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o: share facebook share twitter share wa share telegram print page

严续

嚴續(910年[1]—967年[2][3]),興宗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人。他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杨吴南唐的官员,他在南唐最后两个君主李璟李煜时官至宰相

早年

严续生于910年,当时是杨隆演在位。他的父亲严可求是吴国执政徐温的重要谋士[1]。918年前后,徐温面临立嗣问题,是传位给他的养子徐知诰还是亲生儿子徐知询,严可求主张立徐知询。当时,徐温在金陵操控全局,徐知诰在国都扬州主持朝政。徐知诰于是把严可求外放为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市)刺史,但是严可求说服徐温让他留在朝中,主持吴国建立正朔,表示不再是唐朝的藩镇。徐知诰转而决定和严可求和解,把女儿嫁给严可求的儿子严续。但成婚的年代不清楚[4]

嚴續十几岁的时候,严可求担任宰相,官至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嚴續以父荫作为皇帝杨溥的补千牛备身,之后转任秘书省的官员秘書郎。嚴續虽然少年富贵,但还是保持谦逊和勤奋[1]。937年,徐知诰取代吴国,建立南唐(之后徐知诰改名李昪)[5],嚴續被任命为兵部侍郎尚書左丞[1]

李璟时期

李昪於943年去世,传位于他的长子李璟[6]。嚴續被任命为禮部尚書中書侍郎。当时,许多官员依附宋齐丘[1]。嚴續和翰林学士常夢錫持正不党。李璟对常梦锡说:“重臣之中,只有嚴續中立,但是他的才能不足。我怕他不能胜过朋党,你应该帮助他。”但不久後,常夢錫被免去他宣政院的职务,嚴續出为池州(今安徽省池州市)觀察使,常夢錫不再参与国政[7]

随后,江文蔚在朝堂上公开说:“嚴續是国家的勋戚,位极大臣。现在因为不依附奸臣,就被放逐,我们的下场可以知道了。” 结果宋齐丘朋党迫于公论,把嚴續重新召回朝中,任为中書侍郎、三司使(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不过,嚴續后来离开朝廷,担任奉化军节度使(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1]

嚴續在九江几年后,又入朝为中书侍郎、知尚書省[1]。955年,李璟任命他为宰相,官至門下侍郎、同平章事[8]。958年,南唐败于后周,割让了长江以北的国土,并且向后周称臣。李璟将他大部分的高层官员降级,以向后周显示谦卑,嚴續罢相为太子少傅(当时的太子李弘冀)。嚴續的政敌陈觉在出使后周回来后,宣称后周皇帝柴荣指责嚴續抵制后周,命令李璟把他处死。李璟知道陈觉和嚴續之间不和,因此不相信这件事。他再派鍾謨出使后周,问到嚴續的事情,柴荣说,如果嚴續能为李璟出谋划策抵制后周的大军,则是南唐的忠臣,作为天下之主是不会叫别人杀害忠臣的。鍾謨回到金陵告诉李璟,李璟意识到是宋齐丘的阴谋。李璟赐陈觉和宋齐丘的同党李徵古自尽,听任宋齐丘到九华山归隐,次年宋齐丘自杀[9]

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取代柴荣的儿子周恭帝柴宗训,建立宋朝,赵匡胤即宋太祖,南唐继续是宋朝的附属国。柴荣姑表兄李重进在揚州(今江苏省扬州市)起兵反对赵匡胤。赵匡胤迅速打败李重进,李重进兵败自杀。宋朝兵临扬州,和南唐的国都金陵隔长江相望,李璟派嚴續和皇子李從鎰、大臣冯延鲁觐见皇帝赵匡胤,赵匡胤不久撤军[10]。李璟从金陵迁都南昌,太子李从嘉负责在金陵监国,嚴續为右僕射和殷崇义辅佐李从嘉。李璟在961年去世。[11]

李煜时期

李璟在961年去世後,他的灵柩归葬金陵,李从嘉即位,改名李煜,又将国都从南昌迁回金陵[11]。李煜任命嚴續为司空、同平章事[1]。不久后,韩熙载提议用铁铸钱,取代原来唐朝的铜钱,因为南唐缺乏铜来铸币。嚴續强烈反对韩熙载的提议,但李煜批准。这件事情导致通货膨胀,人们不信任新铁钱,继续使用铜硬钱和交易价值的10倍以上铁钱。[12]

李煜的宰相里,嚴續诚实忠诚,但缺乏才识,他推荐的人缺乏能力,不能称职。有人(可能是江文蔚)写了一首《螃蟹赋》来讽刺嚴續。这时,因为军事事务繁多,最终负责军事事务的枢密院决策主要国政,嚴續的话经常不得采用。965年或在之前,在嚴續的请求下,他出任镇海军节度使(治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他担任镇海军节度使一年多,因病回到私第[1],967年后不久去世,时年五十七。[2]谥号[1]

家庭

严续女很美貌,嫁给潘佑。后来有一次严氏早上化妆,潘佑偷看,严氏从镜子中看到他,吓得倒地。潘佑觉得她厌恶自己,就和她离婚了。

参考文献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十國春秋卷23
  2. ^ 2.0 2.1 《十國春秋》卷17
  3. ^ 中央研究院中西历转换
  4. ^ 資治通鑑卷270
  5. ^ 《資治通鑑》卷281
  6. ^ 《資治通鑑》卷283
  7. ^ 《資治通鑑》卷285
  8. ^ 《資治通鑑》卷292
  9. ^ 《資治通鑑》卷294
  10. ^ 續資治通鑑卷1
  11. ^ 11.0 11.1 《續資治通鑑》卷2
  12. ^ 《續資治通鑑》卷3
Kembali kehalaman sebelumn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