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NBA季後賽是國家籃球協會(NBA)在2015-16 NBA賽季常规赛完畢後舉行的七场四胜制淘汰賽,本届是第70届季后赛。
比賽第一轮於当地时间2016年4月16日至5月1日进行,第二轮於4月30日至5月15日进行,分區決賽於5月16日至30日進行,至於總決賽於6月2日至19日舉辦。
大事紀錄
- 東區
- 克里夫蘭騎士兩度闖進季後賽。(2015、2016)
- 多倫多暴龍已經連續三年闖進季後賽。(2014、2015、2016)
- 邁阿密熱火在2016年重返季後賽。(上次為2014年)
- 亞特蘭大老鷹已經連續9個球季都晉級季後賽。(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 波士頓塞爾蒂克兩度闖進季後賽。(2015、2016)
- 夏洛特黃蜂在2016年重返季後賽。(上次為2014年)
- 印第安納溜馬在2016年重返季後賽。(上次為2014年)
- 底特律活塞在2016年重返季後賽。(上次為2009年)
- 首輪季後賽
- 第二輪季後賽
- 分區決賽
- 西區
- 金州勇士已經連續四年闖進季後賽。(2013、2014、2015、2016)
- 聖安東尼奧馬刺已經連續19個球季都晉級季後賽。
- 奧克拉荷馬雷霆在2016年重返季後賽。(上次為2014年)
- 洛杉磯快艇已經連續五年闖進季後賽。(2012、2013、2014、2015、2016)
- 波特蘭拓荒者已經連續三年闖進季後賽 。(2014、2015、2016)
- 達拉斯小牛已經連續三度闖進季後賽。(2014、2015、2016)
- 曼斐斯灰熊已經連續六年闖進季後賽。(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
- 休士頓火箭已經連續四度闖進季後賽。(2013、2014、2015、2016)
- 首輪季後賽
- 第二輪季後賽
- 分區決賽
季后赛数据纪录
- 4月17日,奧克拉荷馬雷霆108:70達拉斯小牛,奧克拉荷馬雷霆整場70分的失分,成為了奧克拉荷馬雷霆隊隊史在季後賽中的最低失分。同時達拉斯小牛輸掉38分亦創下隊史季後賽第二慘紀錄(第一次的最大慘紀錄是1984年小牛首度進軍季後賽時曾以91比134慘敗湖人達43分)和NBA季後賽史上第三最大勝分紀錄。(第一次的最大勝分紀錄,1956年明尼亞波里斯湖人曾經在西區準決賽第二場以133比75聖路易老鷹,明尼亞波里斯湖人大勝58分、第二次的最大勝分紀錄,2015年芝加哥公牛在東區首輪季後賽第六場以120比66密爾瓦基公鹿,芝加哥公牛大勝54分)
- 4月20日,亞特蘭大老鷹89:72波士頓塞爾提克,亞特蘭大老鷹整場15個阻攻締造隊史季後賽單場紀錄,波士頓塞爾提克首節7分的得分是1954年採用進攻計時規則以來,隊史季後賽第一節最低得分數紀錄。
- 4月20日,聖安東尼奧馬刺94:68曼斐斯灰熊,聖安東尼奧馬刺整場68分的失分,追平聖安東尼奧馬刺隊隊史在季後賽中的最低失分,曼斐斯灰熊灰熊隊隊史創下最低季後賽得分紀錄。
- 4月21日,自2013-14年後再度搭上季後賽八強列車的夏洛特黃蜂在被邁阿密熱火領先2-0後吞下季後賽12連敗,追平曼斐斯灰熊在2004-06年間創下的季後賽第二長連敗紀錄。(紐約尼克在2000-12年慘吞季後賽13連敗,是史上最長連敗紀錄。)
- 4月21日,克里夫蘭騎士對上底特律活塞的比賽中,克里夫蘭騎士全場三分球38投20中締造隊史季後賽紀錄,克里夫蘭騎士也追平NBA季後賽單場最多三分進球的紀錄,最後克里夫蘭騎士終場以107比90大勝底特律活塞。
