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培理 William Theodore de Bary |
---|
性别 | 男 |
---|
出生 | (1919-08-09)1919年8月9日 美国纽约布朗克斯 |
---|
逝世 | 2017年7月14日(2017歲—07—14)(97歲) 美国紐約州塔潘 |
---|
国籍 | 美国 |
---|
母校 | 哥倫比亞大學碩士(1948年) 哥倫比亞大學博士(1951年) |
---|
知名于 | 中國思想、儒學、東亞宗教 |
---|
奖项 | 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1974年) 美國哲學會院士(1999年) 聖羅倫斯大學榮譽博士(1968年) 芝加哥洛約拉大學榮譽博士(1970年) 哥倫比亞大學榮譽博士(1994年) |
---|
科学生涯 |
研究领域 | 漢學 |
---|
机构 | 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及文化系教授 |
---|
|
威廉·西奥多·德·巴里(英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1919年8月9日—2017年7月14日),汉名狄培理[1],美國一位漢學家。專長在東亞宗教、中國思想及儒學,並將新儒家思想帶入美國。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為第二屆唐獎漢學獎得主。
生平
狄培理生於1919年,就讀哥倫比亞大學,曾與著名天主教神祕主義者托马斯·默顿同學[2],1941年畢業。二戰期間服役於美國海軍後備(情報)部隊,官至少校;戰後再回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分別於1948年和1951年取得碩士與博士學位。1948年遠赴中國燕京大學(北京大學前身)求學,受教於錢穆,錢穆以deBary的音譯,為他取了一個富有哲理的中文名字「狄培理」[3]。
1949年起狄培理任職於哥倫比亞大學,投入東亞研究,並開始大量發表關於東亞宗教文學思想的文章。1960年擔任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及文化系系主任,並成為國防語言及地區研究中心的首位主任,1990年再以特任教授回到東亞語言及文化系講學。1969年擔任了亞洲研究學會主席一年,同時擔任哥倫比亞大學校務會議理事會首任主席,並於1971年出任哥倫比亞大學副校長,1978年成為美國學術團體理事會的主席[4]。
1982年香港新亞書院翻譯出版狄培理著作時,誤譯為狄百瑞,當時人在美國的狄培理並不知情,此後在華文圈就通用狄百瑞,直至2016年狄培理才透過台灣唐獎教育基金會正名回狄培理。
他的學術成就使他先後在1974年和1999年獲選為美國文理學院和美國哲學會院士,並先後獲得聖羅倫斯大學、芝加哥洛約拉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而他所獲得的獎項,則包括美國歷史協會的華圖莫爾獎、教育出版社聯會的費斯本獎、哥倫比亞大學的傑出教師獎、哥倫比亞學院的約翰.傑伊獎、哥倫比亞大學的萊納.屈林書籍獎和范多倫獎、譚能邦紀念獎、漢密爾頓獎(兩屆)以及三等旭日章等。
2017年7月14日,狄培理在位于纽约的家中去世,享年98岁[5]。
著作
獲得獎項
- 美國歷史協會華圖莫爾獎(1958)
- 美國教育新聞協會(The Educational Press Association)費斯本獎(1964)
- 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1974)
- 哈佛大學賴肖爾講座客座教授(1986)
- 美國哲學協會院士(1999)
- 日本旭日中綬章
- Philolexian Award for Distinguished Literary Achievement(2010)
- 国家人文奖章(2013)
- 唐獎漢學獎(2016)
參考資料
外部链接
|
---|
1940年代 | |
---|
1950年代 | |
---|
1960年代 | |
---|
1970年代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