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share facebook share twitter share wa share telegram print page

 

阿哥 (清朝)

阿哥满语ᠠᡤᡝ转写age,漢語拼音:à ge),又稱阿格,源自满语,原為满族的一種敬稱,通常用來稱呼年輕的貴族富少等。在清兵入關後,是清朝皇子蒙古王公世子的稱呼。

概論

阿哥是滿語中的傳統敬稱,字面意思為哥哥,如漢語的王子、少爷、公子等。

1635年(天聰9年)正月二十六日,皇太極發布上諭,凡清太祖後代,稱阿哥,其他六祖子弟,稱覺羅,皆為的宗室,皆用紅帶子[1]。一般人不可直呼其名,應用阿哥,或覺羅來稱呼。阿哥成為皇室直系宗族的一種稱呼。

清兵入關後,攝政王多爾袞再度發布上諭,皇室直系宗族的稱呼改為宗室。阿哥也成為皇子的稱呼。在其上可加上排行,冠在名字之前[2],如雍正帝乾隆帝在未登基前,稱四阿哥。

註釋

  1. ^ 杜家驥《皇太極事典》:「天聰九年正月二十六日,令稱太祖庶子為阿哥,六祖子孫為覺羅,繫紅帶以別之。」
  2. ^ 《清稗類鈔》:「諸皇子皆稱阿哥,以行列之大二三四等數目冠之於上。皇帝與人言及,亦稱之為阿哥,且有見之於諭旨者。」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