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瑟·「阿特」·克洛基 (英語:Arthur "Art" Clokey ,1921年10月12日—2010年1月8日),是美国 定格 黏土動畫 普及化的先驅者,也是小绿人冈比 的创造者。阿特·克洛基的職業生涯始於1953年的一項名為《黏土狂想曲 》的電影實驗,該實驗受到他在南加州大學 的教授斯拉夫科·沃卡皮克 的影響。[ 2] [ 3] [ 4] [ 5] 克洛基和他的妻子茹絲(Ruth)隨後想出了黏土角色岡比和他的小馬波奇(Pokey),他們首先出現在《你好杜迪秀 》(Howdy Doody Show)中,後來有了自己的系列《岡比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Gumby),從此他們成為美國電視上熟悉的存在。1980年代,美國演員兼喜劇演員埃迪·墨菲 在週六夜現場 的短劇中模仿岡比時,這些角色重新引起了人們的興趣。
阿特·克洛基的第二部最著名的作品是由美國路德教會 (現為美國福音路德教會 )資助的《戴維和歌利亞 》(Davey and Goliath)二人組。[ 6]
早年生活
在克萊蒙特 的韋伯學校,年輕的克洛基受到了雷·阿爾夫(Ray Alf)老師的影響,他帶領學生進行探險,挖掘化石並了解周圍的世界。克洛基後來在波莫納學院 學習地質學,他的父親約瑟夫 是一名風琴師,之後於1943年離開,在二戰 期間參軍。[ 7] [ 8] 他於1948年畢業於他父親的母校邁阿密大學 。[ 9]
粘土動畫
阿特·克洛基在1953年制作的第一部黏土动画《黏土狂想曲 》。
阿特·克洛基還為成人製作了一些極具實驗性和視覺創意的粘土動畫短片,包括他的第一部學生電影《黏土狂想曲》(Gumbasia,1953年製作並於1955年發行)、視覺豐富的《曼陀羅》(Mandala,1977年)——被克洛基描述為進化的隱喻人類意識——以及同樣奇異的《粘土孔雀》(The Clay Peacock,1959年),它是對當時NBC 動畫標誌的詳細闡述。[ 10] [ 11] 《黏土狂想曲》的動畫粘土形狀扭曲成爵士樂樂譜,因此引起了當時的電影製片人協會主席塞繆爾·G·恩格爾(Samuel G. Engel)的興趣,以至於他資助了後來成為克洛基的《岡比秀 》(The Gumby Show,1957年)的試播電影。《黏土狂想曲》的原文名稱是為了向華特·迪士尼 的《幻想曲 》致敬。
1987年,克洛基為阿諾德·萊柏維茲 的電影《木偶卡通電影 》中的角色波奇配音,此後一直為他配音。
阿特·克洛基被認為是1965年海灘電影《Dr. Goldfoot and the Bikini Machine 》以及《How to Stuff a Wild Bikini 》的粘土動畫標題序列。他的兒子喬·克洛基(Joe Clokey)在2004年繼續了《戴維和歌利亞 》卡通片。2007年3月,KQED電視台 播出了長達一小時的紀錄片《Gumby Dharma》作為他們「真正的黏土動畫」系列的一部分。[ 12]
1995年,阿特·克洛基和達拉斯·麥肯儂 再次合作拍攝故事片《岡比電影版 》。該部電影在票房上並不成功,並受到評論家的廣泛批評,儘管它在家庭媒體上取得了適度的成功,在家庭媒體上繼續銷售超過一百萬份,鞏固了自己作為邪典追捧 的地位。[ 13] 該於2017年以最初的90分鐘藍光劇場版發行。
在1990年代中期,尼克兒童頻道 、福斯廣播公司 和卡通頻道 與阿特·克洛基簽訂合同,在上午8點和下午2點在其主播點播出《冈比》的每一集。三年多來,它們的收視率一直名列前茅。
逝世與紀念
2010年1月8日,阿特·克洛基在加利福尼亚州 洛斯奧索斯 家中的睡梦中逝世,享年88岁。他这时患有反复的膀胱炎。[ 14] [ 15] [ 16]
2011年10月13日,本應是克洛基90歲生日的第二天,Google 向他的一生致敬,並以他的粘土動畫風格製作了一個互動式商標塗鴉 ,包括「Premavision Studios」製作的岡比。[ 17]
参见
黏土狂想曲 (1953年製作,1955年上映)(動畫師、導演、製片人和編劇)
冈比秀 (1957-1968年)飾演 波奇(配音;同時也是動畫師、導演、製片人和編劇)
戴維和歌利亞 (1961-1964年, 1971-1975年)(導演、製片人和編劇)
粘土孔雀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59年)(導演、製片人和攝影師)
曼陀羅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1977年)(導演、製片人和攝影師)
木偶卡通電影 (1987年) 飾演 波奇(配音)
岡比歷險記(Gumby Adventures,1988年)飾演 波奇和蟲蟲(Worm)(配音;同時也是導演、製片人和首席編劇)
岡比電影版 (1995年)飾演 波奇和岡布(Gumbo,岡比的爸爸)(配音;同時也是導演、製片人、編劇和動畫師)
参考资料
^ Inkpot Award . [2022-04-1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1-29).
^ Tim Lawson; Alisa Persons (编). The magic behind the voices .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 2004: 120 . ISBN 978-1-57806-696-4 .
^ TV personalities: biographical sketch book: Volume 3. St. Louis, Mo. : TV Personalities. 1957. OCLC 2470684 .
^ Hero Complex . Los Angeles Times. [2022-04-1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10-11).
^ Art Clokey dies at 88; creator of Gumby . Los Angeles Times. January 9, 2010 [2022-04-1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1-03).
^ Who Are Davey and Goliath? . Daveyandgoliath.org. [2011-10-11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2-08-31).
^ Felch, Jason. Art Clokey dies at 88; creator of Gumby . Los Angeles Times . 9 January 2010 [6 November 2020]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0-01).
^ Gilbertsen, Christian. Arthur Clokey Dies: Pomona alumnus and creator of Gumby dies at 88 . The Student Life . 12 February 2010 [29 July 2020]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2-15).
^ Fox, Margalit. Art Clokey, Animator Who Created Gumby, Dies at 88 . The New York Times. 2010-01-11 [2021-11-29 ] . ISSN 0362-4331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10-16) (美国英语) .
^ These films have recently become available for purchase by the public and are included in the Rhino box-set release of Gumby's television shorts.
^ Art Clokey's Clay Peacock . www.gumbyworld.com. [2022-04-1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0-08).
^ Archived copy . [2007-03-26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7-03-21).
^ Clokey, Joe. Gumby Imagined: The Story of Art Clokey and his Creations. Dynamite . 2017: 228. ISBN 9781524104344 .
^ Felch, Jason. Art Clokey dies at 88; creator of Gumby . Los Angeles Times . January 9, 2010 [May 20, 2012] .
^ Fox, Margalit. Art Clokey, Animator Who Created Gumby, Dies at 88 . The New York Times . January 11, 2010 [January 11, 2010] . (原始内容存档 于14 January 2010).
^ Pemberton, Patrick S. "'Gumby' creator and Los Osos resident Art Clokey dies"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January 10, 2010,., SanLuisObispo.com/The Tribune , January 8, 2010
^ Art Clokey: How Gumby got his nam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 retrieved 2010-10-12.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