- 4月24日,美國職籃(NBA)季後賽首輪,夏洛特黃蜂繼今天在主場以96比80打敗邁阿密熱火,系列賽追成1比2,中止季後賽12連敗,贏得14年來季後賽首勝。
- 4月24日,聖安東尼奧馬刺以116比95擊敗曼斐斯灰熊,成為西區第一支晉級的球隊,系列戰4比0橫掃對手。同日克里夫蘭騎士亦以100比98擊敗底特律活塞晉級,成為東區第一支晉級的球隊,系列戰4比0橫掃對手。
- 4月25日,奧克拉荷馬雷霆以118比103擊敗達拉斯小牛,場數4-1晉級,將對上聖安東尼奧馬刺。
- 5月8日,克里夫蘭騎士繼2009年之後成為第五組前兩輪季後賽8連勝。
- 5月25日,第三戰和第四戰在多倫多進攻受挫的騎士,回到主場彷彿又找回系列賽前兩戰大勝的感覺,騎士上半場投籃命中率高達62.5%,而暴龍僅有37.9%,最多領先到34分,半場打完取得65比34的大幅領先,而31分的差距也寫下分區決賽半場最多分差紀錄。
- 5月30日,金州勇士成為歷史上西區第一支和第十支在系列賽以1比3落後的情況下拉出3連勝,演出絕地大逆轉,連2年殺進總冠軍賽,繼續朝衛冕之路前進。
- 6月20日,克里夫蘭騎士成為NBA歷史上總冠賽第一支以1比3落後的情況下拉出3連勝,演出絕地大逆轉,奪得NBA總冠軍賽的隊伍,也終結克里夫蘭52年冠軍荒。
- 6月20日,金州勇士成為NBA歷史上總冠賽第一支以3比1領先的情況下寫下3連敗,被對手演出絕地大逆轉,最終飲恨屈居亞軍,沒能創造完美球季。
季后赛中其它纪录
- 4月18日,布魯克林籃網總管西恩·马克斯宣布,亞特蘭大老鷹助理教練肯尼·阿特金森將於老鷹結束今年賽事後執掌布魯克森籃網兵符。
- 4月18日,NBA官方宣布,聖安東尼奧馬刺前鋒科怀·伦纳德連莊最佳防守球員。
- 4月19日,NBA官方宣布,洛杉磯快艇隊後衛賈馬爾·克勞福德是本季聯盟最佳第六人得主。這是他生涯第三次獲得這項殊榮,也是史上唯一一位三度獲獎的球員。「克勞佛是聯盟唯一一位在不同球隊效力時,獲選最佳第六人的球員,他在2009至10球季效力老鷹時首度獲選最佳第六人,2013至14球季在快艇是第二次得獎,36歲克勞佛為聯盟史上最老的最佳第六人得主。」
- 4月21日,美國福斯運動網就特別專文指出,聯盟最佳第六人遺珠。聖安東尼奧馬刺伯利斯·迪奥、波特蘭拓荒者艾德·戴維斯、奧克拉荷馬雷霆埃内斯·坎特、波士頓塞爾蒂克埃文·特纳、金州勇士安德烈·伊格达拉與尚恩·李文斯頓。
- 4月22日,明尼蘇達灰狼簽下前芝加哥公牛教頭湯姆·希伯杜,合約為期5年。而華盛頓巫師則同樣以5年合約任命前雷霆教頭斯科特·布魯克斯執教。
- 4月22日,NBA官方宣布,波特蘭拓荒者隊C·J·麥科勒姆2015-16年球季最佳進步獎,夏洛特黃蜂肯巴·沃克排名第二,密爾瓦基公鹿揚尼斯·阿德托昆博排名第三。
- 4月23日,NBA官方宣布,曼菲斯灰熊隊後衛邁克·康利繼2014年後再奪運動精神獎。
- 4月23日,東岸第一輪第三場,夏洛特黃蜂在主場以96比80擊敗邁阿密熱火,取得隊史(由夏洛特山貓起,非現時的新奧爾良塘鵝)首場季後賽勝利。
- 4月24日,NBA官方對於奧克拉荷馬雷霆杜蘭特和魏斯布魯克罰款,但未予禁賽。「魏斯布魯克是因為對一名球迷出言不遜,那一位爭議球迷透過律師向NBA官方提出嚴重抗議,事後魏斯布魯克被NBA官方罰款2.5萬美元:至於杜蘭特則是因為對小牛球員安德森二級惡意犯規而被罰1.5萬美元;杜蘭特在一次爭搶籃板的過程中用手擊打安德森頭部,經過錄影檢視,杜蘭特被裁定二級惡意犯規,並且遭驅逐出場。事後杜蘭特認為裁判的決定並沒有錯,而透過球團向NBA官方表達調歉意而不是故意傷害對手。」
