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31》(英語:This Week)是香港電台電視部製作首個只限香港電台自家電視頻道港台電視31、31A播放的金牌節目,為逢星期二晚上8時至8時30分播出。節目開始初期,沒有在其他頻道(如無綫電視翡翠台和香港電視娛樂ViuTV)播放。首播時主持為麥嘉緯和陳淑怡,及後加入彭德章、黃雅文、黃清兒、利君雅。現時主持為彭德章、黃雅文及利君雅三人輪流主持。
節目主要探討香港政治、時事、社會民生等議題,大致分為兩部份 — 主題分析及訪問/ 討論環節。2020年4月中,《視點31》增設特備討論環節「視點擂台」,邀請政界人士就設定議題進行辯論,並由評判團分析雙方的表現。
2021年5月6日,該節目「以公義之名」及「覺醒,在瘟疫蔓延時」二單元,和《鏗鏘集》的「7.21誰主真相」調查採訪單元同獲由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香港記者協會與香港外國記者會合辦的第25屆「人權新聞獎」[1]。
2021年6月29日,《視點31》停止播出,同一時段改為重播《大學問》。消息指,6月22日播出的《視點31》已經是最後一集。[2]
每集主題
2014年
集數 |
播映日期 |
主題
|
01 |
1月14日 |
傳統媒體失守?新媒體是出路?
|
02 |
1月21日 |
印傭悲歌、鐵窗外的妻子、陳曉蕾@我角度:垃圾法庭
|
03 |
1月28日 |
搶年貨、許志永被捕、Serrini 獨立唱作人
|
04 |
2月4日 |
消失的淨土(上)、我角度:譚蕙芸 「我要移民」、春晚
|
05 |
2月11日 |
淹沒的文明、陳曉蕾@我角度──跑步有價、索契冬奧
|
06 |
2月18日 |
李慧玲被解僱、阿Bu@黑紙、氣候變天
|
07 |
2月25日 |
中產向下流、我有Say:梁彥宗(澳洲筍工參選者)、訪問狀元車長
|
08 |
3月4日 |
免於恐懼的自由,少數族裔學中文
|
09 |
3月11日 |
港人治港、讓小孩子認識死亡、「三一一」三周年
|
10 |
3月18日 |
「流動電視」爭議、港大民調、譚蕙芸@我角度:大渡海
|
11 |
3月25日 |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鬼城、碧樺依@我角度:華人回教徒
|
12 |
4月1日 |
譚作人、債城
|
13 |
4月8日 |
大城小販;還「路」於民;茂名反PX
|
14 |
4月15日 |
特許加盟;拍反國教紀錄片 英導演:香港未死
|
15 |
4月22日 |
區議會利益申報;專訪《公屋、居屋、私樓》導演
|
16 |
4月29日 |
三星工人血的控訴;一部手機的下場
|
17 |
5月6日 |
繁簡之爭;佔中商討日──泛民各走各路?
|
18 |
5月13日 |
水殤;香港水問題;撲「水」
|
19 |
5月20日 |
菠蘿包的經濟故事;學校如何處理佔中議題
|
20 |
5月27日 |
六四人物:姚勇戰
|
21 |
6月3日 |
六四特輯
|
22 |
6月10日 |
問誰未發聲;一國兩制新詮釋;普選我有SAY
|
23 |
6月17日 |
人物專訪:許家屯;新界東北;新青年理髮廳
|
24 |
6月24日 |
民主道上的毅行者:朱耀明;專訪劉兆佳;我角度:新香港人
|
25 |
7月1日 |
覺醒;公投後七一格局;直播七一現場
|
26 |
7月8日 |
警權、白色恐怖與政改未來;等你回家;陳曉蕾@我角度:論盡澳門
|
27 |
7月15日 |
政改首部曲;行政立法關係結冰 有數得計;婚價
|
28 |
7月22日 |
婚權;同志出版
|
29 |
7月29日 |
寫給香港的情書;佔中不佔中;手機自傳
|
30 |
8月5日 |
德國房屋政策;租務管制是利是弊?;譚蕙芸@我角度:幸福女人的定義
|
31 |
8月12日 |
門為誰開?;第三條跑道的博弈;偽文豪專訪
|
32 |
8月19日 |
政改「袋住先」?;反佔中遊行 展現另類民意?;流浪少女──黃嘉祺
|
33 |
8月26日 |
德國幼教:毋須贏在起跑線;政改大直路?掘頭路?
