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泰然
蕭泰然(1938年1月1日—2015年2月24日[註 1][1]),台灣音樂家,高雄鳳山人。集鋼琴家、指揮家、作曲家於一身。一生致力於台灣本土音樂融入西方音樂的創作。被稱為「台灣拉赫曼尼諾夫」或「台灣國民樂派第一人」[2]。 生平蕭泰然1938年元旦出生於臺灣高雄鳳山的長老教會家庭,祖父蕭基源是畢業於台南神學院的傳道師,父親蕭育安為留日齒科醫師,也同時是長老教會長老,母親蕭林雪雲女士是早期留日鋼琴家[3]。因此,蕭泰然自小接觸教會音樂和西洋古典音樂的薰陶,五歲時由母親啟蒙學琴,七歲就曾公開演奏[3],嘗表示:
在當時音樂教育不普及之下,蕭泰然讀中小學時,全校有關音樂的各項事物,不論是升降旗、對外比賽或表演、校慶活動等都是由他在負責。初中為高雄中學國中部[4],高中就讀於台南市長榮中學,齒科醫生的蕭父原本希望長子能繼承衣缽,要求高中畢業後選讀醫學院,在長榮中學校長戴明福惜才之下向蕭父說項,才允許蕭泰然攻讀音樂。 蕭泰然在高三時師事留日鋼琴家高錦花老師,準備投考音樂學校。1956年考進臺灣省立師範學院音樂專修科,1958年畢業,1959年再考進新改制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5]。師大音樂系時期,主修鋼琴演奏,師事於留美鋼琴家李富美老師,並受到剛自法國巴黎回國的音樂家許常惠老師的注意,而指導蕭泰然走入作曲。此時,信仰基督教的蕭泰然開始嘗試創作宗教歌曲及合唱曲。1963年師大畢業後,蕭泰然與同是長老教會的臺南望族高長傳道師後代高仁慈小姐結婚,並任教於高雄二中初中部(今高雄市立前金國中)擔任音樂老師[6]。 1965年,蕭泰然赴日本武藏野音樂大學鍵盤專攻科深造,師事於鋼琴教授中根伸也。也同時受到和聲學教授藤本秀夫(Fujimoto Hideo)的賞識,私下免費傳授蕭泰然作曲[6]。 1967年學成返回高雄,開始其十年的教學、演出和發表的生涯。蕭泰然以教鋼琴為主,作曲為輔,曾先後任教於高雄文藻女子外語專校 (今文藻外語大學)、高雄女師(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南家專(今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及臺南神學院等校[6]。同時,也與小提琴教育家李淑德成立的青少年管絃樂團合作,擔任客席指揮。1972年代表中華民國赴馬尼拉出席第一屆東南亞聖樂會議,同年應高雄市立交響樂團之邀,由陳澄雄教授客席指揮,合作演出貝多芬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在臺期間,蕭泰然出版不少個人作品。1967年出版第一部蕭泰然合唱曲集。1971年出版由其父親蕭瑞安長老編詞,蕭泰然譜曲,全部分八章的神劇《耶穌基督》。蕭泰然在自序中說:「這部神劇是我對家父永遠的尊敬和思念;同時也是我對上帝的信仰告白,及感謝的禮物。」1973年為師大音樂系講師,同時期也向旅居臺灣的奧籍音樂家羅伯·蕭茲教授(Robert Scholz)學習鋼琴和作曲技巧[7],1975年在臺北中山堂首次舉行「蕭泰然樂展」[8]。 1977年,因太太經商失敗,蕭泰然全家被迫離台到美國亞特蘭大投靠妹妹,並在當地經營藝品店餬口。在移居美國期間,蕭泰然開始整理台灣歌謠,並為其重新改編成演奏曲,如「望春風」、「臺灣調」、「黃昏的故鄉」、「思想起-恆春古調」等。同時也創作台語歌謠和懷鄉歌曲,如「出外人」、「嘸通嫌台灣」、「遊子回鄉」。1980年時因創作「出頭天進行曲」而被當時戒嚴時期的國民黨政府列入黑名單,直至1995年才解除。 1982年偕前師大音樂系系主任張錦鴻成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旅美系友會」,又與許丕龍創辦「南加州音樂社」,大量介紹台灣音樂家與作品予美國社會[9]。1985年,再組建「北美洲台灣人文藝協會室內樂團,巡迴演出並宣傳台灣音樂文化[10]。 1986年進入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音樂研究所進修作曲碩士,於1987年後取得碩士學位。在其指導老師金教授(Dr. B. K. Kim)鼓勵之下,奠定日後作曲方向以「台灣民謠的精神為主體,融入西方古典、浪漫、印象及現代音域的技巧,來培育現代的台灣新音樂。」[11] 1988年至1990年期間,蕭泰然完成其三大協奏曲代表作:「D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五十」、「C調大提琴協奏曲作品五十二」、「C小調鋼琴協奏曲作品五十三」。1993年時,開始創作紀念二二八事件的大型管弦樂曲「1947序曲」(1947 Overture)。其間曾因心臟大動脈血管瘤破裂而進醫院手術,一度生命垂危,後終痊癒,在1994年完成創作。 1995年返台定居後,陸續創作《台灣魂》、《傷痕之歌》、《玉山頌》、《啊~福爾摩沙-為殉難者的鎮魂曲》。1999年,作品《福爾摩沙交響曲》在莫斯科音樂學院大音樂廳首演(Vakhtang Jordania指揮,俄羅斯聯邦交響樂團演奏)[12]。2008年,在國立台灣交響樂團策畫下,舉辦專題樂展「聽見台灣的聲音─蕭泰然作品演奏會」二場[13]。2009年1月獲行政院文化獎[14][15]。2010年以鋼琴家葉綠娜演奏的:《家園的回憶》(蕭泰然鋼琴獨奏曲集-家園的回憶2CD)獲得第21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類「最佳作曲人獎」,為蕭氏本人第三度榮獲此獎項。2011年獲得第22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類「特別貢獻獎」。 台北時間2015年2月25日下午1點10分,病逝於洛杉磯自宅[16]。 評價蕭泰然大部分作品是聖詩、讚美詩,其次則是台灣民謠編曲[17],本人曾說:
研究者指出,蕭泰然作品在旋律、和聲上都有精心設計,工於表達內心情感。此外他的譜曲經常由歌詞入手,由經文含義出發,再決定音樂形式[17]。他所使用的曲式如奏鳴曲式、三段體等,都是相對單純的曲構,「與其說是1990年代的風格,不如說更像是1890年代。」[18] 獲獎與榮譽
作品節選蕭泰然所創作的作品相當多元,計有交響曲、協奏曲、歌劇、聖樂、鋼琴曲、小提琴曲、合唱曲、詩歌、藝術歌曲等,其版權目前由美國加州的蕭泰然基金會(Tyzen Hsiao Foundation)所有。以下為蕭泰然的部分主要作品: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