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share facebook share twitter share wa share telegram print page

 

上梧村

上梧村是中国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

上梧村
Shàng wú cūn(汉语拼音
坐标:25°26'19.8"N 119°05'34.7"E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级行政区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
村级区划单位数上俞、度下、梧郊、
面积
 • 总计1.5 平方公里(0.6 平方英里)
人口
 • 總計2,885人
 • 密度1,923人/平方公里(4,981人/平方英里)
时区北京时间UTC+8
行政区划代码350303101206 111
邮政编码351100
电话区号+86 (0)0594
毗邻集奎村、洋尾村、镇前村、江尾村、

上梧村位于白塘湖[1]西北侧。是白塘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省道201线[2]贯穿本辖区。全村现有耕地220亩,主要经济收入靠历史遗传的豆腐加工业,是一个人多地少的村,农村经济收入以加工业和建筑业为主。

行政区划

上梧村下辖3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

3个自然村:上俞、度下、梧郊。

地图

交通

  •  福建省道201线[2]

上俞自然村

现称上梧村上俞,古称榆溪境。属白旗。北邻集奎村[3]后亭,南邻上梧村[4]梧郊,东邻洋尾村[5]李角、集奎村[3]后亭,西邻上梧村[4]度下、集奎村后亭。紧邻白塘湖[1]公园。境内宫庙约有九座,其中两座三一教宫庙;两座佛教宫庙;五座本土信仰宫庙。

上俞人口大约1000多人,主要姓氏为两个大姓,等小姓。旧时主要生计以制作豆豉,外出务工。境内有同治民国时期的石碑留存在村里。俞姓是主要的姓氏群体,有约70户及300多人。其次的姓氏群体是喻姓,有约158多人。俞从莆田土头搬到上俞,他们有东西部两个支系,东部分支大约有48户176多人,西部分支有46户210多人。有一个共同的祠堂。西部分支原有祠堂,现已拆毁。蒋姓约46户174人。其他姓氏陈、刘、郑、戴、约74户401多人。

旧时上俞七境同盟。该联盟的控制范围是上俞度口铺(警察/防卫队)和孝义里、直街大埕铺。明代上俞、大西埕两村分离。清代度口村(现称集奎村[3]后亭)与上俞脱离。现在,这些村庄被上梧行政村和集奎[3]行政村管理。晚清各旗同盟中,上俞七境同盟是白旗联盟的一部分。上俞七境同盟现已不复存在。

传统文化

榆溪境境内每年元宵赐福为农历正月十七、十八两日。

迎福宫位于上俞,是上俞七境同盟主殿。主神是慈济真君。以前的每年元宵节神像都会被带到每个联盟的村庄。这些集体游行因为特殊的原因尚未恢复。

文革前,境内有龙舟(船),文革期间境内龙舟(船)被毁,现存“龙头”、部分“龙脖”。二零一九年下半年境内善男信女出资募捐重建龙舟(船)。上俞(榆溪境)在白塘湖划龙舟(船)的习俗得以恢复。

村落建筑

  • 慧林亭

位于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上梧村上俞260号。佛教场所。建造年代清代-现今。

中坛主祀千手观音,左坛祀韦陀菩萨,右坛祀伽蓝菩萨,左右墙壁处祀十八罗汉

上俞慧林亭,《莆田县宗教志》记载:“观音亭,在上梧村清代初年创建”。现存观音亭史迹“拜石”,铭文“雍正元年立”。亭匾“慧林”二字,据考证,为清康熙丁酉举人何白书迹。

  • 中一堂

位于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上梧村上俞。三一教场所。建造年代?[6]-现今。

中坛祀三一教主,左坛祀齐天大圣,右坛祀田公元帅,左右壁画处祀皂隶

  • 玉兴堂

位于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上梧村上俞。本土信仰宗教场所。建造年代?[6]-现今。

