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八路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40年冬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同年9月11日,按照全国抗一的战斗序列,又称为第18集团军,总司令为朱德,副总司令为彭德怀。但对内仍称八路军。
八路军自建制以来逐步进行扩编,至1940年,其下属已经包括115师、山东纵队(原第1纵队)、120师兼西北军区、129师、冀鲁豫军区兼第2纵队、晋察冀军区兼第3纵队、第4纵队、第5纵队、陕甘宁留守兵团、抗日军政大学等。总兵力为400,000人[1]。
背景
自1938年秋,侵华日军开始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接触求和;而国共军队在山西、河北、江南的摩擦一直不停。迫于压力下,1939年,罗荣桓与陈光率八路军115师师部和主力一部进入山东鲁西地区,重组山东纵队并在山东建立牢固的抗日敌后根据地,进行卓有成效的扩军以及扩编。120师与129师则继续在山西、河北一带进行扩编;其中,晋系军阀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围攻薄一波领导的山西新军,事后五万余山西新军编入八路军120师、129师编制。1940年3月,日军扶植汪精卫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抗日局势日趋恶化下,1940年,八路军晋察冀军区、120师、129师发动20万人参加的百团大战,与日军展开大规模正面作战。
该战役虽然获得大量武器装备、以及提升全国民众抗日气氛。但亦造成八路军大量伤亡,以及日军、国军对八路军实力的正视。此使得国民政府停止向八路军进行物质补充,以及侵华日军长达数年的扫荡与“三光政策”。皖南事变后,八路军的第4纵队、第5纵队亦补充事变中被国军围剿的新四军兵力。八路军自1941、42年开始遭受物质困乏以及兵源减少的威胁。
总部
第115师
1938年12月,第115师师部率领第343旅离开开赴山东。1940年10月,部队整编为六个教导旅。代理师长陈光、政治委员罗荣桓、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肖华。
教导第一旅
- 教导第一旅,旅长彭明治、政治委员朱涤新、副旅长田守尧、政治部主任郭成柱。1940年8月,由苏鲁豫支队改称,仍用原番号,归八路军第五纵队。同年10月10日,改称教导第1旅,归建115师。
教导第二旅
教导第三旅兼鲁西军区
教导第四旅兼湖西军区
教导第五旅
- 教导第五旅,旅长梁兴初、政治委员罗华生,副旅长吴世安,参谋长李梓斌,政治部主任刘兴元。
教导第六旅兼冀鲁边军区
鲁南军区
山东纵队(原第1纵队)
1939年5月,成立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政治委员朱瑞,统一指挥山东境内与冀鲁边、苏北等地区的八路军各部队。1940年6月以后,山东纵队番号恢复使用。1940年9月至11月,山东纵队部队进行整编,先后成立四个旅以及三个支队。总指挥张经武、政治委员黎玉、副指挥王建安、政治部主任江华、参谋处长罗舜初。
- 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校长周纯全、政治委员李培南。该分校1938年底由延安组建,之后开赴晋东南。1939年11月迁往山东沂蒙山区,归山东纵队领导。
第一旅
第二旅
第三旅
第五旅
第一支队
- 第一支队,支队长胡奇才,政委王子文,副司令陆升勋,参谋长吴奎文,政治部主任李建梓
- 第一团:团长刘怀文,政委李志南
- 第二团:团长杨万兴,政治处主任张圣符
第四支队
第五支队
第三军区
120师兼西北军区
120师兼西北军区,师长兼军区司令员贺龙、政治委员关向应、副司令员续范亭、参谋长周士第、政治部主任甘泗淇。
1938年12月底,第358旅主力进入河北中部。随后留晋西北的第714团、警备第6团等部队为基础,成立新358旅,即彭358旅。1939年3月,原第358旅715团、716团与冀中军区独立第4、5支队合编为120师独立旅(5月改为独立第一旅)、独立第二旅。同年9月,独立第2旅改为第358旅(亦张358旅)。1940年4月,彭358旅改称独立第2旅。1939年底,山西新军与阎锡山部国军发生冲突,并遭围攻,此后薄一波率领山西新军加入八路军编制,其中晋西北部队归120师。
独立第2旅兼第2军分区
第358旅兼第3军分区
独立第1旅兼第4军分区
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2纵队兼第8军分区
- 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2纵队兼第8军分区,司令员韩钧、政治委员王逢源
- 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2纵队
- 山西新军工人武装自卫旅,旅长兼政委侯俊岩,参谋长张新华,政治部主任李明
- 洪赵纵队:纵队长兼政委解学恭
第120师骑兵支队
- 第120师骑兵支队(原大青山支队),支队长姚喆[2]
