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仪祉(1882年—1938年3月8日),原名协、字宜之,陕西蒲城人,中国水利学家。
生平
李仪祉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考取同州府秀才第一名,后入泾阳崇实书院、三原宏道书院深造。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曾任商州中学堂教员。次年考入京师大学堂德文预备班,得举人衔。宣统元年(1909年)赴德国留学,进入皇家柏林高等工业学院(现柏林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 TU Berlin)学习土木工程。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民国二年(1913年)再度赴德留学,入德累斯顿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resden,TU Dresden或TUD)学习。
民国四年(1915年)毕业后回国,李仪祉出任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教务长。民国十一年(1922年)回到故乡,担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兼渭北水利工程局总工程师。次年又兼任省教育厅厅长。民国十四年(1925年),又兼任国立西北大学校长。此后又历任北京大学教授,陕西省建设厅厅长,上海港务局局长兼南京第四中山大学教授,重庆市政府工程师等职。民国十七年(1928年),出任华北水利委员会委员长,次年又兼北方大港筹备处主任,导淮委员会委员兼总工程师、工务处长。民国十九年(1930年),李仪祉出任陕西省政府委员、建设厅厅长、省水利局局长,开始主持实施他的关中八惠规划。民国二十年(1931年),中国首个民间水利学术组织——中国水利工程学会成立,李仪祉被推选为会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出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工程师。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他抱病回到陕西为抗日战争奔走,后病势加重,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8日在西安逝世。[1][2]
家庭
李仪祉之父李桐轩为戏剧学家、其伯父李仲特为数学家,两人皆为同盟会会员。李仪祉之子李赋宁则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解剖学家李赋京、水利学家李赋都皆为其侄。[3]
参考文献
- ^ 王文轩. 《中国历代水利名人传略》. 贵州科技出版社. 1993.
- ^ 西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西安市志 第七卷 社会 人物》. 西安出版社. 2006.
- ^ 百年中国:李氏家族的六代知识分子. 人民网. 2005-06-29 [2015-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