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年周視差的恆星視差運動。
恆星視差以秒差距 為基礎,這是從太陽 到天體 的視差 為1角秒 的距離。 (1天文單位 和1秒差距 是不同的尺度,1秒差距相當於206,265天文單位。)
恆星視差 是天文學 中因為恆星距離產生視差 的效應。它是恆星際尺度的視差,經由天文測量學 ,視差可以直接測量出一顆恆星與地球的準確距離。它曾是天文學辯論了數百年的議題,但是因為太困難了,在19世紀初期才取得了最接近幾顆恆星的值。即使在21世紀,恆星視差的測量已經達到銀河系的尺度,但大多數的距離測量還是經由紅移 的計算或是其它的方法。
視差通常是由地球在軌道上不同的位置,導致觀察到近距離的恆星相對於遙遠的天體移動到不同位置獲得的。經由觀察視差,測量 角度 和利用三角學 ,可以測量不同物體在空間中的距離,通常是恆星,但在太空中的其它天體也可以。
因為其它的恆星都非常遙遠,因此測量的角度都非常小,而且需要利用瘦三角形 逼近,一個天體的距離 (以秒差距 測量) 是視差值 (以角秒 測量) 的倒數 :
d
(
p
c
)
=
1
/
p
(
a
r
c
s
e
c
)
.
{\displaystyle d(\mathrm {pc} )=1/p(\mathrm {arcsec} ).}
例如,比鄰星 的距離是1/0.7687=1.3009秒差距(4.243光年)[ 1] 。 天鵝座61 是第一顆成功測量出恆星視差的恆星,是贝塞耳 在1838年於柯尼斯堡天文台 使用夫琅和費的量日儀 測出的[ 2] [ 3] 。
早期的理論和企圖
事實上,因為恆星視差非常小,因此一直未能觀測到 (直到19世紀),並在近代史 中被作為反對日心說 的科學論據。很明顯的,如果星星的距離夠遠,從歐幾里得 的幾何學 是無法察覺的,但由於種種的原因,使這種巨大的距離難以置信:其中之一是為了使缺乏視差的恆星能夠相容,土星軌道和第八領域 (恆星) 之間必須有巨大而不太可能存在的空隙,使得第谷 成為哥白尼日心說 的主要反對者[ 4] 。
詹姆斯·布拉德雷 在1729年首度嘗試測量恆星視差。他以望遠鏡 证明恆星的運動是太微不足道的,但他發現了光行差 [ 5] 、地軸的章動 、和編輯了3222顆恆星的星表。
19世紀和20世紀
白塞爾的量日儀。
恆星視差最常使用週年視差 來測量,定義是從地球和太陽看見的恆星位置在角度上的差異,也就是一顆恆星在地球繞太陽軌道平均半徑對角上的差別。1秒差距 (3.26光年 ) 的定義是周年視差為1角秒 的距離。周年視差一般是觀察在一年 的不同時間裡,通過地球在軌道上移動測量的恆星位置。周年視差的測量是第一個可靠的測量最接近的恆星距離的方法。第一次成功測量出的恆星視差是白塞耳 在1838年使用量日儀 測出的天鵝座61 [ 2] [ 6] 。
由於測量上的困難,在19世紀結束時只有大約60顆的恆星視差被觀察到,而且多數都是使用動絲測微器 。在20世紀初期,使用天文照相底片 的天文攝影儀 加速了這個過程。自動的底片量測[ 7] 和1960年代更精密的電腦技術使得星表 的比對更有效率。 在1980年代,感光耦合元件 (CCD) 取代了照相底片,並且使不確定的因素減少到千分之一角秒。
恆星視差依然是校準其他測量方法的標準 (參見宇宙距離尺度 )。基於恆星視差的距離計算需要很精確的測量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現在是以雷達 從行星表面的反射為基礎[ 8] 。
在這些計算中所涉及的角度都很小,因此很難衡量。最接近太陽的恆星 (因此這顆恆星有最大的視差),比鄰星 ,的視差是0.7687 ± 0.0003角秒[ 1] 。這相當於從5.3公里之外觀察直徑2厘米大小物體的弦 所形成的角。
太空天文測量學的視差
在1989年,依巴谷衛星 發射的主要目的就是觀察近距離恆星的視差和自行 ,這種方法使可測量數量增加了10倍。即便如此,依巴谷衛星能測量出視差角的恆星距離也只能達到1,600光年 ,相較於銀河系 的直徑只比1%多了一點。歐洲太空總署 的蓋亞任務 ,於2000年推出,2013年3月發射升空,能夠讓視差角的測量精確度達到10微秒 [ 9] 。在2018年釋出的資料中[ 10] , 能夠繪製出鄰近地球數萬光年內恆星 (與潛在行星) 的位置圖,將包括10億顆恆星的位置、視差、和自行,所有的恆星在紅色和藍色的光度資料都可接受正規的標準誤差。
其它基線
太陽在空間中的運動提供了更長的基線,可以增加測量視差的準確性,稱為長期視差 。對於銀河盤面中的恆星,這相當於每年平均4天文單位的基線,對銀暈中的恆星是每年40天文單位。經過數十年,這個基線測量的視差數量極可以高於用傳統的地球-太陽距離基線測量視差。不過,因為其它恆星的相對速度是一個未知的不確定值,長期視差也引入了較高的不確定性。當應用在多恆星的樣本時可以減少不確定性,因為精確度反比於樣本數量大小的平方根 [ 11] 。
在天文學的其它視差
在天文學上其它項目的視差具有不同的意義,它們有光度視差法 、分光視差 和力學視差 。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1.0 1.1 Benedict, G. Fritz; et al. Interferometric Astrometry of Proxima Centauri and Barnard's Star Using HUBBLE SPACE TELESCOPE Fine Guidance Sensor 3: Detection Limits for Substellar Companions .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1999, 118 (2): 1086–1100. Bibcode:1999astro.ph..5318B . doi:10.1086/300975 .
^ 2.0 2.1 Zeilik & Gregory 1998 ,p. 44.
^ Alan W. Hirshfeld - Parallax: The Race to Measure the Cosmos (2002) - Page 259, Google Books 2010 . [2012-02-1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4-16).
^ See p.51 in The reception of Copernicus' heliocentric theory: proceedings of a symposium organized by the Nicolas Copernicus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 Torun, Poland, 1973, ed. Jerzy Dobrzycki, International Union of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Nicolas Copernicus Committee; ISBN 9027703116 , ISBN 9789027703118
^ Robert K. Buchheim - The sky is your laboratory: advanced astronomy projects for amateurs (2007) - Page 184, Google Books 2010
^ Bessel, FW, "Bestimmung der Entfernung des 61sten Sterns des Schwans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2007-06-24." (1838) Astronomische Nachrichten , vol. 16, pp. 65-96.
^ CERN paper on plate measuring machin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USNO StarScan
^ Zeilik & Gregory 1998 ,§ 22-3.
^ Henney, Paul J. ESA's Gaia Mission to study stars . Astronomy Today. [2008-03-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8-03-17).
^ ESA, ESA. ESA's Gaia DR2 . ESA. 2018 [2018-03-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5-10).
^ Popowski, Piotr; Gould, Andrew. Mathematics of Statistical Parallax and the Local Distance Scale. 1998-01-29. arXiv:astro-ph/9703140 .
延伸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