中坛祀田公元帅、护法风、火二童,左坛祀白牙大将[7],右坛称“受福社”祀尊主明王、后土夫人[8],左右壁画处祀皂隶。玉兴堂原本是受福社的祭坛,属于少数姓氏族群。

宫中头灯竖排红字将田公元帅写作“辛公大人”张公圣君[9]写作“乌公大人”。

  • 双成堂

位于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上梧村上俞。三一教场所。建造年代清代-现今。

中坛祀三一教主,左坛祀田公元帅,右坛祀韦陀菩萨,左右壁画处祀皂隶

  • 西兴社

位于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上梧村上俞。本土信仰宗教场所。建造年代?-现今。

中坛祀尊主明王、后土夫人[8],左坛祀福德正神,右坛祀齐天大圣,左右壁画处祀皂隶。属于蒋姓祭坛。

  • 迎福宫

位于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上梧村上俞,紧临迎福寺。本土信仰宗教场所。建造年代明代-现今。1995年重建,现宫宇三间宽,二进歇山顶,前廊开三大门,木板为墙肚,通体漆红,墙裙以平面条石砌成,廊两侧墙设小神龛。下厅较长,三对柱支撑,大门进置公案与前后香桌,墙绘八班[10]图像。下厅右侧设小神龛,祀一只神龙。上下厅之间以平顶相连接,中间置天井,天井之上立柱建亭阁式屋顶翘角飞檐。天井四角落各立一石柱,其余均为木柱。上厅以后一对柱为干,嵌落地护栏,厅后设三大帐,梁上掛“慈惠济世”、“求必应[11]”、“保安康”,中间前掛“显迹常山”顾,上厅前置将军帐。宫内上下厅及两廊掛满垂帘珠灯,整齐美观。中坛中帐祀保生大帝张公圣君[9]、杨公元帅[12]、刘公元帅[13]哪吒太子,左坛祀太乙仙姑[14],右坛祀尊主明王、后土夫人[8],墙绘四大天王像,左面墙壁处靠经门旁边祀有协虎将军,左右壁画处祀皂隶

相传郑成功准备收复台湾时,他的军队为了造船拆毁了寺庙。后来在台湾也建造了一座迎福宫。

  • 迎福寺

位于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上梧村上俞,紧临迎福宫。佛教场所。建造年代?[6]-现今。中坛祀准提佛母,左坛祀韦陀菩萨,右坛祀伽蓝菩萨如来佛祖在迎福寺供奉位置未知。迎福寺原为祈雨寺,为周围二十四个村子求雨。

  • 振兴宫

位于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上梧村上俞,建造年代?[6]-现今,建筑是内嵌在迎福寺,整体面积较小。本土信仰宗教场所。中坛祀慈济真君,左坛祀田公元帅,右坛祀齐天大圣,左侧墙壁槽内供奉天上圣母,右侧墙壁槽内供奉未知姓氏的爷和大爷二爷,两侧墙壁均有童子、皂隶[10]壁画。

  • 树德祠

位于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上梧村上俞。本土信仰宗教场所。建造年代明代-现今。主祀蔡公、太虚普明、王母娘娘天上圣母观音大士。属于关门教。

明代福建创建的第一座金堂教总堂。在莆田有分堂130多处,后又传教台湾。据《莆田县宗教志》载∶树德堂信奉莆田蔡阿公教,又称金堂教,为佛教分支,男女聚会吃斋。明万历年间永平府顺圣县人王左塘,太灵(太虚)所立。四祖蔡文举(莆田人,称蔡阿公)、清圣祖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蔡文举曾孙蔡权传金堂教去台湾。蔡文举,莆田孝户人(今涵江镇前宁海桥北),久在浙江温州经商(传明代贩运兴化桂元、糖往江浙—带出售),加入当地人姚文宇的龙华教,后改入金堂教。

蔡文举与同乡陈直斋传金堂教来莆田,于上俞自然村创建福建省第一座金堂教总堂。蔡于其族亲中收徒10人,称“蔡公(教)十大房头”。据说原来规模很大,有9座建筑物,今残存外门及第一进房屋蔡宅顶,称树德堂,现匾挂树德祠。堂主蔡姓世传。金堂教教徒严遵秘密教规,堂外大门紧闭,非教徒不得随意进入,造成外人—向错猜为反清复明的秘密地下组织。