- 4月25日,在連續2季勝場創新低後,洛杉磯湖人宣佈不為拜伦·斯科特續約。
- 5月15日,多倫多暴龍在主場以116分壓倒性擊敗只得89分的邁阿密熱火,以4:3大比分隊史首度晉級分區決賽。
- 6月18日,勒布朗·詹姆斯與凯里·欧文這也是NBA總冠軍賽史上第1次單隊有2名球員各攻下至少40分、5助攻。
- 6月19日,勒布朗·詹姆斯生涯第2次在總冠軍賽繳出至少40分、10助攻,成為現役球員第一位.史上僅次於杰里·韦斯特。
- 6月20日,勒布朗·詹姆斯奪得2016年總冠軍MVP。
形式
由本季開始季後賽新制上路後,各聯盟前八位種子的排位將完全根據各自的成績來排定,各賽區排名第一的球隊不再享有排位優勢;而對阵方式如下:擁有較高的種子排名會有許多優勢。由於一號種子將挑戰八號種子,二號對陣七號,依此類推,第二轮第1種子和第8種子的勝方将对阵第4種子和第5種子的勝方。因此有較高的種子排名意味著將面對相对較弱的對手。
季後賽實行七場四勝制,每支球隊將與對手最多進行七場比賽,最先贏得四場比賽的球隊將進入下一輪,而敗者被淘汰。由於比賽共有4輪,因此此種比賽形式稱為7-7-7-7。另一方面,常规赛胜率较高的球队在季后赛对决中拥有多一个主场的优势,主客场交替的形式为2-2-1-1-1。
季後賽資格
東岸
種子 |
隊伍 |
勝敗場數 |
確保
|
進入季後賽 |
賽區冠軍 |
分區決賽主場優勢 |
NBA總決賽主場優勢
|
1 |
克里夫蘭騎士 |
57–25 |
3月18日 |
3月21日 |
4月11日 |
—
|
2 |
多倫多暴龍 |
56–26 |
3月23日 |
3月31日 |
— |
—
|
3 |
邁阿密熱火 |
48–34 |
4月2日 |
4月13日 |
— |
—
|
4 |
亞特蘭大老鷹 |
48–34 |
3月29日 |
— |
— |
—
|
5 |
波士頓塞爾蒂克 |
48–34 |
4月3日 |
— |
— |
—
|
6 |
夏洛特黃蜂 |
48–34 |
4月2日 |
— |
— |
—
|
7 |
印第安納溜馬 |
45–37 |
4月10日 |
— |
— |
—
|
8 |
底特律活塞 |
44–38 |
4月8日 |
— |
— |
—
|
西岸
種子 |
隊伍 |
勝敗場數 |
確保
|
進入季後賽 |
賽區冠軍 |
分區決賽主場優勢 |
NBA總決賽主場優勢
|
1 |
金州勇士 |
73–9 |
2月27日 |
3月13日 |
4月7日 |
4月7日
|
2 |
聖安東尼奧馬刺 |
67–15 |
3月2日 |
3月12日 |
— |
—
|
3 |
奧克拉荷馬雷霆 |
55–27 |
3月18日 |
3月20日 |
— |
—
|
4 |
洛杉磯快艇 |
53–29 |
3月27日 |
— |
— |
—
|
5 |
波特蘭拓荒者 |
44–38 |
4月6日 |
— |
— |
—
|
6 |
達拉斯小牛 |
42–40 |
4月11日 |
— |
— |
—
|
7 |
曼斐斯灰熊 |
42–40 |
4月7日 |
— |
— |
—
|
8 |
休士頓火箭 |
41–41 |
4月13日 |
— |
— |
—
|
晉級形勢圖
- #為分組冠軍、*為主場優勢球隊、•為分區冠軍
比賽結果和賽程
第一輪
東區
(1) 克里夫蘭騎士 (57-25) vs. (8) 底特律活塞 (44-38)
* 需要加時決定勝負
(2) 多倫多暴龍 (56-26) vs. (7) 印第安納溜馬 (45-37)
* 需要加時決定勝負
(3) 邁阿密熱火 (48-34) vs. (6) 夏洛特黃蜂 (48-34)
