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C數碼電台
DBC數碼電台全稱香港數碼廣播有限公司(英語:Digital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Hong Kong Limited,縮寫:DBC),前身為於2008年獲得香港政府發放AM聲音廣播牌照的雄濤廣播有限公司(英語:Wave Media Limited),是香港的一家商業廣播電台,也曾經是香港數碼聲音廣播最大營辦商。 DBC數碼電台最初由香港名嘴、前立法會議員鄭經翰創辦及兼任台長。現時大股東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黃楚標,董事會主席李國章教授、董事李少光、彭玉榮,行政總裁羅燦[1]。 電台曾於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期間停播,引發香港數碼廣播停播風波,於2013年1月28日復播後,由麥潤壽接棒成為台長,7條頻道中,數碼一台、數碼二台及數碼五台提供節目,四條頻道播放類型不同歌曲及音樂[2]。2013年9月16日DBC數碼電台七條頻道重新整合,並且分別命名為:「旗艦台」(數碼一台)、「新聞台」(數碼二台)、「財經台」(數碼三台)、「校園台」(數碼四台)、「笑融台」(數碼五台)、「音樂台」(數碼六台)及「戲曲台」(數碼七台),各台並設有即場DJ直播節目[3],並於同年12月20日舉行頻道正式廣播典禮。[4]。 2016年8月8日,電台宣佈由於香港數碼聲音廣播業務發展步伐未如理想,公司業務得不到廣告的支持,經股東及董事會議決,在同日早上知會政府交還聲音廣播牌照,而大部分員工將服務至9月7日,電台將按照牌照繼續安排廣播至局方批准停止服務為止。同年10月11日,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行會)批准,由10月15日起終止香港數碼廣播的數碼廣播牌照,同時電台停播[5]。 歷史前期雄濤廣播於2008年1月7日提交聲音廣播牌照的申請。香港政府於2008年7月9日公佈行政長官批准雄濤廣播的聲音廣播牌照申請[6],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原則上批准雄濤廣播有限公司申請設置一條24小時粵語AM電台頻道,提供多元化知識型節目,牌照有效期12年。雄濤廣播又主動承諾提供200萬元履約保證金,建立所需的傳輸網絡,以及在獲發牌照後2年內開展服務。[7]初時預計最快可於2009年第三季啟播[8]。該頻道將提供每日24小時粵語廣播服務,當中包括每星期30小時時事和財經新聞、20小時時事評論節目、28小時音樂節目,其餘時段會製作一些有關生活趣味及進修的節目。雄濤廣播計劃投資最多1億4千萬港元,初期投入3千9百萬港元建設基礎設施;而經營初期料虧損約6千9百萬港元,預計要在經營3年後才能達致收支平衡。雄濤廣播將使用一條調幅為AM810千赫的頻道,覆蓋整個香港。 2008年11月12日,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正式向鄭經翰等政商界人士創立的雄濤廣播有限公司(雄濤廣播)批出有效期為12年的牌照,以採用調幅(AM)810千赫頻率設置和提供一條新的電台頻道。 [9] 2009年10月,鄭經翰表示雄濤會使用數碼聲音廣播技術,會有7個台在11月開始試播,2010年11月可正式啟播。[10]同年12月,鄭經翰表示準備自家生產數碼收音機及會低價出售,和會送出不多於5000個的數碼廣播收音機給專線小巴或小輪,內容包括流行曲、古典音樂及粵曲等。這僅屬試播,所以暫不會播放任何有主持的新聞或烽煙節目,料最快要到2010年底才能正式投入全面數碼廣播,而雄濤亦已經向老前輩電視台新聞記者挖角,為成立體育財經傳訊頻道作準備。[11] 試播2009年12月11日至2010年7月19日,雄濤廣播使用220.352兆赫試行廣播,設有7條數碼頻道: 7條試播數碼頻道
Channel 1 : 數碼中文金曲台 (Hong Kong Legend) 2010年7月23日進入第二期測試階段,測試頻道的數量大幅增加至20條。頻道1為DAB制式,頻道2至20則為DAB+制式。該測試階段已於2010年11月15日結束。於同月,放棄於2008年獲發牌時批給的AM頻道。 20條試播數碼頻道
Channel 1 : Hong Kong Pop Chart 潮播香港 (DAB) 2010年11月29日,香港數碼廣播有限公司恢複數碼廣播技術測試,設有7條數碼頻道,直至2011年正式商業牌照發出後結束: 7條試播數碼頻道
