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葡萄牙語:Pará,宽式IPA:/pa.'ɾa/)是巴西北部的一个州,首府貝倫。与帕拉州相邻的巴西州份有阿马帕州、马拉尼昂州、托坎廷斯州、南马托格罗索州、亚马孙州和罗赖马州。
该州与圭亚那、苏里南接壤。
簡介
巴西地理統計局於2018年估計,該州人口8,513,497人,占巴西人口的4.08%,在巴西各州及聯邦區名列第9;面積1,245,759.305平方公里(480,990.357平方英里),占巴西國土的14.64%,在巴西各州及聯邦區排名第2位,僅次於亞馬遜州。[3][4]
帕拉州位於亞馬遜河河口,該地在被殖民之前居住著許多原住民[註 1]。根據托德西利亚斯条约,該州原先屬於西班牙帝國而非葡萄牙帝國。1500年2月,西班牙人比森特·亚涅斯·平松發現並抵達亞馬遜河河口;4月,其表兄迭戈·德·萊佩亦抵達此地。而第一批居住在該地區的歐洲人是荷蘭人和英格蘭人,其的目的是開採香料。1541年,西班牙人貢薩洛·皮薩羅及法蘭西斯科·德·奧雷亞納離開基多並跨越安地斯山脈,探索沿亞馬遜河道到達大西洋的路線。1559年,佩德羅·德·烏蘇亞為尋找黃金國從秘魯出發至亞馬遜地區,而後被暗殺。這次的旅程讓西班牙人意識到欲征服如此廣闊的區域是困難的,使其暫緩對於此地的殖民。17世紀時,該地與馬拉尼昂領地逐漸整合,使農牧業繁榮。1616年,葡萄牙人為了鞏固葡萄牙領土,於聖瑪利亞德貝倫德格羅帕拉(Santa Maria de Belém do Grão-Pará,今貝倫)地區建立了耶穌誕生堡,為亞馬遜地區第一個重要建築;同時,格羅帕拉領地成立。1661年,西班牙耶穌會傳教士在亞馬遜河上游設立第一個據點,包括聖塔倫,後於1710年才被葡萄牙人逐出。1822年,該地不承認巴西獨立,直至隔年才加入帝國成為其中一省。1850年至1910年期間,該州橡膠經濟發達,形成亚马逊橡胶热潮,工人進森林來砍伐橡膠樹,而大量的橡膠經由貝倫運出,使城市的規模、重要性和工商業迅速增長,此一時期被稱為美好年代,但隨後迅速衰落。如此情況直至1960年代南部的農業發展及1970年代的礦業(如塞拉佩拉達的黃金及卡拉加斯山的鐵)才得以克服。[5][6][7]
備註
參考文獻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