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share facebook share twitter share wa share telegram print page

铁翼龙属

铁翼龙属
化石时期:土仑期96 Ma
脊颌翼龙属为基础绘制的伦顿铁翼龙骨骼复原图,图中比例尺为50毫米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目: 翼龍目 Pterosauria
科: 鸟掌翼龙科 Ornithocheiridae
亚科: 鸟掌翼龙亚科 Ornithocheirinae
属: 铁翼龙属 Ferrodraco
Pentland et al., 2019
模式種
伦氏铁翼龙
Ferrodraco lentoni

Pentland et al., 2019

铁翼龙属名Ferrodraco,意为“铁之龙”,源自其化石发现于铁矿床中)是一类已灭绝的古魔翼龙类,化石出土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温顿组(Winton Formation)晚白垩世地层,[1]唯一已知种为模式种伦氏铁翼龙F. lentoni),其种加名源自温顿市前市长格雷厄姆·托马斯·布奇·伦顿(Graham Thomas ‘Butch’ Lenton)的姓。铁翼龙属的化石澳大利亚保存最完整的翼龙化石,其正模标本AODF 876主要由头骨和齿骨的前部、中部颈椎和部分翼骨组成,其翼展约为4米(13英尺)。早期研究认为铁翼龙属属于鸟掌翼龙亚科,是猎空翼龙属的姐妹群。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铁翼龙属确实是猎空翼龙属的姊妹分类群,但二者都属于古魔翼龙科下的脊颌翼龙亚科。铁翼龙属也是古魔翼龙类中生存年代最晚的成员。

发现与命名

铁翼龙属(A)、猎空翼龙属(B)和澳洲翼龙属(C)三者的正模标本对比

正模标本最初发现于2017年4月,当时养牛场主罗伯特·A·埃利奥特( Robert A. Elliott)在贝尔蒙特站(Belmont Station)附近喷洒除草剂。之后阿黛尔·H·彭特兰(Adele H. Pentland)领导的一个团队挖掘了铁翼龙属的正模标本,一个绰号为“布奇”的志愿者阿里·卡尔维(Ali Calvey)参与了进一步研究。随后他们对其进行了CAT扫描。[1]

2019年,模式种伦顿铁翼龙由阿黛尔·H·彭特兰、斯蒂芬·弗朗西斯·波罗帕特(Stephen Francis Poropat)、特拉维斯·R·蒂施勒(Travis R. Tischler)、特里什·斯隆(Trish Sloan)、罗伯特·A·埃利奥特、哈利·A·埃利奥特(Harry A. Elliott)、朱迪·A·埃利奥特(Judy A. Elliott)和大卫·A·埃利奥特(David A. Elliott)等人命名并描述。属名源自拉丁语ferrum(意为“铁”)和draco(意为“龙”),意指其化石发现于铁矿床中;种加名是为了纪念2017年去世的温顿市市长格雷厄姆·托马斯·“布奇”·伦顿,以表彰他为当地社区所做的工作以及对澳大利亚恐龙时代英语Australian Age of Dinosaurs的支持。

正模标本AODF 876发现于森诺曼期——下土仑期(约9600万年前)的温顿组地层中,包含部分头骨和下颚。它包含头部前部、前上颌骨、上颌骨和颌骨上的牙齿、左额骨、左下颚的后部、四十颗单齿、五节颈椎骨、右肩关节、左尺骨、左桡骨、左腕骨近端和远端、两个第四掌骨、左手第一指到第三指的指骨和无名指的第一节指骨。这具标本代表了一只形态成熟但发育尚未成熟的动物。由于铁矿石的原因,大部分骨骼得到了三维保存,但一些骨头已经被压碎。它的发音器官也可能形成了化石,但在被发现之前就已经因为侵蚀和牛群而分解了。铁翼龙属目前是温顿组中发现的唯一一类翼龙,在2019年,它是澳大利亚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完整的翼龙化石,这在澳大利亚非常罕见。[1]

描述

复原图

体型与特征

铁翼龙属的翼展约为4米(13英尺)。[1]

