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玹 (朝鮮)
黃玹(韓語:황현;1856年1月18日—1910年9月10日),字雲卿、號梅泉。朝鮮國文學家、烈士,全羅南道求禮人,[1]因反對日本人併吞韓國,仰葯殉國而死,享年56歲,其《梅泉野錄》雖為野史,但記下了許多史料[1]。 生平黃玹本貫長水,家族世居光陽,後來才移居求禮。黃玹在朝鮮哲宗六年(1855年)農曆12月11日生於光陽縣西石村,自幼聰明過人,十一歲就能朗誦漢詩。1910年日、韓兩國合併之際,黃玹在9月10日遺詩四首,服毒自殺。[1]
遺著黃玹留下了一些遺著,如《梅泉集》、《梅泉野錄》、《東匪紀略》等,《梅泉集》由金泽荣編次後在上海出版,《梅泉野錄》和《東匪紀略》的原稿卻藏於求禮私宅而未公開。[1] 梅泉野錄《梅泉野錄》(朝鮮語:매천야록)是一部野史,記載1864年到1910年這47年間李氏朝鮮的歷史[2],以漢文筆記形式撰寫,書名取自其雅號梅泉。[3]全書有7冊、6卷(第一卷分上、下兩冊)。[4]大韓民國的國史編纂委員會曾出版一系列「韓國史料叢書」,《梅泉野錄》在其中名列第一。[2]體裁上因從1894年開始撰寫,1894年以前的事蹟都是隨聞隨錄、較為簡略,該年以後到1910年這15年間的歷史則以編年體紀錄,且較為仔細。[1] 1939年,朝鮮史編修會(國史編纂委員會前身)成員申奭镐因故前往全罗北道南原邑,在朴政植家中发现《梅泉野录》的抄本,他在借阅后又去尋找黄玹后人,希望得閱原本,但遭黄玹长子黃巖顯拒绝,申奭镐只好依照朴政植家的抄本再作一份副本,帶回在朝鲜史编修会。大韓民國成立後,申奭鎬擔任國史編纂委員會委員長,黃玹的次子黃渭顯此時才同意出借原本。国史编纂委员会整理後將《梅泉野录》在1955年1月出版。[1] 參考文獻
Information related to 黃玹 (朝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