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偉度 [ 2] [ 3] [ 4] QC (Ian Gardiner Waddell ,1942年11月21日—2021年3月15日),加拿大 政治人物,1996年-2001年間以卑詩新民主黨 黨員身份擔任卑詩省議會 溫哥華菲沙圍選區 議員 ,期間曾任該省內閣廳長。在此之前他則從1979年-1993年間以加拿大新民主黨 黨員身份擔任加拿大國會下議院 議員,先後代表卑詩省 的溫哥華京士威選區 和滿地寶 —高貴林 選區。
早年生活和事業
堅偉度生於蘇格蘭 格拉斯哥 [ 1] ,父母分別為電工和侍應,5歲時一家遷居加拿大安大略省 士嘉堡 [ 5] ,其後則在怡陶碧谷 長大[ 6] 。他到多倫多大學 修讀歷史,1963年從該校獲取文學士學位[ 7] ,同年從安大略教育學院取得教育文憑後到多倫多 的西部理工中學(Western Tech )任教[ 6] [ 8] 。他其後返回多大修讀法律,1967年從該校獲取法學士學位[ 7] ,後再從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取得國際法碩士學位[ 9] [ 10] 。
他有感上加拿大律師會(現安大略省律師會 )的作風過於保守拘謹,因此未有在安大略省執業,學成後到卑詩省 溫哥華 一家律師事務所實習[ 6] [ 8] 。他於1971年-72年間任職溫哥華市政府助理檢控官,後則任溫哥華社區法律援助協會的法律總監,期間參與加拿大首宗集體訴訟[ 10] [ 11] 。他從1974年-77年間出任馬更些河谷輸油管項目諮詢會的特別律師[ 5] [ 10] ,1977年-79年間則與另一名律師合夥營辦事務所[ 11] 。
從政
堅偉度年輕時曾支持聯邦自由黨 ,認為該黨是團結加拿大英語系和法語系國民的首選,並加入多倫多大學的自由黨青年會,1962年聯邦大選 競選期間曾任黨魁萊斯特·皮爾遜 的司機[ 6] [ 8] 。他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進修期間開始支持社會民主主義 ,加上他遷居溫哥華後察覺卑詩自由黨 的立場傾向保守,遂開始支持卑詩新民主黨 並於1969年省選協助該黨候選人競選[ 8] 。
他於1977年贏取聯邦新民主黨 候選人資格[ 6] ,1979年聯邦大選 代表該黨競逐國會下議院 溫哥華京士威選區 議席,以45%得票率擊敗尋求連任的自由黨候選人霍特(Simma Holt )首度當選下議員,並於1980年 和1984年聯邦大選 連任該區下議員[ 12] 。他於1980年-83年間出任新民主黨的能源評議員,其後則任經濟發展、就業、漁業和通訊等範疇的評議員[ 1] 。
自由黨籍總理 杜魯多 於1980年代初爭取加拿大從英國取回立憲權,期間堅偉度參與草擬《1982年憲法法令》第35節和《1867年憲法法令 》第92A節[ 5] [ 13] ,前者確保加拿大原住民 權益受憲法保護,後者則擴大各省政府有關非再生天然資源之操控權[ 14] 。
溫哥華京士威選區於1988年聯邦大選 前解散,堅偉度於該屆大選改為競逐新成立的滿地寶 —高貴林 選區國會議席並告當選[ 15] ,在該屆國會出任新民主黨的司法評議員[ 1] 。博德賓(Ed Broadbent )於1989年辭任聯邦新民主黨黨魁,堅偉度則參與同年舉行的黨魁選舉[ 16] ,在首輪投票中排名第六後棄選[ 17] 。1993年聯邦大選 ,他在滿地寶—高貴林選區以21%得票率排名第三而落選,國會議員生涯遂告終結[ 15] 。
1996年卑詩省省選,堅偉度代表卑詩新民主黨競逐省議會 溫哥華菲沙圍選區 議席,以380票之差擊敗自由黨候選人高志華 當選省議員 [ 18] 。他於1998年2月獲省長 簡嘉年 任命為小型企業、旅遊及文化廳長[ 19] [ 20] ,任內協助溫哥華—威士拿 申辦2010年冬季奧運會 [ 10] ,並引入電影製作稅務抵免項目,促進卑詩省電影業發展[ 21] 。新任省長杜新志 於2000年11月改組內閣,堅偉度調任環境、土地及公園廳長[ 19] [ 22] [ 23] 。受多項不利因素影響,新民主黨於2001年省選中大敗,堅偉度亦以4500多票之差敗予自由黨候選人莊信德 ,無緣連任省議員[ 18] 。
國會下議院溫哥華京士威選區 議席重新創設後,堅偉度先後於2004年 和2006年聯邦大選 代表新民主黨出戰該區,但兩次皆不敵自由黨候選人艾民信 而未能重返國會[ 24] [ 25] [ 26] 。他在2004年聯邦大選前公開承認雙性戀身份[ 27] 。
離開政壇、去世
堅偉度離開選舉政治後成立顧問公司,協助客戶與各級政府和原住民部族交涉[ 11] ,2013年則成為御用大律師 [ 13] 。他於2015年參與製作紀錄片《下降:為何年輕人不投票》(The Drop: Why Young People Don't Vote ),憑藉該片於2016年比華利山電影節 與另外兩人共同贏取最佳監製[ 28] 。他於2002年出版小説《A Thirst to Die For 》[ 11] ,2018年則出版自傳《薪火相傳》(Take the Torch )[ 29] 。
他於2021年3月15日因心臓病在溫哥華家中去世,享年78歲[ 4] [ 30] [ 31] 。
參考資料
^ 1.0 1.1 1.2 1.3 Profile - Waddell, Ian Gardiner . 加拿大國會 圖書館. [2021-01-2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8-22).
