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速公路广西高速公路是基于1992年5月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及国务院作出“要充分发挥广西作为西南地区出海通道的作用”的战略决策后,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建设大通道,服务大西南”的思路而开始发展的高等级公路网络。其第一条高速公路——桂林至柳州高速公路于1993年7月开工建设,於1997年5月建成通车[1]。2003年广西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011公里,成为中国第一个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的少数民族自治区;2004年,实现西南出海公路通道广西段的全线贯通;2005年,建成中国连接东盟的第一条国际大通道——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至2008年,高速公路里程增加至逾2,000公里[2]。2009年,广西基本上实现了高速公路连接各地级市、连通周边省和出海、出边的网络化目标,形成了东部沿海省区“西进”和云南、贵州、四川及重庆等西南省市“东进”必经的高速公路网[3]。2012年底,广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251公里,位居中国各自治区之首[4]。截止2022年底,广西高速公路里程突破8000公里、完成了全区111个县(区)“县县通高速”的目标。[5]
布局规划2006年,广西首次制定《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2006~2020)》,以纵横网格为主的布局形态,构筑“4纵6横3支线”的路网格局,总规模约5,590公里。预计在规划目标实现后,所有地级市之间有便捷的高速公路连通;重要省际公路通道为高速公路;重要港口、国家一类口岸均通高速公路;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县城可由高速公路便捷连通;全区86%以上县城实现半小时内上高速公路[7]。 2009年,为了适应发展需要,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和交通运输厅对规划进行修改,并且发布了《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2009~2020)》,根据这一新的规划方案,广西高速路网将新增10条高速公路通道,至2020年,广西高速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7530公里,形成“5纵8横8支线”的高速公路网格局[8]。2010年[9],这一规划再度被修正为《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2010~2020)》,布局方案为“6横7纵8支线”,规划总里程8000公里,形成横贯东西、纵穿南北,覆盖全区、连接“三南”、泛珠三角等多区域和东盟国家的高速公路网格局,实现网络化服务的规模效益[10]。 2018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交通运输厅发布了《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2018~2030年)》,在《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2010~2020)》的基础上,新增路线里程6600公里,改扩建里程1400公里,合计新增建设规模8000公里。高速公路规划总里程达到15200公里,面积密度达到6.4公里/百平方公里,比原规划的面积密度3.6公里/百平方公里提升78%,形成“1环12横13纵25联”的高速公路网布局方案[11],其中国家高速公路约5000公里,地方高速公路约10200公里[12]。 路线列表国家高速公路(广西境)命名编号根据2007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和编号规则》,广西已于2010年7月18日完成国家高速公路广西段的命名、编号标志、指路标志、里程牌等相关标志的更换工作。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内的每一条高速路,其名称都以字母“G”为标志加阿拉伯数字,按序列编号。其中,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经过广西境内的主要高速公路线路走向为“两纵四横”[80][24]。 线路列表
省级高速公路(桂高速)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于2020年4月10日印发通知,公布《广西高速公路命名和编号规则》(桂交建管发〔2020〕30号)[93][94]。 命名规则
编号规则高速公路编号由字母标识符和阿拉伯数字编号组成。省级高速公路是省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字母标识符采用汉语拼音“S”表示。数字编号规则如下:
线路列表
注释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参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