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瑶列岛26°56′30″N 120°19′30″E / 26.94167°N 120.32500°E
福瑶列岛,又称嵛山列岛、窑山列岛,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宁德市东北部,是福鼎市嵛山镇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地面积27.61平方公里[3],由11个岛屿组成,其中最大的岛屿是大嵛山岛。[2][4] 名称福瑶列岛之名常被解释为“美玉福地”之意[2],但瑶字实际源自大嵛山岛别称“窑山岛”,得名于当地村民以烧窑为副业,尔后雅化为瑶字,而福字则源于当时福瑶列岛所隶属的福宁州。[5] 地理福瑶列岛是嵛山镇的陆地组成部分,东北为七星列岛,西侧为烽火岛,西南侧为北澳岛,总面积25.41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30.12公里,共11个岛屿、9个礁,最大、第二大岛屿分别为大嵛山岛和小嵛山岛,海拔最高点是红纪洞山,高541.3米。大嵛山岛上有自然形成的高山淡水湖泊天湖,小嵛山岛上亦有被称为小天湖的淡水湖,全列岛共建三座小水库,蓄水量达150多万立方米。岛上有面积较大的草场[2][5]。福瑶列岛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7℃,最冷月2月平均气温9℃,最热月8月平均气温23℃。[6] 历史福瑶列岛自西晋起至明朝先后属于温麻县、长溪县和福宁州[2][5]。福鼎建县前,福瑶列岛全境属福宁州劝儒乡擢秀里。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宁州升格为福宁府,原福宁州直辖区改设附郭霞浦县,5年后,自霞浦县分出福鼎县,福瑶列岛的大嵛山岛及以北岛屿归福鼎县管辖,小嵛山岛及以南岛屿归霞浦县管辖。中华民国时期,大嵛山岛属福鼎县秦屿区管辖。民国38年(1949年),随着第二次国共内战的推进,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0月8日在嵛山岛岛民配合下接管了大嵛山岛。[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鼎县在福瑶列岛管辖部分设立嵛山乡,1952年划分为东角、芦竹两乡,而霞浦县将福瑶列岛管辖部分纳入第四区(区公所驻三沙)管辖。1954年,大嵛山岛及其周边岛屿全部划归霞浦县管辖,隶属于霞浦县海岛区(1955年改称三沙区)[7]。1962年,福瑶列岛全境归福鼎县辖,并成立嵛山人民公社,公社驻马祖村[2]。1980年改置福鼎县嵛山区,1987年改为嵛山乡,1993年撤乡设嵛山镇。[8] 参考文献
Information related to 福瑶列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