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丘脑 (英語:hypothalamus )又称下视丘 、丘脑下部 ,是位于丘脑 腹侧属于间脑 的脑组织。下丘脑有合成和分泌各种神经激素 的神经核团,参与调节机体代谢、应激反应及其他自主神经系统 活动;也是调节内脏活动、内分泌功能和情绪行为等的中枢。英语 hypothalamus 源自古希腊语 ὑπό(hupó )下(under)之义,加上 θάλαμος(thálamos )腔室(chamber)之义,此因丘脑中央有第三脑室 。
下丘脑被第三脑室分成左、右两半,其区域包括间脑 腹侧的大部分区域,通过腦下垂體 连接神经系统 和内分泌系统 ;在人体中,它和杏核的大小相当。通常将下丘脑从前向后分为四个区:视前区、视上区、结节区和乳头体区[ 1] [ 2] 。视前区在视交叉前缘和前连合之间,内含视前核;视上区在视交叉上方,内含视交叉上核、视上核、室旁核及下丘脑前核;结节区则含下丘脑弓状核、腹内侧核、背内侧核;乳头体区含下丘脑后核、乳头体核。
下視丘位於腦的底部,具調節體溫 、血糖 、水平衡 、脂肪代謝 、攝食習慣 、睡眠、性行為、情緒、荷爾蒙(例如:腎上腺素 及皮質醇 )以及自律神經系統的作用。它接收從自律神經系統 而來的訊號,並決定相應的行動。當人類遇到恐懼或興奮的事情,身體的自律神經系統會向視丘下部腺體發出訊號,從而使身體加速心跳和呼吸、瞳孔 擴張,並增加血液流量,以使身體能夠及時作出相應的行動。雖然它在身體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但它的體積只有整個腦部不足1%的空間。
下視丘能通过下述三种途径对机体进行调节:
由下視丘神經核发出的下行传导纖維到达脑干和脊髓的自律神经中枢,再通过自律神经调节内脏與許多身體活动;[ 3]
下丘脑的视前核和室旁核发出的纤维构成下視丘-腦垂體徑到达腦垂体神经部,两核分泌的血管加压素(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沿着此纖維流到腦垂體後葉(神經性垂體)内贮存,需要时在神经调节下释放入血液循环;[ 4]
下丘脑分泌多种多肽类神经激素对腦垂體前葉(分泌性垂體)的分泌起特异性刺激作用或抑制作用,称为释放激素或抑制释放激素。[ 3]
位置
下丘脑内的下丘脑核(涂色者)与周围脑部构造相对位置
结构
下丘脑是由不同的核团以及解剖学上不同的区域组成的结构。它存在于所有脊椎动物 的神经系统 中。在哺乳动物 的下丘脑中,室旁核 的大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细胞 和视上核 产生神经垂体激素,即催产素 和抗利尿激素 。 这些激素被释放到垂体 后叶的血液中。[ 5] 室旁核中的小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细胞 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和其他激素进入垂体门静脉系统 ,进而扩散到垂体前叶。
下丘脑核(核团)
下丘脑的这些核团统称下丘脑核(hypothalamic nuclei)
(Ep: ependymocytes; AN: arcuate nucleus; VMN: ventromedial nucleus; DMN: dorsomedial nucleus; PVN: periventricular nucleus; DHA: dorsal hypothalamic area; PFA: perifornical area; LHA: lateral hypothalamic area; SCN: 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ON: supraoptic nucleus; POA: preoptic area; MB: mammillary bodies; ME: median eminence; III‐V: third ventricle)
部位
区
核团
功能
前部
视前区
视前核
体温调节
中间区
视前内侧核
调节腺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
包括性双态神经核(可以调节GnRH)
体温调节
视上核
调节抗利尿激素
调节催产素
室旁核
调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调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调节催产素
调节抗利尿激素
调节生长抑素
觉醒
前核
体温调节
喘气
调节汗液分泌
抑制促甲状腺素的分泌
视交叉上核
昼夜节律
外侧区
外侧核
参见外侧下丘脑 ——投射到整个大脑和脊髓的食欲素 神经元的主要来源
漏斗部
(应该对应中部)
中间区
背内侧核
血压
心率
胃肠道刺激
腹内侧核
满足感
调控神经内分泌
弓状核(人类又称漏斗核)
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进食
多巴胺调节的催乳素抑制
外侧区
外侧核
参见外侧下丘脑 ——投射到整个大脑和脊髓的食欲素 神经元的主要来源
外侧漏斗核
后部
中间区
乳头体核(乳状体 的一部分)
记忆
后核
升血压
扩瞳
颤栗
调节抗利尿激素
外侧区
外侧核
参见外侧下丘脑 ——投射到整个大脑和脊髓的食欲素 神经元的主要来源
结节乳头核
觉醒
进食和能量平衡
学习
记忆
睡眠
功能
释放激素
人类头部和颈部的分泌腺及其对应激素
下丘脑具有内分泌 功能,最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反馈调节控制各个器官和腺体的垂体前叶 。释放激素 产生于下丘脑中心,然后沿着轴突 运往要么正中隆起 或垂体后叶 ,并在那里按需储存和释放。
腦下垂體前葉
在下丘脑-垂体结构中,释放激素由此处释放。此处的释放激素从正中隆起 (下丘脑的延伸部分)释放并进入垂体门系统 (Hypophyseal portal system)。
