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前夕〉(英語:The Day Before the Revolution)是美國作家娥蘇拉·勒瑰恩的科幻短篇小說。它首次發表於1974年8月出版的短篇科幻小說雜誌《银河系科幻小说》上,再於1975年收錄於勒瑰恩的短篇小說集《風的十二方位》,以及其他選集內。故事發生在勒瑰恩創作的瀚星宇宙,與另一部長篇小說《一無所有》(同樣於1974年發表)有著緊密的聯繫。雖然作者在發表《一無所有》之後才執筆〈革命前夕〉,但文學評論家認為後者為前者的序曲。
多位評論家認為〈革命前夕〉是勒瑰恩寫作之路的里程碑。文學學者理查德·艾利希(Richard Erlich)認為,歐多是勒瑰恩為作品注入女性主義的轉折點[28]。沃頓在評論文章指出,主角歐多是位真實而複雜的老年女性,這樣的人物在當代科幻小說中十分罕見,在小說首次出版時更是如此[24]。學者唐娜·懷特(Donna White)認為,在1978年《蒼鷺的眼睛(英语:The Eye of the Heron)》出版之前,歐多是勒瑰恩筆下最成功的女主角[29]。她稱這個故事與科幻小說相比,更像當代寫實小說,並認為它與《一無所有》共同展現出勒瑰恩寫作風格轉變的一部分[20]。文學學者吉姆·荷西(Jim Jose)則指出,雖然歐多是《一無所有》中重要的哲學人物,但〈革命前夕〉既沒有闡述其哲學論述,也沒有描述與革命相關的事件,反而將她視為普通人物、著墨於她的思想和情感[30]。故此,荷西將這部小說視為勒瑰恩嘗試顛覆主流敘事框架的開始,目的是使敘事結構與敘事內容能夠更緊密地融為一體,從而產生宜居烏托邦的願景,而這種變化在她1985年出版的小說《永遠回家(英语:Always Coming Home)》中達到頂峰[30]。
人物塑造與風格
有些評論家稱〈革命前夕〉為一部人物研究小說,科幻小說的背景設定只是附帶[20][31][32];然而在沃頓眼中,以具有複雜幻想歷史的外星社會,作為人物研究的背景,使這個故事與眾不同[24]。評論家對於勒瑰恩的主角塑造給予好評。《雪梨晨鋒報》刊登威廉·努南(William Noonan)對《風的十二方位》的評論,努南對小說集給予正面評價,又指故事內裏的人物描寫出色[33]。《聖路易斯郵報(英语:St. Louis Post-Dispatch)》的羅伯特·拉·羅奇同樣稱讚作者對歐多的描寫[34]。文學學者戴倫·哈里斯-菲恩(Darren Harris-Fain)稱故事對於歐多的描寫動人,並表示〈革命前夕〉中全面的人物塑造展現了科幻小說的文學價值[32]。學者喬·德·博爾特(Joe de Bolt)則稱小說是部「精美絶倫的論戰藝術」作品,但認為這個故事被貼上科幻標籤,反而令它得不到「應有的廣泛認可」[35]。
作家夏洛特·斯皮瓦克(Charlotte Spivack)指出,勒瑰恩的科幻小說經常顛覆人們對老年角色的刻板印象[5]。她又以歐多為例,指角色雖然處於死亡邊緣,但仍然富有創造力和活力,藉以稱讚勒瑰恩「靈活地塑造了人物特質」[5]。作家西恩·蓋尼斯(Sean Guynes)也讚揚了故事中對「身為革命象征的頑固老女人」的描寫[14]。科幻小說評論家喬治·埃德加·施萊瑟(英语:George Edgar Slusser)認為小說側重在死亡和衰老是「極為現實」,在歐多以無政府主義者自居時,她拒絶一成不變的狀況並質疑一切,但到了晚年時,她卻不得不接受身體開始衰竭,靜待死亡的來臨[31]。作家卡爾·約克(Carl Yoke)則表示,勒瑰恩出色地勾畫出一個因年老而步履蹣跚、但仍然驕傲堅強的女性形象[36]。他在補充時指,勒瑰恩對於老年的描繪不僅敏鋭而感性,更令人心酸和難以忘懷,正是她的這種描寫才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36]。他又以文中有關歐多回顧昔日的一段為例,指出勒瑰恩時常把老年人回憶往事的傾向以文字展現[36]。總結時,他稱勒瑰恩把〈革命前夕〉的藝術水平提升到比一般故事更高[36]。
斯皮瓦克將歐多視為勒瑰恩筆下其中一個活潑老人的例子,與《流亡者星球(英语:Planet of Exile)》中的沃爾德(Wold)和《地海彼岸》的中年格德(Ged)有相似之處[42]。雖然這些角色都已老去,不過他們並非老套俗見的人物;他們受限於自己的身體,但仍有能力影響世界[42]。文學學者羅賓·安妮·里德(英语:Robin Anne Reid)稱歐多是「霸道老婦」的又一範例,指她們是成功的革命者,因為她們能夠不計後果地「說出令人不快的真相」[43]。她認為女權主義打破既定模式,顛覆了有關「直言不諱的老年女性」的負面形象[43]。勒瑰恩在故事序言中,將歐多稱為「離開奧美拉城的人」[1];這裏指的是由同一作者撰寫的短篇小說〈離開奧美拉城的人(英语:The Ones Who Walk Away from Omelas)〉[40],也有收錄在《風的十二方位》內,而且它是〈革命前夕〉的前一篇故事[44]。在斯皮瓦克眼中,歐多是「奧美拉人民」的典型代表,他們「無法享受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繁榮」[40]。大衛·波特(David Porter)分析了〈革命前夕〉以及勒瑰恩在同一時期的著作,認為它們的共同主題是社會變革的必然性及其對個人的影響[45]。
譯本
娥蘇拉·勒瑰恩. 革命前夕. 風的十二方位:娥蘇拉.勒瑰恩短篇小說選. 由劉曉樺翻译. 木馬文化. 2019 [1975]. ISBN 978-986-359-703-2(中文(繁體)).
^ 5.05.15.2Spivack, Charlotte. "Only in Dying, Life": The Dynamics of Old Age in the Fiction of Ursula Le Guin. Modern Language Studies. 1984, 14 (3): 43–53. doi:10.2307/3194540(英语).
^Le Guin., Ursula K. The Day Before the Revolution. Galaxy Science Fiction. Vol. 35 no. 8 (Universal Publishing and Distribution Corporation). 1974-08: 17–30 (英语). 含有內容需登入查看的頁面 (link)
^ 30.030.1Jose, Jim. Reflections on the Politics of Le Guin's Narrative Shifts (Réflexions concernant la politique des variations narratives de Le Leguin).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1991, 18 (2): 180–197. JSTOR 4240058(英语).
^ 39.039.139.239.339.4Hanson, Carter F. Memory's Offspring and Utopian Ambiguity in Ursula K. Le Guin's 'The Day Before the Revolution' and The Dispossessed.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2013, 20 (2): 246–262. doi:10.5621/sciefictstud.40.2.0246(英语).
^Roemer, Kenneth M. The Talking Porcupine Liberates Utopia: Le Guin's "Omelas" as Pretext to the Dance. Utopian Studies. 1991, 2 (1): 6–18. JSTOR 20719020(英语).
^Porter, David. The Politics of Le Guin's Opus.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1975, 2 (3): 243–248. JSTOR 4238974(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