|
34 |
9月2日 |
政改路已盡?;陳佐洱專訪;澳門特首選舉
|
35 |
9月9日 |
罷課舉報熱線;台灣22K小薪青年;青年上流難
|
36 |
9月16日 |
抗暴.抗命:兩代青年對話;再思文革;大戲青年
|
37 |
9月23日 |
罷課
|
38 |
9月30日 |
佔領香港的催淚彈
|
39 |
10月7日 |
佔領與守護
|
40 |
10月14日 |
佔領 反佔領 兩個香港
|
41 |
10月21日 |
政府學聯對話.監警會
|
42 |
10月28日 |
佔領獅子山上;全家福
|
43 |
11月4日 |
港漂佔領;專訪王卓祺;滬港通不通
|
44 |
11月11日 |
佔領與法治;磅巷
|
45 |
11月18日 |
佔領何去何從;專訪王維基
|
46 |
11月25日 |
佔領分歧與內耗;南韓老人自殺;全民退休保障
|
47 |
12月2日 |
升級佔領VS升級武力;移民VS留守
|
48 |
12月9日 |
自首、退場、鳩嗚
|
49 |
12月16日 |
佔領結束,過來人何去何從、你我要再啟蒙?
|
50 |
12月23日 |
聖誕裝飾幾多留得低;小學生率先體驗民主選舉
|
51 |
12月30日 |
你我他的2014
|
2015年
集數 |
播映日期 |
主題
|
52 |
1月6日 |
港府向港澳辦提交民情報告;亞視存亡 ─ 續牌可成真?
|
53 |
1月13日 |
青年政策 - 港青要補腦?早產嬰兒父母的擔憂
|
54 |
1月20日 |
論壇劇場:雨傘青年
|
55 |
1月27日 |
香港終「成軍」;港大學生會醞釀退出學聯
|
56 |
2月3日 |
台灣小農革命;香港大量農地被荒廢,發展農業園是出路?
|
57 |
2月10日 |
台灣、香港的另類教育;創科局利與弊
|
58 |
2月17日 |
水貨客當道港人「爆煲」?自家繁殖寵物;學術自由犯禁
|
59 |
2月24日 |
歐陽廣榮現身解話;北京「鼠族」與音樂人的生活
|
60 |
3月3日 |
買樓有何難;西方美食車
|
61 |
3月10日 |
《穹頂之下》的陰謀?;郊野公園垃圾
|
62 |
3月17日 |
注資創科基金;香港為水貨客付出的成本
|
63 |
3月24日 |
機場第三跑;日本樓市;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逝世
|
64 |
3月31日 |
全面膠袋徵費;向梁振英「找數」
|
65 |
4月7日 |
亞視不獲續牌;大數據時代
|
66 |
4月14日 |
市建局角色;大商場設計
|
67 |
4月21日 |
水炮車的爭議;回收業困難重重;香港星空
|
68 |
4月28日 |
政改方案捨易取難;標準工時爭議
|
69 |
5月5日 |
官員落區助政黨?;《基本法》教材;非法傾倒泥頭
|
70 |
5月12日 |
新《國安法》;被「河蟹」的書
|
71 |
5月19日 |
民調作用;保育;學舌鳥
|
72 |
5月26日 |
青年置業;精神病患者需要
|
73 |
6月2日 |
網上言論自由;內地青年六四觀
|
74 |
6月9日 |
性傾向歧視;本土派冒起
|
75 |
6月16日 |
政改表決前夕 袋不袋住先?
