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美國聯盟分區賽,也是1998年美聯季後賽的第一輪,於9月29日星期二開打,結束於10月3日星期六。三個分區的冠軍與外卡隊伍,兩兩捉對廝殺,分別進行5戰3勝制的系列賽。參與的隊伍有:
順位較高的種子隊伍(括號內的數字)有主場優勢。今年是第一次由季賽戰績決定(之前都是事先決定),也是第一次實施第一、二(以及第五戰,如果有需要的話)戰在自家球場舉行。在這之前,都是先在對方主場打前兩戰,然後再回來打後三戰,以減少旅行的次數。紅襪沒有主場優勢,因為他們是外卡。
洋基和印地安人晉級冠軍賽,由洋基獲勝,並在世界大賽中擊敗國聯冠軍聖地牙哥教士。
總教練:喬·托瑞(洋基)、Mike Hargrove(印地安人)、Johnny Oates(遊騎兵)、Jimy Williams(紅襪)。
裁判:Dale Scott、Joe Brinkman、John Hirschbeck、Larry McCoy、Dave Phillips、Chuck Meriwether(印地安人紅襪戰,第一、二場;洋基遊騎兵戰,第三場);Jim Joyce、Durwood Merrill、Rich Garcia、Tim Tschida、Drew Coble、Terry Craft(洋基遊騎兵戰,第一、二場;印地安人紅襪戰,第三、四場)。
電視轉播:
對戰組合
|
電視網
|
主播
|
球評
|
紐約洋基/德州遊騎兵
|
FOX(第一戰) NBC(第二、三戰)
|
Joe Buck(第一戰) 鮑伯·柯斯塔斯(第二、三戰)
|
Tim McCarver、Bob Brenly(第一戰) Joe Morgan(第二、三戰)
|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波士頓紅襪
|
ESPN(第一、二、三戰) FOX(第四戰)
|
Chris Berman(第一、二、三戰) Joe Buck(第四戰)
|
Ray Knight(第一、二、三戰) Tim McCarver(第四戰)
|
紐約洋基對德州遊騎兵
洋基(3)- 遊騎兵(0)
場次 |
比數 |
日期 |
地點 |
觀眾
|
1 |
遊騎兵 0,洋基 2 |
9月29日 |
洋基体育场 |
57,362
|
2 |
遊騎兵 1,洋基 3 |
9月30日 |
洋基体育场 |
57,360
|
3 |
洋基 4,遊騎兵 0 |
10月2日 |
阿靈頓球場 |
49,450
|
第一戰:9月29日
球隊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R
|
H
|
E
|
德州遊騎兵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5 |
0
|
紐約洋基
|
0 |
2 |
0
|
0 |
0 |
0
|
0 |
0 |
x
|
2 |
6 |
0
|
勝投:David Wells(1W) 敗投:Todd Stottlemyre(1L) 救援成功:马里安诺·李维拉(1SV) |
第二戰:9月30日
球隊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R
|
H
|
E
|
德州遊騎兵
|
0 |
0 |
0
|
0 |
1 |
0
|
0 |
0 |
0
|
1 |
5 |
0
|
紐約洋基
|
0 |
1 |
0
|
2 |
0 |
0
|
0 |
0 |
x
|
3 |
8 |
0
|
勝投:安迪·派提特(1W) 敗投:Rick Helling(1L) 救援成功:马里安诺·李维拉(2SV) |
全壘打:Shane Spencer(2下,1分)、Scott Brosius(4下,2分) |
第三戰:10月2日
球隊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R
|
H
|
E
|
紐約洋基
|
0 |
0 |
0
|
0 |
0 |
4
|
0 |
0 |
0
|
4 |
9 |
1
|
德州遊騎兵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3 |
1
|
勝投:David Cone(1W) 敗投:Aaron Sele(1L) |
全壘打:Paul O'Neill(6上,1分)、Shane Spencer(6上,3分) |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對波士頓紅襪
印地安人(3)- 紅襪(1)
場次 |
比數 |
日期 |
地點 |
觀眾
|
1 |
紅襪 11,印地安人 3 |
9月29日 |
傑克布斯球場 |
45,185
|
2 |
紅襪 5,印地安人 9 |
9月30日 |
傑克布斯球場 |
45,229
|
3 |
印地安人 4,紅襪 3 |
10月2日 |
芬威球場 |
33,114
|
4 |
印地安人 2,紅襪 1 |
10月3日 |
芬威球場 |
33,537
|
第一戰:9月29日
球隊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R
|
H
|
E
|
波士頓紅襪
|
3 |
0 |
0
|
0 |
3 |
2
|
0 |
3 |
0
|
11 |
12 |
0
|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
|
0 |
0 |
0
|
0 |
0 |
2
|
1 |
0 |
0
|
3 |
7 |
0
|
勝投:Pedro Martínez(1W) 敗投:Jaret Wright(1L) |
全壘打:Mo Vaughn(1上,3分;6上,2分)、Nomar Garciaparra(5上,3分)、Kenny Lofton(6下,2分)、Jim Thome(7下,1分) |
第二戰:9月30日
球隊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R
|
H
|
E
|
波士頓紅襪
|
2 |
0 |
1
|
0 |
0 |
2
|
0 |
0 |
0
|
5 |
10 |
0
|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
|
1 |
5 |
1
|
0 |
0 |
1
|
0 |
1 |
x
|
9 |
9 |
1
|
勝投:Dave Burba(1W) 敗投:Tim Wakefield(1L) 救援成功:Mike Jackson(1SV) |
全壘打:David Justice(2下,3分) |
第三戰:10月2日
球隊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R
|
H
|
E
|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
|
0 |
0 |
0
|
0 |
1 |
1
|
1 |
0 |
1
|
4 |
5 |
0
|
波士頓紅襪
|
0 |
0 |
0
|
1 |
0 |
0
|
0 |
0 |
2
|
3 |
6 |
0
|
勝投:Charles Nagy(1W) 敗投:Bret Saberhagen(1L) 救援成功:Mike Jackson(2SV) |
全壘打:Jim Thome(5上,1分)、Kenny Lofton(6上,1分)、Manny Ramírez(7上,1分;9上,1分)、Nomar Garciaparra(9下,2分) |
第四戰:10月3日
球隊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R
|
H
|
E
|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
|
0 |
0 |
0
|
0 |
0 |
0
|
0 |
2 |
0
|
2 |
5 |
0
|
波士頓紅襪
|
0 |
0 |
0
|
1 |
0 |
0
|
0 |
0 |
0
|
1 |
6 |
0
|
勝投:Steve Reed(1W) 敗投:Tom Gordon(1L) 救援成功:Mike Jackson(3SV) |
全壘打:Nomar Garciaparra(4下,1分) |
名言
- "Swing and a LONG drive into deep right field, Nixon back on the track at the wall...leaps up and GONE into the Boston bullpen!"(揮棒打擊出去,球飛向深遠的右外野,Nixon向後跑向牆邊的警戒線……跳起來,球掉進波士頓的牛棚了!)—Tom Hamilton在Kenny Lofton第三戰擊出全壘打後如此播報道。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