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潛水自由潛水(Freediving),是指不攜帶水下供氧裝備、不吸純氧、單憑正常的呼吸和屏息進行的潛水活動。自由潛水包括以休閒為主,如娛樂、攝影、狩獵等為目的的自由潛水運動,和競賽性質的極限型自由潛水運動。 歷史自由潛水是最古老、最原始的潛水形式。例如,早在石器時代,人們就透過自由潛水就收集貝殼、海綿和珍珠。日本的「あま」、韓國的「해녀」(皆為海女的一種)和馬來群島的巴瑤族(英語:Bajau)今天仍然以這種方式潛水。透過自由潛水在水下用長矛捕魚的漁獵方式今天仍在進行,代表了世界範圍內最普遍的自由潛水形式。 自由潛水是一種休閒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潛水競技運動,甚至也是一種極限運動。休閒活動的重點是探索海底世界,並在與水肺潛水類似的環境條件下潛水。自由潛水也有一些瑜伽元素,例如深呼吸、有意識的呼吸和意識練習。另一方面,在競技運動中,針對自由潛水競技的特別訓練目標是爭取最長的停止呼吸時間、最遠的距離或者最深的深度表現。應該提到法國人雅克·馬約爾(Jacques Mayol),他是自由潛水進一步發展和普及的重要先驅,他在 1976 年是第一個在沒有呼吸器的情況下潛入 100 多米深的人。現在則有人魚表演等等新興的發展方向。 自由潛水的經濟活動一般自由潛水者除業餘活動外,也有專業性質的自由潛水。證照考取系統與水肺則略有不同,長期經營的如AIDA、Molchanovs、CMAS為主,而當中每年舉行比賽有ADIA,Vertical blue及CMAS; 而水肺系統SSI和PADI也有略為涉及,是較偏向休閒的自由潛水[1][2][3]。 漁獵自由潛水自古以來就用於漁獵,比如濟州島的海女社群,該習俗傳承了400年以上,收集海產以往是一項辛苦的工作,如今則獲得聯合國肯定為韓國的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且還和當地飲食業一起作為重要經濟產出,除此之外,這種漁獲方式被視為一種平衡海洋生態的環保採集方法。[4][5] 表演與攝影除了水中拍照之外,美人魚表演也是自由潛水新興的項目。由於項目技術性較高,因此需要考取執照進行,還發展為有相關比賽的多種體操運動[6][7][8]。 競賽型自由潛水運動AquathlonAquathlon,也稱水下摔角,兩名帶著面鏡和蛙鞋的選手在水下進行摔角。這項運動起源於1980年代的前蘇聯(現為俄羅斯),於1993年首次在國際範圍內進行比賽。2008年,該運動得到了Subquaquatiques MondialeActivité(CMAS)的認可。[9][10][11][12] 競技漁獵競爭漁獵被國際組織 CMAS 定義為“在不借助人工呼吸裝置的情況下,在水下捕撈和捕獲魚,而使用的設備完全取決於競爭對手的體力”。他們發布了一組隸屬組織使用的競爭規則。[13][14] 泳池項目靜態閉氣 STA(Static Apnea):將呼吸道沒入水面,計算屏息時間。 動態平潛 DYN(Dynamic Apnea):屏息後再泳池內平行游動,計算距離。其再細分為 DYN(不分單雙蹼)、DYNB(雙蹼, Bi-fin)、DNF(無蹼, No-fin),三個項目。 深度項目攀繩下潛 FIM(Free Immersion):不穿蛙鞋,單純以手臂拉繩下潛。 等重下潛 CWT(Constant Weight):上升與下降攜帶的配重都相同,以蛙鞋作為動力來源,過程中僅有轉身時可以使用繩子當作動力的項目。 紀錄型項目(紀錄型項目不會舉辦比賽)變重下潛 VWT:下降由重物將潛水員作為外部動力,上升時放開重物以自身力量,不限踢蛙鞋或攀繩進行上升的項目。 無限制下潛 NLT:上升與下降,都靠外部動力進行的項目。 世界紀錄列入紀錄的條件需是在正式比賽中,私下訓練皆無法列入。
外部連結
参考资料
Information related to 自由潛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