|
76 |
6月23日 |
道歉法;後政改;政府空置物業
|
77 |
6月30日 |
佔領後七一;身分認同
|
78 |
7月7日 |
補習班;港大延遲任命副校長
|
79 |
7月14日 |
鉛來水作怪;日本食物教育
|
80 |
7月21日 |
官場地震;紙媒存亡;遊樂場設施
|
81 |
7月28日 |
港大副校任命風波;鉛水兒童;超級單車徑
|
82 |
8月4日 |
全城清潔;港大副校;網媒挑戰;街坊藝術
|
83 |
8月11日 |
內地升學;廢青;議員助理薪酬;瑜伽修心
|
84 |
8月18日 |
封殺UBER;墟市趁墟;有機農夫
|
85 |
8月25日 |
電車存滅;重建星光大道;盲人足球員;社企講故佬
|
86 |
9月1日 |
港大畢業生議會開大會;十六歲的暑假;飛行醫生
|
87 |
9月8日 |
閱兵;封殺十字架;尼泊爾攝影賑災
|
88 |
9月15日 |
香港足球;選民登記冊;字體設計
|
89 |
9月22日 |
佔領運動一週年
|
90 |
9月29日 |
軍事用地;中國化;基建問題多;棚仔布市場
|
91 |
10月6日 |
起訴曾蔭權;歐洲難民潮;綠化地失守
|
92 |
10月13日 |
大學條例;直播APP;荔枝窩村復耕;睇波文化
|
93 |
10月20日 |
七警上庭;標準工時;鼓勵生育;白海豚
|
94 |
10月27日 |
區選大檢閱;候選人迴避傳媒;參選年齡爭議;九龍城的下情上達
|
95 |
11月3日 |
合約教師;區選秀茂坪南
|
96 |
11月10日 |
港大禁制令;天主教牧函;變性人;區選灣仔
|
97 |
11月17日 |
港中大戰;導盲犬;區選灣仔樂活
|
98 |
11月24日 |
區選之後;政黨新舊交棒;離地城市
|
99 |
12月1日 |
無樓單身族;TSA;母乳;偷片
|
100 |
12月8日 |
尖沙咀海傍:誰的海濱?
|
101 |
12月15日 |
版權修訂條例;獨立歌手;蒲台島劃郊野公園?
|
102 |
12月22日 |
退保;殘疾就業;競爭條例
|
103 |
12月29日 |
荒謬.二零一五
|
2016年
集數 |
播映日期 |
主題
|
104 |
1月5日 |
消失的書商
|
105 |
1月12日 |
台灣大選;BNO;普教中;在職長者
|
106 |
1月19日 |
小英執政;台灣第三勢力;Facebook政治審查
|
107 |
1月26日 |
李國章首次主持港大校委會;書店店東失蹤事件;套丁疑雲
|
108 |
2月2日 |
對露宿者的政策;反思《十年》;Start-Up故事 ; 胡定旭專訪
|
109 |
2月9日 |
旺角風雨;議員開年飯;日本回收;半世紀糖果廠
|
110 |
2月16日 |
六七「騷亂」?;無殼區議員;香港製造;頌缽;消失的專注力
|
111 |
2月23日 |
繁簡之爭;中大新「星火」;Playgroup;綠腳丫;漁業基金
|
112 |
4月5日 |
紅白藍之紅;《十年》得獎;領展之下
|
113 |
4月12日 |
特首女兒行李;新界黨;紅白藍之白
|
114 |
4月19日 |
特首上庭作供;組黨倡港獨?;天雨上課安排;紅白藍之藍
|
115 |
4月26日 |
機管局報告;明報炒「姜」;光污染
|
116 |
5月3日 |
馬屎埔收地;失業基金;海濱設計
|
117 |
5月10日 |
公關災難;大嶼承載力;臭河塘虱
|
118 |
5月17日 |
巨人訪港;註冊奇路;英女皇批中國
|
119 |
5月24日 |
城大塌天台風波;2047得唔得;公共街市
|
120 |
5月31日 |
六四廿七年;西環變幻時
|
121 |
6月7日 |
品牌封殺藝人;外長轟加記者;桂林日市
|
122 |
6月14日 |
寮屋變豪宅?;七一遊行綱領;大嶼山牛群與泥頭共存
|
123 |
6月21日 |
有種的漂亮;林榮基事件;巴士車長工時
|
124 |
6月28日 |
工廈火警隱患;大火處理與跟進;瘦即是美?