  • 古官道

建造年代?-现今

  • 榆溪桥

位于上梧上俞村南。建造年代?-现今,清同治十年(1871年) 重建,民国2年(1913年)重修,石梁,长23米,宽2.42米,筏形墩,3孔,桥北有清代建筑桥楼1座。

  • 圣妃埭

圣妃埭坐落于今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上梧村上俞,建造年代?-现今。通体为石质的特殊建筑,古时用途为船只通行的安全航标,现为村落地标。下文引用的是上梧村上俞当地村民为圣妃埭撰写的相关故事。文中部分段落和词语有删减修改。

圣妃埭的传说

2022年初(正月十八日)大地回春,春光明媚之季。 莆田市文史,文物有关专家吴国柱等人,心潮澎湃地为文化遗产的韵味所在,辛垦地来到白塘上俞村,寻找我村古文化之处——圣妃埭。 己来几次寻找不到此地之名景,恰巧地接到上俞村村民喻星光的讲述汇报,并考察论证证实圣妃埭的地基正是榆溪境上俞村落的航标塔。塔顶上,特有石雕由朝廷树立授匾牌作惦念。

  南宋(公元1127年),宋高宗赵构执政时期,兴化湾显化着:“沉七洲,浮兴化(蒲田)”的历史真实、现实的传说。海纳百川地立铸木兰溪,接府址由新县处搬迁,往蒲田,又名兴化府(蒲田)。而大兴土木,围滩造田,川流不息。

  木兰溪,起源于木兰村,分南北洋方,南面方自木兰村至黄石镇的海滨村,遮浪村、东甲村临海之筑镇海滩埭(堤)造田,北面方木兰村至镇前村。 洋尾村、上梧村上俞(榆溪境)、集奎海滩,筑埭(堤),造田。其南北规模十分宏观,感动了朝廷,定在今上梧村上俞(榆溪境)埭旁,与后亭埭旁相依海滩河道链接。为船只航行安全标志,而建一座航标之塔。并命名“圣化地“碑志,广为流传。

  元朝(1341年),至正年兴化府内又兴起向外滩筑埭(堤)造田,并呈成村庄,名:下坝里廿四村(三八片),就是当今村落。圣纪塔确系考证证实;先有“圣妃塔”后有“下坝里廿四村”。

  圣妃塔。经过朝代和历史的变迁,历史居久。立务标树着兴化大地几经波澜的时代和人杰地灵。值得深入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非常有价值和纪念意义。

白塘镇上俞村(榆溪境)村民

作者:雨来

2022年4月16日

佛塔灌水泥地捐资功德名榜 农历2022年3月12日(2022年4月12日)
姓名 缘金 姓名 缘金
蒋文山 650元(¥) 张银凤 100元(¥)
俞晓阳 600元(¥) 南程 吓丽 100元(¥)
俞玉荣 555元(¥) 哆头仔 100元(¥)
喻文芳 500元(¥) 俞志明 100元(¥)
上俞弟子 300元(¥) 俞金辉 100元(¥)
喻国荣 200元(¥) 俞细南 100元(¥)
蒋吓珍 200元(¥) 陈振章 100元(¥)
洋尾 黄文清 200元(¥) 郭玉凤 100元(¥)
喻过海 100元(¥) 俞金海 100元(¥)
喻礼贤 100元(¥) 喻金地 100元(¥)
俞云妹 100元(¥) 俞金雄 50元(¥)
俞吓静 100元(¥) 俞金武 50元(¥)
喻朝英 100元(¥) 俞金象 50元(¥)
  • 西福祖社

位于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上梧村上俞,紧邻中一堂。建造年代?-现今,本土信仰宗教场所。属于姓。主神是尊主明王、后土夫人。

  • 俞氏宗祠

位于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上梧村上俞。宗族祠堂。建造年代明代-现今。

属于姓。供奉俞氏先祖。

唐高宗时期,俞氏入闽。上俞建有俞氏宗祠,堂号“流水堂”。史上有二座,现仅存一座,一村一姓二祠堂,属少见。虽经历史风雨沧桑巨变,但古貌犹存。古祠堂座北朝南,前有朝山(壶公山),大门面对白塘湖的西偏角,湖似宝镜,俗称“福气偏心照我”。古建筑为砖木结构,飞檐翘角。屋置天井,俗称有“天空一角”,“四水归堂”,“肥水不外流”之说。有前厅、正厅,史上为礼仪往来之用。前厅左右各有偏房一间,现已不存。