其它从正中隆起分泌其他激素包括抗利尿激素 (vasopressin),催产素 (oxytocin) 和神经降压素 (neurotensin)。[ 7] [ 8] [ 9] [ 10]
脑下垂体后叶
在下丘脑-垂体结构中,神经垂体激素 (neurohypophysial hormone)由此释放。
所分泌的激素
缩写
分泌者
作用
催产素 (Oxytocin)
OXY 或 OXT
Magnocellular neurosecretory cell s of the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and supraoptic nucleus
引起子宫收缩 分泌乳汁
抗利尿激素 (vasopressin, antidiuretic hormone)
ADH or AVP
Magnocellular and parvocellular neurosecretory cells of the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magnocellular cells in supraoptic nucleus
增加肾小管 和集合管 的通透性,使之重吸收作用增强,减少排尿。
刺激
下丘脑协调许多激素的内分泌 输出,复杂的稳态 模式的机制,以及包括节律在内的重要的为。因此下丘脑必须响应于许多不同的信号,其中一些来自内环境、一些来自外环境。
下丘脑对以下刺激有反应:
參看
參考資料
^ Singh, Vishram. Textbook of Clinical Neuroanatomy 2nd.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14: 134 [2024-03-14 ] . ISBN 9788131229811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4-03-14).
^ 存档副本 . [2024-03-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4-03-14).
^ 3.0 3.1 存档副本 . [2008-06-22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8-09-29).
^ 同項參考
^ Melmed, S; Polonsky, KS; Larsen, PR; Kronenberg, HM (2011). Williams Textbook of Endocrinology (12th ed.). Saunders. p. 107. ISBN 978-1437703245 .
^ Ben-Shlomo, Anat; Melmed, Shlomo. Pituitary somatostatin receptor signaling . Trends in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8 February 2010, 21 (3): 123–133. PMC 2834886 . PMID 20149677 . doi:10.1016/j.tem.2009.12.003 .
^ Horn, A. M.; Robinson, I. C. A. F.; Fink, G. Oxytocin and vasopressin in rat hypophysial portal blood: experimental studies in normal and Brattleboro rats.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1 February 1985, 104 (2): 211–NP. PMID 3968510 . doi:10.1677/joe.0.1040211 .
^ Date, Y; Mondal, MS; Matsukura, S; Ueta, Y; Yamashita, H; Kaiya, H; Kangawa, K; Nakazato, M. Distribution of orexin/hypocretin in the rat median eminence and pituitary.. Brain research. Molecular brain research. Mar 10, 2000, 76 (1): 1–6. PMID 10719209 . doi:10.1016/s0169-328x(99)00317-4 .
^ Watanobe, H; Takebe, K. In vivo release of neurotensin from the median eminence of ovariectomized estrogen-primed rats as estimated by push-pull perfusion: correlation with luteinizing hormone and prolactin surges.. Neuroendocrinology. April 1993, 57 (4): 760–4. PMID 8367038 . doi:10.1159/000126434 .
^ Spinazzi, R; Andreis, PG; Rossi, GP; Nussdorfer, GG. Orexins in the regulation of the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Pharmacological reviews. March 2006, 58 (1): 46–57. PMID 16507882 . doi:10.1124/pr.58.1.4 .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