|
125 |
7月5日 |
七一籌款;領展霸權;真全日制小學
|
126 |
7月12日 |
被困的消費者;文憑試放榜;副學士的前路
|
127 |
7月19日 |
向中國道歉;參選確認書;海洋醫療垃圾;關心正生
|
128 |
7月26日 |
參選人確認書;電子貨幣;山徑石屎化
|
129 |
8月2日 |
梁天琦被取消參選資格;中環釣魚區;機場三跑動工;民宿
|
130 |
8月9日 |
未選先戰;體驗貧窮;中性廁所
|
131 |
8月16日 |
奧運與政治;內地網民玻璃心;體育新聞何價?
|
132 |
8月23日 |
校園港獨禁區;中緬關係;《點五步》
|
133 |
8月30日 |
選戰新聞;民調配票;831兩週年;地契年期
|
134 |
9月6日 |
選戰定局;超區配票;雷動利弊、策略投票
|
135 |
9月13日 |
選舉暴力;官商鄉黑;709大抓捕
|
136 |
9月20日 |
特首暗戰;橫洲疑團;螢光棒污染;微膠粒
|
137 |
9月27日 |
大話精;棕地;土地房屋政策;社企經營難
|
138 |
10月4日 |
基督教選委;傑志中心;男女大不同
|
139 |
10月11日 |
傑青背後;政府樓房廣告;新立法會主席;脫北者
|
140 |
10月18日 |
政府司法覆核禁青政二人宣誓;基層兒童;中央行政指令?
|
141 |
10月25日 |
押後宣誓裁決;殘疾院舍規管;泛民中生代
|
142 |
11月1日 |
宣誓事件中央釋法?;怎麼的特首;離開香港;民間民物
|
143 |
11月8日 |
人大釋法;美國大選
|
144 |
11月15日 |
宣誓案判決;覆核議員資格
|
145 |
11月22日 |
橫洲三村;熟食墟市;街市舊書店
|
146 |
11月29日 |
青少年軍;彭定康訪港;大澳地區工程
|
147 |
12月6日 |
不尋常政府;空置校舍;中學生談港獨
|
148 |
12月13日 |
情深擁抱;特首五問;選委啟示;歷任特首;中央拆局
|
149 |
12月20日 |
梁振英述職;退休保障;西九文化區
|
150 |
12月27日 |
香港2016回顧
|
2017年
集數 |
播映日期 |
主題
|
151 |
1月3日 |
西九故宮;網媒展望;截取通訊;香港旅遊
|
152 |
1月10日 |
義和團式襲擊;西九故宮;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
|
153 |
1月17日 |
辭司長選特首;手語地位;急症室加價
|
154 |
1月24日 |
廁紙選戰;TSA復考;中史科政治化;認知障礙症
|
155 |
1月31日 |
參選人賀歲;共享廚房;新春新衣;剪紙
|
156 |
2月7日 |
林鄭開Facebook;特首民投;美國行政命令;退休生活
|
157 |
2月14日 |
你幸福嗎?;朱經緯案;精神復康;活化歷史建築
|
158 |
2月21日 |
七警案判決;消息人士;高爾夫球場
|
159 |
2月28日 |
熟悉的香港;荷蘭跨代屋;安老服務
|
160 |
3月7日 |
兩會直擊;特首告議員;學生壓力;荷蘭民粹
|
161 |
3月21日 |
Fact Check;時事評論KOL;垃圾徵費
|
162 |
3月28日 |
林鄭當選;如何補撕裂;電動車
|
163 |
4月4日 |
數碼廣播告終;選民資料失竊;手作青年
|
164 |
4月11日 |
港鐵事故;學生自殺;精神健康;租議辦難
|
165 |
4月18日 |
寬恕與和解;無償捐肝;精神食糧;回收配套