Channel 1 : Chinese Picks 中文歌曲精選 2011年3月23日,DBC 香港數碼廣播有限公司開始為期六個月的第三階段聲音廣播技術測試,並由原來的220.352兆赫轉換到222.064兆赫的Band III 11D頻道繼續進行測試。[12]同年6月8日,香港的數碼聲音廣播籌備工作進入新階段,各電台將選定的頻道之組別編號,其中香港數碼廣播的編號為「0」,預計同年年底正式啟播。[13] 啟播2011年8月15日,數碼大歌台率先啟播,正式邁向香港廣播界歷史新一頁,首個直播節目為由湯正川主持的正係好音樂,於當晚9時起播出。[14] 2011年11月1日起,與電訊盈科合作,透過now寬頻電視傳送數碼大聲台(571頻道)、數碼大家台(572頻道)、數碼大錢台(573頻道)、數碼大晒台(574頻道)、數碼大同台(575頻道)、數碼大歌台(576頻道)及數碼大戲台(577頻道)。 2012年5月15日,數碼大聲台啟播[20],標誌着DBC七條頻道全部啟播。 香港數碼按牌照要求,以書面向政府表示於2012年9月21日正式啟播。[21] 停播風波股東爭議/政治打壓2012年8月3日,由於4名股東(黃楚標、李國寶、李國章、黃子欣)不願按原訂計畫注資5千萬,也不願出售股份或招股,圖令DBC被迫清盤,讓政府收回其廣播牌照。創辦人鄭經翰稱是受到中聯辦打壓[22],及後鄭經翰表示,梁振英亦可能涉及其中[23],而黃楚標在接受東方報業集團訪問時,則指出已經投資過億仍然未見成效,曾說過「你(記者)有無聽過我個台?」。又指鄭經翰高薪挖角,大花資金云云,故決定拒絕注資。但鄭經翰回應指,並非以高薪挖角,而是於節目廣告中對主持人分紅。 10月10日,行政總裁何國輝接受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訪問時補充,曾有其他人士願出價購入黃楚標的股份,但黃的條件是要終止鄭經翰與DBC廣播的全部合約,即台長職位與節目主持兩份合約,雙方因而談不攏。 停播及員工義播經一輪遣散,9月11日後數碼電台主持人及員工數目由若百人減至只餘下若40人。2012年10月9日傍晚5時52分左右數碼大聲台節目十級自由Phone直播由「大班」鄭經翰和何國輝宣佈DBC緊急董事會流會,同時宣佈DBC正常廣播於翌日下午5時終止,5時起至8時由餘下主持向聽眾告別,2012年10月10日晚上8時正之後正式停止所有節目。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於10月10日下午接獲涉及香港數碼於當晚八時後停止運作事宜的書面通知。[24] 鄭經翰於10月10日特備節目內表示,他與何國輝、夏佳理會以私人身分共同承擔員工於10月1日至10日的薪酬及遣散費。節目內亦提及,部份主持醞釀發起「義播雲天七日情」七天無薪義播。對此,鄭經翰表示有保留,因他認為宣佈停播後又復播會損害DBC的公信力,是日停播對他個人來說亦是一種解脫,但他會支持員工的決定[25]。2012年10月12日,數碼廣播以書面通知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將於10月15日恢復廣播。法律顧問鄭家富表示將按計劃與多名節目主持人,於15日起以無償方式義播7日[26],計畫中於10月19日至21日,義播行動會移師至添馬艦政府總部集會,要求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如處理近年亞洲電視股東爭議般介入調停。[27] 10月16日中午,即義播第二天,台長鄭經翰接獲黃楚標陣營發出的律師信,質疑義播會損害公司利益,員工在其後開始收拾物品準備。翌日下午,黃楚標向法庭申請接管令獲勝訴,公司於10月18日起由德勤會計師事務所接管[28],但法庭質疑終止義播會間接導致電台停牌[29]。 股東爭拗後期2012年12月12日,行政總裁何國輝發出聲明交代事情進展:
12月10日拍賣股份的方案提出後不久,黃楚標態度突然轉變,忽聯絡何國輝指願意收購鄭、何、夏三人之全部股份,並聘請鄭經翰及何國輝6個月作復播顧問。雙方協議定於12月31日簽署。 12月17日,由林旭華牽頭的「D100義播雲天90日」網絡電台廣播開始,務求延續DBC的廣播服務[30]。鄭經翰稱出售DBC股份後所得金額將投入D100網台,包括發展網絡收音機及電話收音機等收聽渠道。[31] 及至12月31日簽約前,黃楚標一方突然提出多一個條件,鄭經翰等人認為不合理,並指對方無誠意解決問題,數碼電台之股東爭拗遂未能解決,而D100則失去該筆資金。 2013年1月4日,雙方簽訂買賣合約,鄭經翰、何國輝及夏佳理將按比例共獲6400万回購金額,簽訂後鄭經翰指不會再在DBC開咪。 復播股東爭拗解決後,黃楚標成為最大股東,鄭經翰則全面退出自己一手創辦的DBC,而與股東黃楚標成交後即時取回投資DBC的半數本金,餘款在2013年底取回,鄭經翰說有關資金將會投放網台D100。 2013年1月8日,DBC 7條頻道恢復大氣廣播信號。