  • 喻氏宗祠

位于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上梧村上俞555号。宗族祠堂。建造年代?-现今。属于姓。供奉喻氏先祖。建筑左侧有喻氏旧宗祠,目前旧宗祠用来存放龙舟。

度下自然村

现称上梧村度下,古称西亭境。属黑旗。

传统文化

境内有龙舟(船)二艘

村落建筑

暂时未知

梧郊自然村

现称上梧村梧郊,古称梧郊境,另称“墓兜”。属红旗。

传统文化

境内有龙舟(船)五艘。其中一艘捐赠于莆田市博物馆。

村落建筑

暂时未知

参考资料

  1. 莆田市涵江区人民政府涵江区白塘镇政府信息公开[失效連結]
  2. 古文化丰富的上俞村莆田文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莆田城事] 涵江区白塘镇上梧,迎福植福落成庆典
  4. 地道风物丨上梧村 捻上一抹烟火,便是上梧一种情愫
  5.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上梧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考文献

  1. 《莆田县宗教志》
  2. 《Ritual Alliances of the Putian Plain》Ritual Alliances of the Putian Plain, Volume 2  A Survey of Village Temples and Ritual Activities


  1. ^ 1.0 1.1 莆田白塘湖,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湖,也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白塘秋月”胜景的所在地,景区占地2.4平方公里,位于涵江区南郊约2公里处,省道涵黄公路东侧,亘跨白塘湖上梧、洋尾、镇前三镜,交通极为便利。 白塘湖景区自然风光优美,文化积淀深厚,文物内涵丰富,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众多景观与抗金名将李富、民族英雄文天祥、戚继光等历史名人有关,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整个景区与向南不远的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宁海初日”和“梅妃故里”构成了众多景点连片,极具观赏价值的旅游胜地。
  2. ^ 2.0 2.1 福建省道201线起于宁德蕉城漳湾,终于漳州东山县城关(简称漳东线),途经宁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和漳州6个设区市以及漳州开发区,经过蕉城等25个县(市、区),是“八纵九横”省道中路线最长的省道,集港口交通集疏运、临港工业集聚、沿海土地综合开发、国防交通战备、防洪防潮减灾及旅游观光等六大功能于一体。 省道S201线路段(自北向南):宁德漳湾—罗源鉴江—连江官头—福州琅岐—长乐漳港—福清江阴—莆田秀屿—仙游枫亭—肖厝—惠安辋川—泉州—石狮水头—晋江围头—南安石井—厦门—龙海港尾。
  3. ^ 3.0 3.1 3.2 3.3 集奎村下辖四个自然村,分别为集奎、岱埕、后亭、西湖。村民总户数968户,总人口3758人,其中男性人口1809人,女性人口1949人。本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90亩。本村党总支部设一个,分集奎,岱埕,西湖、后亭三个党支部,党员总人数158人。 集奎村与陈桥村、埭里村、洋尾村、安仁村、上梧村、镇江村、周墩村、显应村、镇前村、南埕村、江尾村、柯塘村、后宫村、双福村相邻。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村名单,集奎村榜上有名。 集奎新桥位于涵江区白塘镇集奎村,类别为古建筑。 集奎新桥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南至集奎桥头观音亭,西北至新桥头路中心。 集奎村:集奎村下辖四个自然村,分别为集奎、岱埕、后亭、西湖。村民总户数968户,总人口3758人,其中男性人口1809人,女性人口1949人。本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90亩。本村党总支部设一个,分集奎,岱埕,西湖、后亭三个党支部,党员总人数158人。