|
166 |
4月25日 |
大花筒接待;大灣區;六七暴動五十年
|
167 |
5月2日 |
輸出霧霾;六七暴動系列下;檔案法
|
168 |
5月9日 |
Hidden Agenda;張德江訪澳;佑寧堂重建;共享經濟
|
169 |
5月16日 |
UGL調查文件;TVB股權;工廈用途;動物警察
|
170 |
5月23日 |
豆腐渣制度與基建?UGL發酵;領展售商場設施;會計師超時工作
|
171 |
5月30日 |
目測;一地兩檢;台港同志平權;融合教育
|
172 |
6月6日 |
身分認同;東江水;促銷電話;Live House
|
173 |
6月13日 |
選舉處失電腦報告;法援與司法覆核;居家安老;矛盾的關愛座
|
174 |
6月20日 |
紙皮婆婆;石屎測試造假;精神科護士;中醫
|
175 |
6月27日 |
回歸二十年;人心有否回歸?;奇趣辯論
|
174 |
7月4日 |
林鄭上場;劉曉波病重;教育資源;裝修中伏
|
175 |
7月11日 |
劉曉波;社企劏房;幼師薪級表;升大學以外
|
176 |
7月18日 |
劉曉波病逝;四議員失資格;內地人悼念劉曉波;藥餘
|
177 |
7月25日 |
一地兩檢方案;內科病床迫爆;共居模式
|
178 |
8月1日 |
副局長任命;高鐵的前世今生與經濟效益;風繼續吹
|
179 |
8月8日 |
影子學生;港鐵多宗事故;菲傭進軍內地;壹週刊賣盤
|
180 |
8月15日 |
屯門興德學校風波
|
181 |
8月22日 |
林鄭月娥母親論;梁家傑石永泰討論;烏雲下的社運路
|
182 |
8月29日 |
愛國風;風暴的啟示;評論判詞;新一代理財
|
183 |
9月5日 |
不夠體面的學生;土地大辯論;電競運動
|
184 |
9月12日 |
學生與港獨;大學民主牆;賭博遊戲
|
185 |
9月19日 |
「殺」的爭議;澳門立法會選舉;香港立法會補選
|
186 |
9月26日 |
佔領三周年;朱耀明回顧傘運;職業勞損
|
187 |
10月3日 |
底氣;司法獨立排名;邊境購物城;外判清潔工
|
188 |
10月10日 |
和解讓步;護老者哀歌;海岸公園成效
|
189 |
10月17日 |
家的感覺;發展棕地;港人首置盤;吉店運用
|
190 |
10月24日 |
愛國教師;十九大閉幕;14周產假;港鐵意外索償
|
191 |
10月31日 |
閉起雙眼;中史科諮詢;社福界一筆過撥款;殘疾運動支援
|
192 |
11月7日 |
《國歌法》;專訪羅冠聰;非法狗場;樹木管理
|
193 |
11月14日 |
澳門DQ風;顧客資料保安;長者照顧員;安老服務
|
194 |
11月21日 |
政府內地化;港區人大選舉;即棄餐具;本土動畫
|
195 |
11月28日 |
低端人口;校園欺凌;舊鞋捐非洲
|
196 |
12月5日 |
《憲法》;的士與網約車;外傭勞工權益
|
197 |
12月12日 |
京港霸王硬上弓;驅趕低端人口;基建工程超支;青年從事安老業
|
198 |
12月19日 |
港區人大代表選舉;亞視復活?;公平貿易
|
199 |
12月26日 |
劉霞的佳節;2017之兒童、青年、壯年、老年;嘻哈2017
|
2018年
集數 |
播映日期 |
主題
|
200 |
1月2日 |
展望2018:女性身分、樓、青年向上流
|
201 |
1月9日 |
鄭若驊僭建風波;律政風暴;工人起義
|
202 |
1月16日 |
雙學三子終極上訴;露宿者;中西環「行埋一齊」;民間共購抗衡領展
