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share facebook share twitter share wa share telegram print page

 

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

蒙古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政府機構
國徽
基本信息
所屬部門行政院
員額29人
授權法源蒙古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暫行組織大綱
蒙古自治原則八項
主要官員
委員長徳穆楚克棟魯普
副委員長林沁旺都特卓特巴扎普
秘書長郭爾卓爾扎布
成立沿革
成立日期1934年4月
解散日期1936年7月27日
後繼機關綏遠省境內蒙古各盟旗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
察哈爾省境內蒙古各盟旗群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
聯絡信息

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成立大会
地址 中華民國綏遠省烏蘭察布盟巴吐哈拉嘎

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简称蒙政会,俗称百灵庙蒙政会,是1934年至1936年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一个直隶于行政院的地方行政机关。[1][2]设于中华民国塞北四省境内蒙古各盟旗

沿革

1933年3月,日本关东军侵入热河省,4月占领察哈尔省东部的多伦。7月,内蒙古苏尼特扎萨克杜棱郡王徳穆楚克栋鲁普(人称“德王”)集合了西蒙各旗王公召开了第一次自治会议,向南京国民政府通电请求自治。8月,再次致电南京国民政府,宣布西蒙准备成立自治政府。[3]南京国民政府派出特使黄绍竑参加在百灵庙召开的自治会议,并答应西蒙各旗王公可成立自治政务委员会,还可直接同南京国民政府沟通。[4]蒋介石知道国民政府在内蒙古力量薄弱,在日记中称,只要不搞完全政治独立,这些内蒙古王公的任何要求都可满足。为此,蒋介石同意成立直属国民政府行政院的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

1934年4月,根据2月公布的《蒙古地方自治办法原则八項》及3月制定的《蒙古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暫行組織大綱》,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在乌兰察布盟百灵庙成立。云端旺楚克任委员长,索诺木喇布坦沙克都尔扎布任副委员长,徳穆楚克栋鲁普任秘书长。[5]

1936年1月,国民政府决定将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划分为绥远省境内蒙古各盟旗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察哈尔省境内蒙古各盟旗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2月23日,绥远省境内蒙古各盟旗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归绥成立。7月27日,国民政府公布了《察哈尔省境内蒙古各盟旗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暂行组织大纲》,同时还废止了《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暂行组织大纲》。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自此结束。蒙古地方自治指导长官公署同时撤销。[6][7]

蒙政会掌握一支保安队,在德王投靠日军后,該保安队在乌兰夫的带领下宣布「起义」,并于翌年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师

组成人员

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上设有蒙古地方自治指導長官公署,蒙古地方自治指导长官、副长官如下:[7][8]

  • 蒙古地方自治指导长官公署:
    • 蒙古地方自治指导长官:何应钦(1934年3月7日-)
    • 蒙古地方自治指导副长官:赵戴文(1934年3月7日-)
    • 参赞:

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如下:[7]

参考文献

  1. ^ Bolig 2004
  2. ^ Mongol dispute; Japanese military interested, The Straits Times, 1935-10-02 [2011-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7) 
  3. ^ 抗日战争时期的那些伪政权,家国网,2012-7-31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2-10-19.
  4. ^ Lin 2010,第43
  5. ^ Lin 2010,第49–50頁
  6. ^ 第七节 蒙古地方自治机构,内蒙古区情网,2011-4-14. [2013-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7. ^ 7.0 7.1 7.2 劉壽林、萬仁元、王玉文、孔慶泰. 民國職官年表. 中華書局. 1995-08. ISBN 7101013201. 
  8. ^ 第三节 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主官,内蒙古区情网,2011-4-14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3-12-19.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