描述者指出铁翼龙属具有两种独有衍征英语autapomorphy:吻部前上颌骨和前下颌骨的第一对牙齿比其他前牙小,第四到第七对牙齿比第三对和第八对牙齿小。[1]

此外,铁翼龙属还存在一种独特的组合特征,但这些特征本身并不独特。前上颌骨前缘呈扁平的三角状,其中的第一对牙齿与颌骨垂直,并从下颌轮廓略微向上偏移。上下颌的前部没有向侧面扩大。后牙与颌骨垂直,从前往后尺寸逐渐减小。牙槽相对于颌骨外壁增大。吻部有一个前上颌骨脊,其前缘连接了吻部尖端的边缘,以60度角急剧上升,并在圆形牙顶处结束。[1]

骨骼

不同角度的铁翼龙属头骨和下颌骨(左)以及示意图(右)

头骨总长度约为60厘米(2.0英尺)。吻部有一个相对较高的冠部,从侧面看它可能有一个三角形的轮廓,但后缘没有保留下来。然而,顶部的横向厚度非常薄,只有4毫米(0.16英寸)厚。它内部是中空的,光滑的骨壁由小支柱连接。波峰的底部长度为131毫米(5.2英寸),高度为128毫米(5.0英寸)。下颚与头骨的联接处可能在第二个嵴中处延伸到下方。[1]

估计上颚共有十二颗牙齿,下颚共有十三颗牙齿,整个头骨上总共有五十颗牙齿。牙齿形状为具有椭圆形横截面的锥形尖刺,横向变平。在俯视图中,肿胀的牙槽导致下颌线的轮廓出现了起伏。[1]

分类

铁翼龙属(A)、脊颌翼龙属(B)和焚风翼龙属(C)的上颚对比,三者均取咬合视图

铁翼龙属是古魔翼龙类中已知生存年代最晚的成员,它的命名表明该演化枝在晚白垩世并未灭绝。[1]然而,早在2010 年,澳大利亚发现了一块包含两颗牙齿的鸟掌翼龙类颌骨碎片(标本 WAM 68.5.11),发现地与铁翼龙属正模标本相同,这个标本出土于鼹鼠帽湿沙(Molecap Greensand),这些地层的年代可能比铁翼龙属化石出土的地层还要晚。[2]

彭特兰等人在2019年对铁翼龙属进行的研究,包含两个系统发育学分析的结果,试图确定铁翼龙属在演化树中的位置。第一项分析发现,铁翼龙属属于鸟掌翼龙科鸟掌翼龙亚科,是猎空翼龙属的姐妹群,后者是一种发现于澳大利亚较古老地层的翼龙,第二项分析将铁翼龙属归类为基干古魔翼龙类,并和古魔翼龙属鸟掌翼龙属残喙翼龙属组成了一个多分支英语Polytomy[1]然而,博尔雅·霍尔加多(Borja Holgado)和罗德里戈·佩加斯( Rodrigo Pêgas)在2020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将铁翼龙属归入古魔翼龙科脊颌翼龙亚科,但它仍然是猎空翼龙属的姐妹群。[3]

参考资料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Pentland, Adele H.; Poropat, Stephen F.; Tischler, Travis R.; Sloan, Trish; Elliott, Robert A.; Elliott, Harry A.; Elliott, Judy A.; Elliott, David A. Ferrodraco lentoni gen. et sp. nov., a new ornithocheirid pterosaur from the Winton Formation (Cenomanian–lower Turonian)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Scientific Reports. December 2019, 9 (1): 13454. ISSN 2045-2322. PMC 6776501可免费查阅. PMID 31582757. doi:10.1038/s41598-019-49789-4. 
  2. ^ Kear, B.P., Deacon, G.L. & Siverson, M. 2010. "Remains of a Late Cretaceous pterosaur from the Molecap Greensand of Western Australia". Alcheringa 34: 273–279
  3. ^ Holgado, B.; Pêgas, R.V. A taxonomic and phylogenetic review of the anhanguerid pterosaur group Coloborhynchinae and the new clade Tropeognathinae.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2020, 65. doi:10.4202/app.00751.2020可免费查阅.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