  4. ^ 4.0 4.1 我村位于白塘湖西北侧,白塘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省道201线贯穿本辖区。全村共有三个自然村,分别为上俞、梧郊和度下。同时,全村由七个村民小组组成,是一个人多地少的村,农村经济收入以加工业和建筑业为主。 我村两委共有7人,党支部成员5人,村委会成员6人,是交叉职务。全村共有656户,总人口2885人,面积约1.5平方公里,现有劳动力1138人,党员数98人,按三个自然村分为三个党员小组。全村从事第一产业182人,第二、三产业893人。全村现有耕地220亩,主要经济收入靠历史遗传的豆腐加工业,其占全村经济收入的30%,竹编加工业占20%,第三产业占20%,靠农业和养殖业为生的占10%,其他收入占20%。 上梧村与镇江村、安仁村、洋尾村、周墩村、陈桥村、显应村、镇前村、集奎村、南埕村、埭里村、江尾村、柯塘村、后宫村、双福村相邻。
  5. ^ 洋尾村是宋朝爱国将领、兴化大慈善家李富的故居。由李富开创的白唐李氏文化渊源流长,洋尾村也因之于2003年被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该村中的李富纪念馆于2005年被定为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洋尾村是宋朝爱国将领、兴化大慈善家李富的故居。 由李富开创的白唐李氏文化渊源流长,洋尾村也因之于由宋朝爱国将领、兴化首位大慈善家李富开创的白塘李氏文化渊源流长,洋尾村也因之成为我市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千年来,白塘李氏的子孙已遍及海内外,其中不乏商界巨子、社会名流。虽然时代不同,但李富所具备的爱国爱乡、造福桑梓、乐善好施的优良品格,仍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进一步发扬光大。洋尾村以文化为契机,保护好、弘扬好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以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开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突出闻名于世的历史名人还有:黄桂(1190-1255)字云卿,号春深,晚号荐藻。福州侯官道山人,福州道山黄氏始祖、御史中丞赠司徒谥忠义黄碣之裔。其父黄邦彦。本族黄公举、兄黄顺卿宋嘉定戊辰年进士官诰院主管。始赐宋嘉泰壬戌年武举出身,宋嘉定戊辰年进士登第三(探花及第),官至太常少卿。南宋庆元六年三月致仕回祖顾老,耋居莆田白塘洋尾。 地处白塘湖畔的洋尾古村落,古村落最早形成于唐代,是李氏族人聚居的一个古老村落,2003年被列为莆田市第一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走在洋尾村村道上,随处可见古色古香的建筑,有些保存完好,有些已得到修缮。白塘李氏宗亲会会长李金星介绍说,在这个古村落,不仅有大量牌坊、石碑等姓氏文物,还有李富祠、李氏大宗祠、州牧祠、祁阳祠四座古祠堂。这是李氏盛产官员的见证,自宋至清有进士98名,举人62名,职官216名。 据记载,唐高宗时,皇室江国安王李元祥之子李皎为避武则天迫害,逃难到福建南安。宋真宗时,李元祥第十四世孙李伯玉自南安迁到莆田洋尾。又传到安王第十八世孙李富,李富为南宋时期抗金爱国将领,为莆田著名的五贤之一。 据记载,洋尾曾有过7座牌坊,在李角自然村,有三座古坊至今保存完好,分别是佥判第坊、白塘科第坊和柏府归荣坊。 这三座坊均坐落在白塘湖畔。佥判第坊建于宋代,系李富次子、承直郎惠州佥判李廷耀所建,砖木仿楼阁式结构,穿斗歇山顶,两边墀头建有两阙(墙头厝)的假墀,古色古香。建于明代的柏府归荣坊,现存为原始建筑,横跨于古官道上,抬梁式,悬山顶。 始建于明代的白塘科第坊为土木结构,雄伟壮观,坐落在白塘湖岸边。白塘科第坊的梁枋上,刻录着密密麻麻的李氏后人名字和官职。村民李先生说,凡是被刻录在白塘科第坊上的先人都是有功名成就的。
