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殯儀館25°03′09.9″N 121°31′38.3″E / 25.052750°N 121.527306°E 極樂殯儀館(Elysium funeral home)是台北市中山區的殯葬禮儀機構。創立於1950年,前身為台灣日治時期由台北市役所經營的葬儀堂,位於今台灣台北十四號、十五號公園附近的葬儀堂建於1942年,主要業務除了提供日本內地人(即來自日本的人)葬儀場所外,並提供西式化公祭祭典及遺體服務,另外也連帶管理葬儀堂所在三橋町一帶的骨灰墓園(即十四號及十五號公園)。[1]火葬場則位在中庄子,現為中山老人住宅。 歷史1945年日治時期結束,葬儀堂本為公營,但因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台灣人不習火葬,業務內容多更動為土葬之前的遺體處理及葬儀等事宜。1950年,台北市長游彌堅無償將其葬儀堂交由上海人錢宗範經營,並將葬儀堂所轄六張犁墓地委交管理。錢宗範除了將葬儀堂改名為極樂殯儀館之外,仍繼續從事葬儀事項,而名義上仍受台北市政府管理。 因外來人口迅速增多、台灣人漸漸接受火葬等因素,在需求大增下,台北市政府特於1965年在瑠公圳末梢沼澤公用地成立台北市立殯儀館,因與極樂殯儀館地點相近且設備較為新穎,自此極樂殯儀館終於撤離三橋町。 不過因為極樂殯儀館仍於1949年無償於六張犁地區獲得10公頃墓地,因此仍繼續以「極樂」之名從事小規模喪葬事務,並擁有2萬座骨灰塔與墓地。2005年,極樂殯儀館甚至有其總價值新台幣40億元的整建墓地計劃,因為土地使用有其爭議與糾紛,曾引起媒體討論。 在1950年代,當政治犯遭槍決後,其遺體統一交付極樂殯儀館處理。家屬必須要到極樂殯儀館才能領取屍體。然而,對於外省籍的罹難者家屬來說,他們不在臺灣,根本無從得知親人已經遭難,更遑論前來領屍。對於本省籍的罹難者家屬來說,則因贖屍金費用可觀,且不無再被特務盯上的危險,因此也有許多人未能領屍。這些無人認領的遺體,便由極樂殯儀館處置。他們或將之埋在六張犁墓區的一個亂葬崗,或火化後送至墓區靈骨塔內安置,或交由軍醫院做解剖教學後再土葬或火葬。[2] 參考資料
參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