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左旗
巴林左旗(蒙古语:ᠪᠠᠭᠠᠷᠢᠨ 历史辽初,在此地建城,称皇都,后称上京城。地属临潢府,为辽五京之一。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漠南蒙古察哈爾部受土默特部所脅,東遷佔據原為明朝设置的泰宁、福余、朵颜三卫(称兀良哈三卫)屬地[2]。属于内喀尔喀五鄂托克之一的巴林部兼并了泰宁卫,此后本地隶属巴林部。 后金天聪二年(1628年),巴林部脱离察哈爾归附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后金在硕翁科尔地方,为已归附的蒙古诸部划定牧地设旗,始将巴林部划定在今巴林左右二旗及林西县的地面上。 清朝顺治五年(1648年),始建巴林左翼旗。民国十四年(1925年),设驻林东设治局,行驶县府职权。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林东设治局升为林东县[3]:269-276。 满洲国大同二年(1933年),日本取得长城战役胜利,撤销林东县,并入巴林左翼旗。7月1日,成立巴林左翼旗行政公署[3]:269-276。 1945年8月15日,苏联红军进驻巴林左旗,林东地区各界组织了林东治安维持会,公推和子章为会长,代行地方政府职权。不久,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建议由和子章成立旗政府。12月1日,巴林左翼旗政府成立,和子章任旗长,林东治安维持会解散[3]:269-276。 清代屬昭烏達盟,中華民國成立後屬熱河省,滿洲國時期屬興安西省。1947年之後为內蒙古自治政府昭烏達盟行政公署驻地,直到1955年盟迁赤峰[3]:662-66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劃歸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文革時期一度歸屬遼寧省,1983年昭烏達盟改赤峰市,隨即歸屬赤峰。 行政区划林东镇、隆昌镇、十三敖包镇、碧流台镇、富河镇、白音勿拉镇、哈拉哈达镇、查干哈达苏木、乌兰达坝苏木、三山乡、花加拉嘎乡、上京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和凤凰山工业集中区。 人口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赤峰市巴林左旗常住人口为277522人[5],男性人口占比50.42%,女性人口占比49.58%,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14.43%,15-59岁占比64.09%,60岁以上占比21.49%,65岁以上占比13.14%。 交通旅游辽上京城(辽上京遗址)、辽祖州祖陵遗址、辽真寂之寺石窟、辽韩匡嗣家族墓地、金界壕(巴林左旗段)等。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