^ 加拿大联邦大选进入倒计时 三大党抢攻华裔选票 . 中国新闻网. 2006-01-16 [2021-01-27 ] . 新民主党温哥华京士威选区候选人坚伟度则强调...
^ 政務司司長在加拿大展開推廣香港活動 . 香港特區政府. 1999-06-17 [2021-01-2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4-03-12). ...包括卑詩省小型生意、旅遊及文化廳長堅偉度...
^ 4.0 4.1 前省新民主黨廳長及國會議員 堅偉度去世 . 華僑之聲 . 2021-03-17 [2021-03-2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3-21).
^ 5.0 5.1 5.2 Transcript: Ian Waddell: A Life in Progressive Politics . TVO. 2019-08-16 [2021-01-2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2-07).
^ 6.0 6.1 6.2 6.3 6.4 Hopkins, Thomas. Giant-killer in the NDP's fold of young fighters . 《麥克林 》. 1980-10-06 [2021-01-2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2-03).
^ 7.0 7.1 Vancouver, BC: Aboriginal Rights in Canada . 多倫多大學 . [2021-01-2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2-06).
^ 8.0 8.1 8.2 8.3 Waddell, Ian. Take the Torch . Harbour Publishing. 2018 [2021-02-01 ] . ISBN 9780889711402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2-03).
^ Hon. Ian Waddell - Members at dissolution of 36th Parliament on April 18, 2001 . 卑詩省議會 . [2021-01-2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8-20).
^ 10.0 10.1 10.2 10.3 Waddell, Ian . MemoryBC. [2021-01-2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2-05).
^ 11.0 11.1 11.2 11.3 Ian Waddell, Producer and Commentator . [2021-01-2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1-18).
^ Vancouver Kingsway, British Columbia (1953-06-13 - 1988-09-30) . 加拿大國會 圖書館. [2021-01-2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10-19).
^ 13.0 13.1 Queen's counsel designation recognizes leading lawyers . 卑詩省政府. 2013-12-11.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8-04-05).
^ The Constitution Act, 1867 , 30 & 31 Victoria (U.K.), c. 3, http://canlii.ca/t/ldsw retrieved on 2019-03-14.
^ 15.0 15.1 Port Moody--Coquitlam, British Columbia (1988-10-01 - 1998-06-17) . 加拿大國會 圖書館. [2021-01-2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10-31).
^ Clark, Marc. Reaching for the ring . 《麥克林 》. 1989-09-11 [2021-01-2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2-06).
^ Smith, Charlie. Is David Eby aiming to be Vancouver's next prime minister? . The Georgia Straight . 2018-04-21 [2021-01-2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2-08). In 1989, former B.C. premier Dave Barrett came second and B.C. MP Ian Waddell came sixth behind Audrey MacLaughlin.
^ 18.0 18.1 Vancouver-Fraserview . CBC News. 2013-04-03 [2021-02-01 ] .
^ 19.0 19.1 36th Parliament Members at dissolution on April 18, 2001: Hon. Ian Waddell . 卑詩省議會 . [2021-02-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8-20).
^ Glen Clark Cabinet: 35th Parliament (5th Session) 1996; 36th Parliament (1st - 3rd Session) 1996 - 1999 (PDF) . 卑詩省議會 . [2024-09-12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2-11-16).
^ DeRosa, Katie. Condolences pour in following the death of former B.C. tourism minister Ian Waddell . 《溫哥華太陽報 》. 2021-03-16 [2021-03-16 ] .
^ NDP cabinet gets a major shake-up . CBC News. 2000-11-01 [2021-02-01 ] .
^ Dosanjh Cabinet: 36th Parliament (3rd - 5th Session) 2000 - 2001 (PDF) . 卑詩省議會 . [2023-04-01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3-04-01).
^ Vancouver Kingsway, British Columbia (1997-04-27 - ) . 加拿大國會 圖書館. [2021-02-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10-19).
^ Vancouver Kingsway . CBC News. 2010-09-20 [2021-02-01 ] .
^ NDP, Liberals in B.C. buck Conservative trend . CBC News. 2006-01-23 [2021-02-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3-07-04).
^ Hainsworth, Jeremy. Waddell steps through closet . Xtra West. 2004-03-17 [2021-02-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3-17).
^ Beverly Hills Film Festival Unveils Winners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6-04-11 [2021-02-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2-11).
^ Ackermann, John. Youth 'have a lot of power if they want to use it' says retired politician in new memoir . News 1130. 2018-11-10 [2021-02-0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2-05).
^ Remembering the life of Ian Waddell 1942 - 2021 . [2024-09-12 ] .
^ Fletcher, Tanya. Former B.C. cabinet minister and longtime MP Ian Waddell dies at age 78 . CBC News. 2021-03-16 [2021-03-2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3-1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