  6. ^ 6.0 6.1 6.2 6.3 不详
  7. ^ 在田公元帅下凡途中,他收伏了灵牙将军(白牙大将)。在赴考路上,他又先后收伏了金鸡、玉犬和风、火二童。
  8. ^ 8.0 8.1 8.2 尊主明王是社神,据《莆田县宗教志》记载:“社神在我国古代与稷神并列成国家、粮食的象征。社神有社公与神婆,一般是在一起供,偶有单独供的,在文化里神名讲究四字为真,如土地公叫福德正神,社神便叫尊主明王,通常认为是明朝朱元璋以后,一种意见认为,因为朱元璋最早混过明教,所以要求全国百庄社里,所供奉的社神,其来源很有可能就是明教的主神明王或是明尊。 后土夫人一般指后土娘娘,又称後土。源于母系社会自然崇拜中的土地与女性崇拜。全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是道教尊神四御或六御中的第四位天帝,她掌阴阳,育万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相传她是最早的地上之王。后与主持天界的皇天大帝昊天相配合,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
  9. ^ 9.0 9.1 张圣君,又称张圣者,号慈观,道教闾山派道士,被明正德皇帝敕封为“法主神号”。张圣者确有其人,于宋天圣二年(1024年)农历七月廿三出生在福建省永泰县嵩口镇月洲村。据《张氏世谱》记载,张慈观是随王审知入闽始祖张睦第13世玄孙。张慈观的童年和少年都在苦难中度过,四岁丧父,后随母改嫁到盘谷乡连厝林里(今福坪村)的连姓人家为继子。七、八岁时,因家境贫寒,继父让他去放牛,十二、三岁时,以砍伐锄柄谋生,所以当地人叫他张锄柄。十八岁那年,他上闾山学法,修炼武功,决心扶正祛邪,救世救民。 张公圣君,监雷御史,五雷法主,荡魔将军、张圣君,张圣公、张圣者、法主公,俗称张公,为福建省福州,莆仙一带民间所笃信的神明之一,因他的悬壶济世,一般道士都会祭拜。
  10. ^ 10.0 10.1 “皂隶”顶插五色纸丝花,头戴各式狰狞獠牙面具,有红、蓝、青、黑等颜色。手执竹仗,穿黑衣红裤,腰系红布条,腿托绑带,足蹬草鞋,气势威猛。
  11. ^ 意思是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出自《夜谭随录·崔秀才》。
  12. ^ 杨元帅,中国民间信仰的神仙之一。东岳十太保中还有一位杨元帅。杨元帅名叫杨彪,因他出生时,“邻惊喊有飞虎至”,故起名为“彪”。“彪”有“虎”之意。《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五。 据说杨彪本是汉代廷尉,即中央政府中执掌刑狱的高级官员。他性情和顺,判案公正。有个盗窃主人玩物的,皇帝想定他死罪,但杨彪按律条定了他盗窃罪,依法判处。他的一个老朋友触犯了法律,给了杨彪千金“好处费”请他高抬贵手,杨彪面对重金连眼睛也不眨一眨,对老朋友说:“你这是把我推进脏水坑,让我和你一块挨骂!”坚决分文不收。他对朝廷中的那些受宠大臣犯法的决不手软,就是皇帝求情也不行。 杨彪死后被上帝封为地神。做为东岳十太保之一的阴帅,“察人鬼,断凶顽,校牛头马首之类,剖岩林水国之藏,无不可者。”
  13. ^ 刘公元帅是一个法脉的法主,一般称为刘法主,凡是道法高明的法主,通常都被称为法主公,曾经是个僧人,曾参雪峰义存,义存为之剃发为头陀,赐法讳志达,所以又名叫刘志达。后来苦行修道,入闾山修炼道术,半僧半道。传说中因为唐武宗时期贴榜征贤治理顺昌县蛟龙及猛虎,刘志达去将其解决,得到了百姓赞誉,他与龚志道、杨志远两人,在一些地方也被共称为三佛祖师。
  14. ^ 民间传说北宋时,福建鄞姓先祖鄞平山生有四男一女,女儿俗名“阿乙”,平时沉默寡言,但勤劳能干,常常干完农活家务之后,就上山去采药,为他人治病,分文不取,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民间医生。阿乙擅长妇幼科,拯救了无数妇幼的生命。传说,宋太后患乳疽,四方求医无效,而经她治疗,顽疾痊愈。皇帝大喜,敕封她为“太乙仙姑”。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