|
203 |
1月23日 |
停不了的僭建;浸大普通話科風波;新晉大律師
|
204 |
1月30日 |
參選立法會資格;老是常出現的馬拉松;海濱規劃爭議
|
205 |
2月6日 |
「雙學三子」上訴得直; 疫苗有效抗流感; 粉嶺高球場發展爭議;公共空間
|
206 |
2月13日 |
陳浩天敗訴;大埔車禍;上水繼續迫爆;納米樓
|
207 |
2月20日 |
財政預算案前瞻;關愛桌
|
208 |
2月27日 |
中國特色新字典;建議取消國家正副主席任期限制;寄養兒童家庭
|
209 |
3月6日 |
兩會開幕;勤工獎,剝削或讚賞;熱潮退卻;自願醫保方案利弊
|
210 |
3月13日 |
當選後被入稟;補選以後;學生會「斷莊」
|
211 |
3月20日 |
國歌法﹔南生圍火災﹔工會罷工權
|
212 |
3月27日 |
特首籲「各界為基層住屋需要」論引爭議
|
213 |
4月3日 |
戴耀廷言論惹風波;更新人生搵工難;一地兩檢法律爭議不休
|
214 |
4月10日 |
港人的紅線;人工島防波堤爭論;中美貿易戰;最後的龍窯
|
215 |
4月17日 |
人肉路障收擬檢控通知書;低俗笑話是否踩紅線;討論﹕國家安全教與青年事務;專題﹕警署電話難接通
|
216 |
4月24日 |
神級金句;高中歷史教科書用辭不恰當?;保安員兼任清潔?;爸爸的手
|
217 |
5月1日 |
勞動節;體育總會權力過大?;取消強積金對沖初步方案
|
218 |
5月8日 |
一地兩檢條例草案委員會混亂結束;新三不管地帶?;母語爭議
|
219 |
5月15日 |
川震十年;記者四川遇襲;北區塞車之謎
|
310 |
5月22日 |
地政斬樹;粉嶺高球場去留;放生活動
|
311 |
5月29日 |
外傭週日聚集;高鐵、港鐵;民間保釣運動
|
312 |
6月5日 |
沙中線紅磡站懷疑鋼筋造假;新一代與六四;自己的水自己供;二手煙出沒注意
|
313 |
6月12日 |
梁天琦被判入獄六年;沙中線工程疑造假;逆權侵佔;美朝領導會面
|
314 |
6月19日 |
主席裁決是否不容討論,沙中綫醜聞,難民在香港
|
315 |
6月26日 |
禮頓報告,七一遊行,應否全面禁止電子煙,中環郵政總局的去留
|
316 |
7月3日 |
感恩的一年?;七一遊行的發展;土地大辯論
|
317 |
7月10日 |
劉霞自由了,劉霞與709妻子們,評中國人權狀況,天橋城市
|
318 |
7月17日 |
香港民族黨或被取締,公私營合作的迷思
|
319 |
7月24日 |
利‧害了我的國;尋找政治書;終身年金計劃的利弊;天虹小學校長的最後一課
|
320 |
7月31日 |
好人?壞人;旺角行人專用區曲終人散;超級食物有幾超級?
|
321 |
8月7日 |
港鐵提交不準確報告,人事大變動;沙中綫工程風波再起;疫苗恨
|
322 |
8月14日 |
陳浩天出席FCC演講,JOB JOB 皆辛苦 之 司機有落
|
323 |
8月21日 |
政府又補貼高鐵?登革熱為患;美食車有無得做?
|
324 |
8月28日 |
香港眾志成員在內地被國安帶走;Job Job 皆辛苦-放題餐廳
|
325 |
9月4日 |
一地兩檢終實施;JobJob皆辛苦-共享單車
|
326 |
9月1日 |
內地執法人員現身高鐵西九站;單程證審批權;淫審處評審惹爭議
|
327 |
9月18日 |
山竹之電影三部曲;災後應變措施;土瓜灣樓宇沉降;執屋.執心
|
328 |
9月25日 |
遲來的落區;兩地居民看高鐵;高鐵通車有何效益?