新台長麥潤壽指,暫定1月11日復播第一、五、六及七台,後兩者以電腦自動播放金曲為主。麥繼續主持《星空再遇鐵達尼》。麥指尚在物色論政節目主持,「要有自己立場,但一定要中肯」。[32] 2013年1月11日,DBC 7條頻道開始分別播放不同歌曲及音樂。台長麥潤壽於節目官方專頁表示,一台及五台將於1月28日恢復節目。[2] 2013年1月28日,通訊局批准DBC的股份轉讓申請,同時決定就DBC在2012年10月21日至2013年1月11日中斷廣播服務違反牌照條款罰款20萬。[33] DBC電台同日以新口號「一個有心的電台」正式復播,並在復播儀式中公佈節目主持人選。 2013年1月28日,香港數碼廣播有限公司恢復數碼廣播,設有7條數碼頻道: 7條數碼頻道
DBC 數碼1台: 專業態度 為市民服務 同年9月16日,7條頻道重新定位及更換名稱。 7條數碼頻道
DBC 數碼1台 旗艦台:配合你的生活 日日為你導航 12月20日,7條頻道正式廣播。2014年3月31日,7條頻道重新登陸 NOW TV,並於原有的571-577頻道廣播;同年6月15日,7條頻道亦正式登陸香港有線電視501台,和 NOW 不同的是,7條頻道被置於7條聲道中,用戶以遙控器揀選對應的聲道,便能接收不同頻道的訊號。 2014年9月10日,旗艦台、新聞台及財經台遷至灣仔電訊大廈,並耗資近5,000萬元,興建多媒體中心,錄音、錄像及播放設施,質素媲美電視台之製作規格。錄音室的主要指標噪音等級(NR RATING)要求一般是NR25或更高,而DBC數碼電台多媒體中心直播室之指標能低至NR20,質素高於其他同業。至於另一技術指標殘響時間(Reverberation Time),此多媒體中心亦有效地控制在0.2秒或以下,進一步提升音響的質素。 同日,金曲台更名為音樂台;而戲曲台亦會於9月14日開始直播賽馬。 9月15日,座落於電訊大廈的全新多媒體中心正式全面投入服務,旗艦台、新聞台及財經台移師灣仔多媒體中心。 11月8日,進行了新一次的大配模節目改動,加強時政、音樂、消閒、校園類節目,並有多名星級主持加盟。 2015年2月2日,推出會員專區,登記成為會員即可免費重溫節目。 DBC數碼電台其餘幾個頻道之直播室將於2015年9月搬到灣仔電訊大廈的另一樓層。 10月21日,宣布精簡架構,並裁減三成員工,將資源集中到數碼1至3台及dbc TV業務。新聞部裁減約30人,只餘下9人進行每小時的新聞簡報,並終止外勤採訪。 數碼2台在11月16日起轉型為年輕人潮流資訊頻道。[34] 2015年11月15日起,頻道架構重整,各頻道作出以下更動:
2016年2月18日,李居明在新光中國成立記者會中,宣佈和DBC簽訂合約,在2月29日起逢星期一至五中午時段,於數碼7台播放新節目《戲曲一周》,介紹中國戲曲文化資訊[35]。此節目(6月20日第81集起更名為《大新光圈》)是數碼7台現時唯一的主持人節目。 4月9日起,數碼4台有限度恢復主持人節目,推出有關本地獨立音樂的節目《獨立包裝》[36],逢星期六播出。翌日,週日節目《森木林》啟播(已於5月15日播出最後一集)。 8月8日,DBC數碼電台早上知會政府交還數碼聲音廣播牌照,表示由於本港數碼聲音廣播業務發展步伐未如理想,公司業務得不到廣告的支持,經股東及董事會議決交還聲音廣播牌照,而大部分員工將服務至9月7日。 9月8日開始,經通訊局批准,DBC數碼電台所有頻道改為重播過往電台節目或播放音樂,其七條頻道都不會播放政府宣傳聲帶及通訊局宣傳材料[37]。而播放安排為一台旗艦台、三台財經台聯播,二台me2獨立播放,四台華語歌曲台、五台笑融台、六台音樂台、七台戲曲台聯播,電台將按照牌照繼續安排廣播至局方批准停止服務為止。網頁方面,以往的新聞財經版面以及視像直播等被移除,只保留節目表、DBC博客、聲音直播及過往節目重溫等頁面。同日起dbcTV1及dbcTV3暫停服務。 爭議雄濤廣播在申請聲音廣播牌照時,曾經表明「計劃採用『多路傳輸』系統和共用發射天線方式傳送服務,避免建造一座新的發射站的需要」,並稱「預計沒有進行建築工程的需要」。不過雄濤廣播後來改變主意,於2008年9月計劃在坪洲東南部的手指山,興建一座新的發射站。這引起了坪洲居民強烈不滿,爭取停止該項工程[38]。雄濤廣播解釋,因為現時的商營電台不願讓雄濤共用發射天線,所以才需要新發射站。最後,雄濤廣播決定改為使用數碼廣播,平息這場爭議。 公司架構股東
股權變動
董事會管理層旗下頻道數碼一台旗艦台
數碼二台me2
數碼三台財經台
數碼四台華語歌曲台
數碼五台笑融台
數碼六台音樂台
數碼七台戲曲台
DBC TV1
DBC TV3
前任節目主持旗艦台
Me 2
財經台
華語歌曲台
音樂台
戲曲台
已離職節目主持已離職節目主持
參考資料维基新闻中的相关報導:香港行政會議批准鄭經翰電台牌照申請
參見外部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