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声 |
---|
|
|
任期 1995年12月20日—2009年8月25日 |
前任 | 杨茂良 |
---|
继任 | 白所成(臨時管委會主席)[註 1] 彭德仁(2024年1月5日) |
---|
任期 1989年3月11日—1993年2月27日 |
前任 | 首任 |
---|
继任 | 杨茂良 |
---|
|
|
出生 | (1931-02-05)1931年2月5日 英屬緬甸果敢红石头河 |
---|
逝世 | 2022年2月16日(2022歲—02—16)(91歲) 緬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勐拉 |
---|
墓地 | 佤邦勐波县勐平区东北 |
---|
民族 | 果敢人(华人) |
---|
国籍 | 緬甸聯邦共和國 |
---|
政党 | 缅甸共产党(1967-1989) |
---|
配偶 | 李晓双 |
---|
母校 | 果敢军事学校 |
---|
职业 | 军人 |
---|
|
服役 | 果敢人民革命軍(1965-1969) 缅甸人民军(1969-1989) 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1989-2022) |
---|
服役时间 | 1965年 (1965)–2009年 (2009) |
---|
军衔 | 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总司令 |
---|
参战 | 缅甸内战
|
---|
|
- 果敢土司自卫队分队长
- 果敢县县长
- 缅共人民军东北军区副司令员
- 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总司令
- 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党主席
- 緬甸掸邦第一特区主席
|
|
彭家聲(緬甸語:ဖုန်ကြားရှင်,缅甸语委转写:hpun kra: hrang;1931年2月5日—2022年2月16日),果敢政治人物,出生于果敢红石头河,祖籍中国四川会理县,是一个果敢族军阀,人稱“果敢王”。他是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创建者,曾任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政府主席。
早年
彭家聲為果敢人,祖籍中國四川会理县,1931年2月5日(农历腊月)生于果敢红石头河,出身於與果敢土司姻親的彭家[1]。其父彭積昌生有七子,他是長子。1948年畢業於軍事訓練學校──新城進修班,接觸到了接受過黃埔軍校新式軍事訓練的中國國民革命軍軍官的教育,与坤沙、羅星漢等毒枭为同期同学。之後在效忠果敢土司的自衛隊任基層軍官。
參与果敢革命
1959年,果敢土司楊振材的世襲權被撤銷。1962年,奈溫將軍從民選政府吳努手中奪取了政權,撕毀聯邦協議,逮捕土司家族成員,在仰光政府任官的楊振聲返回果敢起兵反抗,彭家聲也參加了果敢革命軍,1965年被迫隨其指揮官一起投降政府軍。1967年,加入缅甸共产党。由於對緬軍的種族歧視不滿,反戈起義,開始領導果敢第二次革命,與羅星漢為首的親緬族武裝展開游擊戰。
緬共經歷
彭家聲領導的果敢人民革命軍餘部不敵羅星漢,退入中國。彭家聲在中國接受中国共产党的訓練和支援,將其果敢部隊重組為緬甸共產黨東北軍區,率領其部隊反攻果敢。此後二十年間擔任緬共要職。[1]
果敢特區
1989年,彭家聲率部退出緬共,與緬甸政府停戰。缅甸政府遂承認果敢的自治地位。彭家聲任緬甸撣邦第一特區主席,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总司令。1990年,彭家聲下令果敢禁毒。[2]1992年果敢發生政變,楊茂良奪取政權,1995年彭家聲重掌果敢政權,彭家聲及其家族實際掌握果敢政權。2009年果敢軍事衝突之後,緬甸政府對他發出拘捕令,彭家聲未獲白所成等將領的支持,率領殘部退出果敢[3][4][5][6]。2010年,果敢同盟军重建。2014年,果敢同盟军与克钦独立军、德昂民族解放军、若开军、北掸邦军结盟,共同抵抗缅军,重返果敢江西地区开展游击战,连战连胜,聲稱击毙击伤缅军几百名,击毙缅军营长一名。2014年12月,彭家聲在緬北露面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7]。2015年2月,84歲的彭家聲试图卷土重來,率部與緬政府激戰。
去世
彭家声于缅甸时间2022年2月16日5时40分在家中去世,得年94岁。[8]3月29日,举行追悼会。31日,举行葬礼,墓址位于佤邦勐波县勐平区东北一座山丘上[9]。
家庭及私人生活
彭家聲作為家中長子,共有兄弟六名,除二弟夭折外,其餘五人全部曾在果敢身居要职。此外,其子女在果敢地區均曾任要職,其中,長女彭新春(緬甸名:Daw Nang Yin)的丈夫為現任撣邦東部第四特區主席吳再林(漢名林明賢)。
- 長子彭德仁,曾任撣邦第一特區政府財政部部長、現任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司令員。
- 次子彭德义,曾任果敢交警大隊大隊長。
- 三子彭德禮,曾任果敢县副县长兼果敢特区银行行长。
- 五子彭德禄,曾任商业贸易公司总经理。
- 三弟彭家富,曾任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总司令,已於2017年病逝。
- 四弟彭家贵,曾担任原撣邦第一特區执法处处长。
- 五弟彭家荣,曾任撣邦第一特區(果敢)首府老街市市长。
- 六弟彭家华,曾任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连长。
- 七弟彭家振,曾任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副参谋长。
參见
注释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