|
329 |
10月2日 |
九西補選提名期展開;高鐵通車後的黃金週;中梵關係破冰;政治漫畫
|
330 |
10月9日 |
馬凱不獲續發簽證;東大嶼填海計劃;鼠患肆虐;公廁革命
|
331 |
10月16日 |
港鐵四條線信號故障;走飲管,唔該
|
332 |
10月23日 |
港珠澳大橋開幕;大橋的前世今生;成效迷思
|
333 |
10月30日 |
國泰洩客戶資料及港鐵回饋;土地共享七問及延伸討論
|
334 |
11月6日 |
消防處「任何仁」;垃圾徵費;開放數據不開放
|
335 |
11月13日 |
中國作家馬建專訪;東涌一日遊;香港承受旅客能力
|
336 |
11月20日 |
七警九子案;美國國會報告;醫學美容
|
337 |
11月27日 |
九西補選;大坑西邨;時間銀行
|
338 |
12月4日 |
DQ朱凱迪;美國《香港政策法》;焦土論
|
339 |
12月11日 |
孟晚舟與特區護照;內地科研與香港的關係;外交部抗議美加;港美關係
|
340 |
12月18日 |
北京直擊特首述職;中國模式與華為冒起;港人菲律賓藏毒案
|
341 |
12月25日 |
我嘅2018 你嘅2018
|
2019年
集數 |
播映日期 |
主題
|
342 |
1月1日 |
元旦樣樣加;土地終極報告出爐;培育自閉兒成才;政府應對輿論
|
343 |
1月8日 |
主教任命;領導人新年賀詞;港人移民;一校一社工
|
344 |
1月15日 |
長者綜援申領資格;國歌法立法爭議;上車難
|
345 |
1月22日 |
另一路線;大學北上;史維專訪;醫護人員「捱義氣」
|
346 |
1月29日 |
政府更改政策;大學為排名與國際化;校園欺凌
|
347 |
2月5日 |
豬年利是仔;小朋友到港台;劍擊人生
|
348 |
2月12日 |
終止模擬電視廣播;沙中線工程缺失文件;黃啟桓的創業心得
|
349 |
2月19日 |
大灣區規劃綱要;港青要北上發展;阻燃劑
|
350 |
2月26日 |
財政預算案前瞻;新移民的醫療需求;新移民心聲;人口政策與公共開支;檢討單程證政策
|
351 |
4月16日 |
逃犯條例;內地錄像監控;香港應用生物辨識技術
|
352 |
4月23日 |
逃犯條例修訂迫在眉睫?中國的社會信用評級、中港合拍片放寬
|
353 |
4月30日 |
修訂逃犯條例法案委員會主席難產;社會信用評級下的失信人;日皇明仁退位
|
354 |
5月7日 |
法案委員會亂像;立法會運作現信心危機?;百年五四
|
355 |
5月14日 |
逃犯條例修訂法案委員會鬧雙胞;市民心聲;立法會亂局誰該負責
|
356 |
5月21日 |
修訂逃犯條例無路可退?;外國勢力與修訂;中國新聞的轉變
|
357 |
5月28日 |
歐盟駐港澳辦發外交照會;修訂逃犯條例提升至外交層次;企業姓黨?
