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
田汉(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湖南长沙人,话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剧本作家,1920年代是親共作家組織创造社的成员。最著名作品是於1934年底作詞的電影《風雲兒女》主題曲[需要較佳来源][4][5][6],易名《义勇军进行曲》,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1966年,於文化大革命中被批鬥,1968年,死於禁閉之中[7]。 生平乳名和兒,學名寿昌,曾用笔名伯鸿、陈瑜、漱人、汉仙等,田漢9歲喪父[8],母親靠選絲織絹帶大三兄弟。1912年入讀长沙师范学校,校长是徐特立。1916年秋隨舅父易象(民國初年曾任湖南省政廳廳長)去日本,最初學海軍,後來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學教育,熱心於戲劇,和郭沫若、左舜生、张資平等結為摯友。 南國社1919年10月,田漢再赴東瀛,帶了表妹易漱瑜(舅父易象之女)。1920年12月易象在长沙被趙恆惕殺害,二人在日本結婚,因經濟窘迫,1922年9月二人結束在日留學生涯[9],田漢在上海中华书局任编辑,和妻易漱瑜创办《南国月刊》,发表剧作。1925年,田汉创办“南国社”,拍摄了由他编剧的电影《到民间去》。 1927年四一二事变之后,曾短期在中国国民党总政治部宣传处工作,负责电影戏剧事务。1928年,扩大“南国社”,分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五部,并成立南国艺术学院。 感情生活易漱瑜(第1任妻)在1925年病逝,臨終前,易漱瑜介紹同窗好友黃大琳(第2任妻)給田漢,田黃二人短暫結婚。1925年,林維中(第3任妻)在《南國特刊》上讀到了田漢悼妻散文《從悲哀的國裡來》,被深深打動,她大膽地寫一封信給田漢,坦誠愛慕之情,二人開始通信戀愛關係。1928年暑假,林維中從新加坡到上海與田漢見面,當她聽說田漢辦學沒錢,立即給他500元積蓄[10]。1929年,田漢和黃大琳和平離婚,更專門去拍了一張離婚合影,刊在《南國月刊》第四期。同年,田漢認識上海中共特科成员安娥(第4任妻),深被其苏联「红色女郎」政治情懷吸引。1930年春,林維中從南洋來上海。同年在安娥影響下,田漢加入了「左联」,並申請入共产党。至秋天,南國社被查封,田漢隱居,與安娥同居。林安二人對質,田漢猶豫不決。安娥告訴林維中:「我不要家,不要丈夫,你與他結婚吧。」結果,田漢決定遵守諾言,與林維中完婚。安娥為投身共产主义,交托田大畏給母親,並欺騙田漢:「孩子已死,勿需掛念。」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田漢經瞿秋白主持加入中国共产党。[1][3] 文藝高峰1934年,與聶耳合作為電影《桃李劫》寫《畢業歌》。電通公司在10月拍攝《桃李劫》完成後,開始籌劃拍攝第二部電影《風雲兒女》,在同年秋末基本完成電影故事創作,1935年2月19日,田漢被國民政府拘捕前,完成電影主題曲作詞[11]。 最初只是影片中男主角詩人宗白華(袁牧之飾演)寫作的《萬里長城》詩的一節,併無曲名,現存的聶耳此歌的手稿影印譜上,歌名也只是《進行曲》。5月9日電通公司錄制的唱片歌名已經是《義勇軍進行曲》,歌曲命名者未詳,但非尚在獄中的田漢本人[12]。 1937年作《四季歌》、《天涯歌女》歌詞,為《馬路天使》的主題曲。同年田漢為避日軍西撤時,重遇安娥,次年与安娥结婚。1941年在大后方桂林组建新中国剧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義勇軍進行曲》被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田漢此後歴任文化部戲曲改進局、藝術局局長。 文革身亡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2月1日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报刊登「田漢的《謝瑤環》是一棵大毒草」等批判文章[13],批評劇中「載舟之水要覆舟」、「為民請命」實際是指桑罵槐,將党和人民對立起來,是「反党反社会主义」[14]。7月,田漢先後在社会主义学院及王府井文联大楼礼堂被红卫兵批鬥[15],其子田大畏「跟党走」,受剧协党支部书记委派,代表革命群众跟田漢談話,每次滙報所有談話內容,田漢說,親屬批判批鬥他,「我很高興」,他說明「你們是站在革命一面」,覺得自己很安慰很高興[16]。12月4日田漢被“专政”活捉,由北京卫戍区司令部監押,1967年2月17日關押於秦城监狱,中央专案组成立由军人组织的田漢专案组繼續審訊。1967年7月,田漢被化名李伍送進军方301医院[15],因田漢有糖尿病而有時小便掉地,看管其之造反派逼田漢趴在地上飲掉自己的小便[17][18],其又被注射葡萄糖[19]。1968年因糖尿病、尿毒症和冠心病去世,死時無一親屬在旁。死後,名單上寫的是假名字“李伍”,跟後來被迫害身亡的原党和国家领导人劉少奇死時被化名“刘卫黄”一样[18]。只有兒子田大畏被告知死訊,有军方人士對他宣布:“田汉死了,罪大恶极”,嚇得他連骨灰都不敢取回,其他親友均不知情。田漢母親直至去世,也沒有見到兒子最後一面[7]。 1970年中国大陆大规模批鬥田汉、周扬、夏衍、阳翰笙“四条汉子”。因此,田在1975年被以“组织”的名义宣布为“叛徒”、「堅決執行文藝黑線」,并被“永远开除党籍”。當時中国大陆正式场合只能演奏国歌的曲谱,不能唱其所作之詞,群众集会,也只唱《东方红》和《大海航行靠舵手》。文革结束后,1978年国歌歌词曾改为李焕之所配的“继续革命的战歌"词;1979年4月,中共为田汉平反,在北京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国歌恢复田汉作词。 成就文學田漢是現代戲劇運動的開創人,和戲劇改革的先驅者。在他的戲劇中,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達到了統一,洋溢著濃郁的詩意,充滿著豐富的戲劇性,又善於捕捉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感情變化。話劇代表作有《咖啡店的一夜》、《名優之死》、《月光曲》、《亂鐘》等。 田汉一生从事于文艺事业,创作话剧、歌剧60余部,电影剧本20余部,戏曲剧本24部,歌词和新旧体诗歌近2000首。其中《义勇军进行曲》经聂耳谱曲后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话剧作品還有《获虎之夜》、《回春之曲》、《丽人行》、《关汉卿》、《文成公主》及改编戏曲剧本《武则天》、《江汉渔歌》、《白蛇传》、《金鳞记》、《西厢记》、《谢瑶环》等。《关汉卿》代表田汉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軍事學研究田漢還是中國海軍史專家。北洋水师济远舰的“主炮晾衣”之說,實際就是出自田漢在抗日戰爭期間於《整建月刊》雜志上發表的一篇海軍史論文“關於中國海軍的幾個問題”。 影视形象参考资料
15.1979筹办田汉平反追悼会始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考书目
外部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