第129师
第129师于1940年6月进行整编,编成3个二级军区(太行军区、太岳军区、冀南军区)、9个旅,不包含山西新军。山西新军因为1940年初于阎锡山部国军进行交战,随后编入八路军,其中晋西南部队编入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参谋长李达、政治部主任蔡树藩、副主任黄镇。
1940年11月,建立抗日军政大学第6分校,校长刘忠、政治委员黄欧东。
太行军区(由129师直接兼)
第386旅兼太岳军区
太岳军区由1940年6月建立。司令员陈赓、政治委员王新亭、参谋长周希汉、政治部主任苏精诚。
冀南军区
冀南军区,司令员陈再道、政治委员宋任穷、副司令员王宏坤、参谋长范朝利、政治部主任刘志坚。
第385旅
- 旅长陈锡联、政治委员谢富治、副旅长赵辉楼,参谋长曾绍山,政治处主任卢仁灿
新编第一旅
新编第四旅
新编第十旅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
- 1940年春,晋东南的山西新军加入八路军编制。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薄一波、副队长牛佩琮、参谋长李成芳、政治部主任周仲英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三纵队
山西新军政卫队第212旅
第2纵队兼冀鲁豫军区
出于加强对冀南、豫北和鲁西南等地区的发展,中共中央北方局于1940年3月建立中共冀鲁豫区委员会。次月,命八路军第二纵队政治委员黄克诚率第344旅、华北抗日民军第1旅到达冀鲁豫地区;与杨得志率领的八路军冀鲁豫支队统一整编,组成新的第二纵队,并同时成立、兼管八路军冀鲁豫军区。黄克诚不久则率第5纵队再次南下。
第2纵队兼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左权(兼)、杨得志代理。政治委员兼军区司令黄克诚、参谋长韩振纪、政治部主任崔田民。
华北抗日民军第1旅
新编第2旅
新编第3旅
第344旅
- 第344旅,旅长刘震、政治委员唐亮,参谋长沈启贤,政治部主任高农斧。该部由1940年6月南下华中,编入四纵队。
南进支队
- 南进支队,司令员赵承金、政治委员谭冠三、参谋长刘玉璋、政治部主任张毅忱。1940年初,该部队归第2纵队指挥,建制仍属第3纵队。
晋察冀军区
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参谋长聂鹤亭,副参谋长唐延杰,政治部主任舒同,副主任朱良才。
第一军分区
第二军分区
第三军分区
第四军分区
第五军分区
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
第六军分区
第七军分区
第八军分区
第九军分区
第十军分区
冀热察挺进军
冀热察挺进军,1939年2月7日,其以第4纵队为基础在平西成立(4纵队番号同时撤销),归晋察冀军区指挥。1940年7月成立冀东军分区,秋,成立平北军分区。司令员肖克、参谋长程世才、政治部主任伍晋南、副主任潘峰[3]。
第四纵队
1939年,由第二纵队南下部队344旅、新编第2旅与新四军第六支队合编后重组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雪枫,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肖望东。1941年初,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
下属抗日军政大学第4分校,校长兼政委彭雪枫。
第五纵队
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黄克诚、参谋长韩振纪、政治部主任吴法宪、副主任邓逸凡。1940年6月,该部队由344旅687团、第四纵队第二旅与皖东北的苏鲁豫支队、陇海南进支队、第四总队合编。1941年初,改为新四军第三师。
第一支队
- 第一支队:司令员彭明治、政治委员朱涤新、政治部主任吴法宪。1940年8月,由苏鲁豫支队改称,仍用原番号,同年10月10日,改称教导第1旅,归建115师。
第二支队
第三支队
后方留守兵团
后方留守兵团,司令员萧劲光、参谋长曹里怀、政治部主任莫文骅。
保安司令部
司令员高岗,副司令员周兴、政治部主任吕振球、副主任黄永辉,下辖关中军分区、庆怀军分区、三边军分区、神府军分区。
第385旅兼陇东军分区
第385旅兼陇东军分区,旅长兼司令员王维舟、政治委员甘渭汉、副旅长兼参谋长耿飚
第359旅兼绥德警备司令部
第359旅兼绥德警备司令部,旅长兼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震、副旅长郭鹏、参谋长唐子奇、政治部主任袁任远、副主任王恩茂。1939年10月,第359旅从晋察冀边区移防至陕甘宁边区,简体绥德警备司令部防务,归留守兵团指挥,建制仍属第120师[6]。
警备第1旅兼关中警备司令部
警备第1旅兼关中警备司令部,旅长兼司令员文年生、政治委员阎红彦。1939年12月,以原岁的警备司令部所辖部队为基础成立警备第1旅,调防关中地区,并兼关中警备司令部[6]。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