話報告給曹操,曹操遂以其恃舊不虔,將之收治殺害[5]。 演義內容《三國演義》中改寫婁圭為隱居於終南山的京兆郡人,道號“夢梅居士”,潼關之戰時出現獻計助曹操築城,曹操欲賞賜婁圭,但圭不收而告辭,後再沒出場。[6] 特徵《吳書》有說其年少時有雄才大略,常嘆息:「男兒在世,會得到數万軍隊,千萬匹寶馬在身後 。」其同伴當笑話來嘲笑。[7] 評論
參考資料
Information related to 婁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