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浪也叫涌浪(英語:Swells),與本水域風吹產生的風浪不同,長浪是外水域生成區傳播出來的波浪,無風三尺浪就是这种现象[1]。
長浪与風浪相比,周期長、波長大、波形圓緩、傳播速度較快、不容易消散、傳播距離长。長浪通常具有較長的波長,但這随引起長浪和水體大小的天氣系統的大小,強度和持續時間而變化。長浪波長也隨事件而變化。有時,由於最嚴重的風暴,會發生超過700m的長浪。長浪波的頻率和方向范圍比本地生成的風波窄,因為長浪波從其生成區域向外散佈,消散並因此失去了一定的隨機性,呈現出更加稳定的形狀和方向。長浪方向即長浪发源地的方向,它以度數為單位(例如在羅盤上)進行度量,通常在一般方向上使用,例如NNW或SW長浪。
颱風中心強風所吹出的長浪的水波的傳播速度的比颱風的风速更快,常比颱風提早到達海岸。与長浪相关的異常涌浪("瘋狗浪")可導致海難和海洋與近海設施的破壞[2]。
長浪成因
長浪是指由其它海區傳來、或者當地風力迅速減小或風向改變後遺留下來的浪。通常是受強烈的低氣壓引起。波浪受氣壓影響,傳播距離遠,挾帶的能量較大,傳播速度較快[3]。長浪在大海不易察覺,往往到了岸邊時,常在地形效應下,突然出現3到4公尺浪高,在風不大時,更容易讓人失去戒心。一般岸邊突如其來的大浪或颱風來襲前後的長浪、瘋狗浪即屬此類[4]。
異常涌浪
在與海浪主要行徑方向相反的強烈大浪之處,為瘋狗浪預測發生風險最高的地方。舉例來說,容易發生瘋狗浪的危險地點有:常見的海釣處、直立海岸的礁石、直立壁近海平台、海堤消波塊、海底礁石多的海灘[3][4]。
- Draupner wave(1995年) – 挪威的一個石油平台遭到巨浪沖擊[5][6]。
- 伊莉莎白女王二號(1995年) – 在北大西洋遭遇了27米高的疯狗浪[7]。
- 2013年11月9日,新北市樹林社區大學學員在貢寮龍洞礁石海岸從事戶外教學時,遭遇當年超強颱风海燕所引發瘋狗浪的襲擊,8人被捲入海中,釀成8死8傷慘劇[8]。這起意外發生後,外界質疑東北角風景區管理處在安全管理上有疏失,交通部觀光局長謝謂君11月11日自請處分,並率風景區管理處長許正隆致歉,而許正隆也調離現職[9]。11月13日,交通部長葉匡時也為此向死難者家屬和社會大眾致歉[10]。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