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應用機XML應用機是一种专用的计算机系統(或稱:伺服器),它专门用来处理其它计算机系統之间的XML消息的交换,其功能有XML消息的加速、加密、路由、整合、轉換、交換等。与之相對的通用计算机系统(伺服器)則可以完成多种不同的任务,而非只具有某些特定的功能。 XML應用機的用戶主要為企業或機關單位,特別是在大型的企業或機關,以及經常與內外多方進行電子訊息聯繫、交換的企業或機關,這類型的用戶近年來為了強化資訊軟體與訊息的整合、交換,紛紛規劃與佈建服務導向架構(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資訊環境,而XML應用機能夠使SOA環境的建立及營運更加精省及效率。 此外,XML應用機也與其他伺服應用機(Server Appliance)相同,具有易於安裝佈建、易於組態配置、易於維護管理等特性。另外為了使特定工作獲得更專精強化的表現,通常在機內組件中用上特有的軟硬體設計。 發展歷史第一代(1999年)第一代的XML應用機約在1999年開始,由DataPower公司的兩組工程師團隊各自負責一種應用取向的機型,第一組團隊專注在如何進行大量的XML轉換(XML轉換團隊),第二組團隊則專注在如何讓XML的處理、加密等程序能更快執行(XML處理團隊)。 XML轉換團隊運用了特別的軟體及特殊應用積體電路,使轉換效率比「一般用途性的伺服器再搭配相同功效的軟體執行」還快上一百倍。而買主方面,初期以具有大量電子商務(e-Commerce)交易、執行需求的網站業者為多,如雅虎(Yahoo!)、亞馬遜公司(Amazon.com)等。而XML處理團隊則針對XML加密及整合進行高度最佳化的設計,XML加密及整合能適用在較多領域及層面。 在投入業者方面,早期主要有DataPower公司、Reactivity公司(Reactivity, Inc.)、Layer 7科技公司(Layer 7 Technologies)、以及Sarvega公司(Sarvega)。其中Sarvega公司於2005年8月由英特爾公司(Intel)所收購,而DataPower公司亦於2005年10月由IBM公司收購,剛收購時以IBM DataPower之名持續推行,之後於2006年5月改名成IBM WebSphere DataPower SOA Appliance,歸編到已推行多年的IBM WebSphere系列中。 第二代(2003年)約從2003年開始XML應用機進入了第二代的發展,促使世代提升的主要原因與需求有二,一是有愈來愈多的電腦需要在公眾網路上以SOAP協定進行XML訊息交換,由於公眾網路的安全防護性低,在此環境下傳送XML訊息必須對機密內容、重要過程進行防護,對此必須加入加密、數位簽章以及預防服務阻斷性攻擊等安全機制。 另一個原因是上述這些安全機制與交換工作,若是用純軟體式的電腦系統來執行則會耗佔相當多的時間,且這些交換也通常是企業或機關的重要商務或營運,因此必須盡可能爭取運作的時效性,能多節省時間也就意味著有更多的機會去爭取更多的商機及交易。此等條件與需求促使了用戶對專屬型執行機器的倚賴,特別是用戶期望新一代的XML應用機能運用WS-Security這項安全標準為傳輸內容進行預先性的封包化,使安全性與交換標準性兩者都能獲得兼顧。 更簡單地說,第一代以XML運算為重點,第二代則以XML通訊為重點。運算主要是如何達到更快速、更大量的執行處理;交換則是如何更安全、更速省地完成交換傳輸。 共通特點雖然近年來因市場的看好而有多家業者投入XML加速系統的市場,然而無論各業者間的技術、經驗、規模等差異為何,其所研製出的XML應用機都具有幾項共通相近的訴求特性:
取向類型嚴格而論XML應用機只是個泛稱,泛指各種能對XML進行專精化執行的設備硬體,而投入此類研製的業者則進一步對這些設備硬體以專精的功效取向為區別而分別給予專業的類型稱呼,以下是幾種常見的類稱:
投入業者
相关条目
外部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