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塭 (嘉義縣)新塭,早期亦寫為新溫,是台灣嘉義縣布袋鎮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鎮南部。相校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新民里、復興里、好美里。[1][2][3][4] 名稱由來新塭地名由來,有一說是相傳早期先民來台開墾,群聚漥溝邊築漁塭養殖,當時河水常氾濫,沖毀漁塭,先民需經常修築新塭故得此地名新塭。 另根據布袋鎮公所的說法是,約在二百年前先民由福建省晉江縣東石鄉遷移來台,因定居在新墾魚塭堤旁,初稱「新溫仔」,後來居民以為「溫」為水部易患水災故改為土部稱「新塭」而沿用迄今。 歷史台灣日治初期,新塭地區為一街庄(舊制街庄),稱為「新塭庄」(或寫為「新溫庄」),隸屬於大坵田西堡。該庄昔日北隔鹽水溪(今龍宮溪)與內田庄、布袋嘴庄、前東港庄為界,東隔水道與北港仔庄、新店庄為界,東南隔水道與芋仔藔庄為界,西南邊隔八掌溪與渡仔頭庄為界,西北邊臨台灣海峽[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11日,全台設置二十廳,該庄隸屬於嘉義廳。[5]1904年(明治三十七年)2月20日,該庄編入「布袋嘴區」,隸屬於嘉義廳。[6]同年4月1日,該區、庄改隸屬於鹽水港廳。[7]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25日,全台整併二十廳為十二廳,該區、庄改隸屬於嘉義廳。[8]1910年(明治四十三年)1月18日,各區管轄區域調整,該庄仍隸屬於嘉義廳的「布袋嘴區」。[9]1920年(大正九年)10月1日,全台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新塭」大字,隸屬於臺南州東石郡布袋庄(新制街庄)。[10] 戰後布袋庄改制為布袋鄉,隸屬於臺南縣,大字亦改制為村。1948年(民國37年)10月18日,布袋鄉升格為布袋鎮,村亦改制為里。1950年(民國39年)10月25日,雲、嘉、南分治,布袋鎮改隸屬於嘉義縣。[11] 聚落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有新温(新塭)、頂藔、過温藔、虎尾藔等,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1]。 學校公務機關產業嘉義縣是生產虱目魚的大本營,虱目魚養殖是嘉義縣沿海最大宗的漁產品之一,尤其布袋鎮新塭昔日是全國最大的魚苗養成地區,早年有「富有庄」稱號。嘉義縣虱目魚養殖面積約1200公頃,年產量有6000公噸,產值4億元,其中在布袋鎮沿著台17線兩旁,虱目魚魚塭和加工場林立,產品十分多元,有生魚肚、蒲燒魚肚、碳烤魚肚、虱目魚丸、魚捲、魚露等,處理虱目魚的數量更是領先群倫,「虱目魚的故鄉」美名不脛而走。 民俗活動新塭嘉應廟最早成立於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1884年(光緒十年)遷至省道旁現址重建[12]。信徒眾多,香火鼎盛。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七日,廟方會邀請南鯤鯓代天府的舊三王(王,王爺信仰)、北港朝天宮中的糖甘媽(媽,媽祖簡稱)、朴子配天宮的三媽到此,廟內派出十多頂神轎下海迎接,即為所謂的「衝水路、迎客王」民俗活動[13]。 交通
名人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