|
358 |
6月4日 |
香港人的六四30;新聞、音樂建構六四30回憶
|
359 |
6月11日 |
逃犯條例修訂如期恢復二讀;各界發起罷工罷市罷課;反逃犯條例遊行人數創高峰;立法會現場
|
360 |
6月18日 |
林鄭月娥現身道歉;二百萬零一人大遊行的怒火;何謂暴動;警方是否濫權;劉兆佳評管治危機
|
361 |
6月25日 |
Be Water vs 文宣;尚待真相大白;撕裂過後;中國式陽光司法
|
362 |
7月2日 |
眾人的抉擇;慶回歸及撐警集會;抗爭路向;移民或堅守;回歸22年的六月
|
363 |
7月9日 |
壽終正寢;網絡搜捕;社會創傷;集體抑鬱
|
364 |
7月16日 |
「廝殺」新城市廣場;社會創傷;溫柔抗爭與語言暴力;毅進之名
|
365 |
7月23日 |
元朗黑夜後遺之惶恐式戒嚴;討論元朗暴力事件;暴力恐懼轉化動力
|
366 |
7月30日 |
港澳辦開記招評反修例;公務員擬集會;安全城市;香港如何恢復正常
|
367 |
8月6日 |
由三罷到遍地開戰;暴動之名;反修例變成「搞革命」
|
368 |
8月13日 |
阻止香港粉身碎骨;生活不再如常?;解讀港澳辦及政府對應
|
369 |
8月20日 |
政府構建溝通平台;讓輿論子彈飛;被捕之後
|
370 |
8月27日 |
當前局勢與緊急法;企業清算?;對話平台;警方鎮壓武器
|
371 |
9月3日 |
831浩劫;8.31 太子站警察突襲;中學生罷課;中港兩大KOL論反修例
|
372 |
9月10日 |
《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利弊;市道差之迷;校園電視記者在反修例運動角色
|
373 |
9月17日 |
反修例一百日;831未還原的真相;國慶前局勢
|
374 |
9月24日 |
社區對話;民調何價;內地人看香港
|
375 |
10月1日 |
國慶70年;音樂與身份認同;國慶日論愛國
|
376 |
10月8日 |
不一樣的香港;制暴可期?;警方槍傷印尼女記者
|
377 |
10月15日 |
以暴易暴?政府「止暴制亂」是否有效;「被自殺」疑雲
|
378 |
10月22日 |
陳同佳蝴蝶效應 ; 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 ; 論外國勢力
|
379 |
10月29日 |
禁制令;警察在私人地方執法之權限;香港與台灣關係
|
380 |
11月5日 |
香港再無淨土? 陳百祥與杜汶澤;一禁再禁
|
381 |
11月12日 |
仇深似海?西灣河開槍事件;曾俊華與羅永聰;李怡談局勢
|
382 |
11月19日 |
理大圍攻戰; 不要六四重臨; 政權靠維穩?警暴何處申?
|
383 |
11月26日 |
區議會選舉之後;反修例風波如何走;暴力陰霾下的選舉
|
384 |
12月3日 |
2019一國兩制;從831到1118;區議會是時候改革?
|
385 |
12月10日 |
反修例半年;懲罰大學生?人權法通過對香港有何影響?
|
386 |
12月17日 |
述職啟示錄;失蹤人口資料庫;警民關係緊張撐警成禁忌?
|
387 |
12月24日 |
平安夜平安嗎;她們的聖誕節;黃藍經濟圈
|
388 |
12月31日 |
2019記憶與遺忘;回顧2019官話與警方話;我們的KOL;難分真與假
|
2020年
集數 |
播映日期 |
主題
|
389 |
1月7日 |
新一年的驚與警;靚媽論師表;返校
|
390 |
1月14日 |
論良知、談正義
|
391 |
1月21日 |
721半年;誰令法治倒退;今年的團年飯
|
392 |
1月28日 |
疫症襲港;再上一課?;論政府應對措施;信車公信自己?
|
393 |
2月4日 |
封關緣份;武漢肺炎,守好每一關?;抗疫靠政府?
|
394 |
2月11日 |
新型肺炎之慌;口罩去哪兒;香港人只能自救?
|
395 |
2月18日 |
廁紙與面子;商人如何買口罩;覺醒在瘟疫蔓延時?
|
396 |
2月25日 |
|
取消直播事件
節目在部分日子會在facebook,或與港台電視同步直播。不過由2021年5月25日起卻取消有關安排,以後節目所有內容需要事先送審。原訂討論題目為「娛樂為甚麼」,邀請了藝人朱庭萱(玻璃朱)與資深傳媒人盧覓雪。[3]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