* 需要加時決定勝負
(4) 亞特蘭大老鷹 (48-34) vs. (5) 波士頓塞爾提克 (48-34)
場次
|
日期
|
客隊
|
得分
|
主隊
|
得分
|
系列賽成績
|
比賽場地
|
Recap
|
1
|
4月16日
|
塞爾提克
|
101
|
老鷹
|
102
|
0-1
|
飛利浦體育館
|
賽後報告
|
2
|
4月19日
|
塞爾提克
|
72
|
老鷹
|
89
|
0-2
|
飛利浦體育館
|
賽後報告
|
3
|
4月22日
|
老鷹
|
103
|
塞爾提克
|
111
|
1-2
|
TD花園
|
賽後報告
|
4*
|
4月24日
|
老鷹
|
95
|
塞爾提克
|
104
|
2-2
|
TD花園
|
賽後報告
|
5
|
4月26日
|
塞爾提克
|
83
|
老鷹
|
110
|
2-3
|
飛利浦體育館
|
賽後報告
|
6
|
4月28日
|
老鷹
|
104
|
塞爾提克
|
92
|
2-4
|
TD花園
|
賽後報告
|
老鷹以4比2勝出
|
* 需要加時決定勝負
西區
(1) 金州勇士 (73-9) vs. (8) 休士頓火箭 (41-41)
* 需要加時決定勝負
(2) 聖安東尼奧馬刺 (67-15) vs. (7) 曼菲斯灰熊 (42-40)
* 需要加時決定勝負
(3) 奧克拉荷馬雷霆 (55-27) vs. (6) 達拉斯小牛 (42-40)
* 需要加時決定勝負
(4) 洛杉磯快艇 (53-29) vs. (5) 波特蘭拓荒者 (44-38)
* 需要加時決定勝負
第二輪
東區
(1) 克里夫蘭騎士 (57-25) vs. (4) 亞特蘭大老鷹 (48-34)
* 需要加時決定勝負
(2) 多倫多暴龍 (56-26) vs. (3) 邁阿密熱火 (48-34)
* 需要加時決定勝負
西區
(1) 金州勇士 (73-9) vs. (5) 波特蘭拓荒者 (44-38)
場次
|
日期
|
客隊
|
得分
|
主隊
|
得分
|
系列賽成績
|
比賽場地
|
Recap
|
1
|
5月1日
|
拓荒者
|
106
|
勇士
|
118
|
0-1
|
甲骨文競技館
|
賽後報告
|
2
|
5月3日
|
拓荒者
|
99
|
勇士
|
110
|
0-2
|
甲骨文競技館
|
賽後報告
|
3
|
5月7日
|
勇士
|
108
|
拓荒者
|
120
|
1-2
|
摩達中心
|
賽後報告
|
4*
|
5月9日
|
勇士
|
132
|
拓荒者
|
125
|
1-3
|
摩達中心
|
賽後報告
|
5
|
5月11日
|
拓荒者
|
121
|
勇士
|
125
|
1-4
|
甲骨文競技館
|
賽後報告
|
勇士以4比1勝出
|
* 需要加時決定勝負
(2) 聖安東尼奧馬刺 (67-15) vs. (3) 奧克拉荷馬雷霆 (55-27)
* 需要加時決定勝負
分區決賽
東區
(1) 克里夫蘭騎士 (57-25) vs. (2) 多倫多暴龍 (56-26)
- 無奪冠對決
* 需要加時決定勝負
西區
(1) 金州勇士 (73-9) vs. (3) 奧克拉荷馬雷霆 (55-27)
* 需要加時決定勝負
NBA總決賽
(E1) 克里夫蘭騎士 (57-25) vs. (W1) 金州勇士(73-9)
* 需要加時決定勝負
NBA總決賽MVP
雷霸龍·詹姆士
|
---|
|
1940年代 | |
---|
1950年代 | |
---|
1960年代 | |
---|
1970年代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