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介堪(1901年11月—1987年8月25日),原名文榘,字溥如,又名宣浙,号介庵,后更名岩,字介堪,以字行,斋名玉篆楼,浙江温州人,中国篆刻家,温州博物馆首任馆长,西泠印社原副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1][2][3][4][5]。
生平
方家世居浙江省泰顺县,祖父方养卿为进府学读书,始落籍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其父方冠英精擅书法,有名于时。方家因经商失利,家道中落[3]。
方介堪1901年出生於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幼年进私塾启蒙,15岁入鼎源钱庄当学徒。方介堪生来性近翰墨,少年时即跟随父亲写字刻印,后以篆刻精良在温州崭露头角,被谢磊明收为弟子。在谢磊明指导下,方介堪先研习徐三庚的篆刻,后来又转习吴让之和汉印。其亦在协助谢磊明整理历代碑帖和收藏品的过程中得以广览印谱,艺识大进[3]。
方介堪在温州结识了马孟容、马公愚、戴家祥等人,后又得吕渭英赏识。1926年,吕渭英因公去上海时带方介堪同行,将其介绍给金石书画家赵叔孺,成为其弟子,并被推荐到西泠印社工作。期间结识了吴昌硕。后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聘其任教篆刻,开始专攻秦汉古玺,并协助赵叔孺钩摹了印章文字《古印文字韵林》,又编纂《古玉印汇》、《玺印文综》二书。当时方介堪的篆刻已蜚声沪上,定居与寄居于上海的书画名家纷纷求刻,他由此创作了大量印章,尤其以鸟虫篆最为著名[3][5]。方介堪交友甚多,与张大千、谢稚柳、唐云、褚德彝、曾熙、黄宾虹、丁辅之、王福庵、高野侯、楼辛壶、郑午昌等都有来往[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方介堪与夏鼐、孙孟晋、戴家祥等联名致书文化部,成立了温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方介堪任温州文管会常务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后又任温州博物馆馆长、温州工艺美术研究会副主任。1963年,方介堪先后赴上海、杭州、苏州,并发函北京,邀请郭沫若、陈叔通、马一浮、张宗祥、沈尹默、潘天寿、谢稚柳、唐云等为温州博物馆题字作画[3]。1964年,应潘天寿之邀,在浙江美院书法专业讲授篆刻艺术[6]。
晚年担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温州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等[6]。1986年,方介堪应台湾中山艺社之求,题写篆书“已卜余年见太平”;又应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之邀,拟古玉印篆刻印章“日新”[3]。1987年去世。
著作
出版有《玺印》、《文综》、《两汉官印》、《古印辨伪》、《秦汉对识拾遗》、《介堪论印》、《古玉印汇》、《晋朱曼妻薛买地卷考释》等书[3][4]。
参考资料
|
---|
1981年5月-1985年4月 |
主席 | |
---|
副主席 | |
---|
常务理事 | |
---|
理事 | |
---|
名誉理事 | |
---|
|
---|
1985年4月-1991年12月 |
名誉主席 | |
---|
主席 | |
---|
副主席 | |
---|
秘书长 | |
---|
副秘书长 | |
---|
常务理事 | |
---|
理事 | |
---|
名誉理事 | |
---|
- ^ 注1:1990年12月任命
- ^ 注2:1990年12月任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