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杰日达·波波娃
娜杰日达·瓦西里耶芙娜·波波娃[1](俄语:Надежда Васильевна Попова,1921年12月17日—2013年7月6日)是苏联著名女飞行员,苏联英雄。 早年1921年12月17日出生于奥廖尔省沙巴诺夫卡村[2]。父亲是铁路工人,她在乌克兰頓涅茨克地区的矿山附近长大。她从小就活泼好动,精力旺盛,喜欢跳探戈和狐步舞,渴望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3]。有一天,一架小型飞机降落在她生活的村庄附近。飞机掠过的宏伟场面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15岁的时候,她偷偷报名参加了当地的飞行俱乐部[2],没有告诉父母[4]。据波波娃的回忆,“每当走向飞机的时候,我都心潮澎湃;每当飞机成功起飞的时候,我更是无法控制自己内心的激动。”[3] 她的梦想受到了重重阻拦,不仅遭到了父母的反对,飞行员学校也拒绝接受她[5]。最后,在波琳娜·奥西片科的推荐下,波波娃才得以进入赫尔松飞行学校学习,并在18岁时顺利毕业[6]。 二战时期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波波娃自告奋勇,想成为一名军事飞行员,到前线战斗。但当时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禁止女性参与战斗[2]。随后,苏联著名女飞行员,女子飞行世界纪录创造者拉斯科娃努力说服斯大林,最终于1941年11月8日促成女性战斗航空团的成立[2]。 战争爆发后不久,波波娃的哥哥列昂尼德在前线的战斗中牺牲[2]。她怀着悲痛的心情报名参加了女性航空团,被拉斯科娃带到了恩格斯城,和近千名女志愿军一起接受了密集训练[7]。由于航空团人数太多,不久后分成了三个团:586战斗机团、587昼间轰炸机团、588夜间轰炸机团[7]。她加入了588团[8]。她最初驾驶的是老式玻-2飞机。这是一种多用途飞机,战前是用来清理农仓用的。波波娃和战友总是在夜间出发,她们没有降落伞、没有枪支、没有无线电或者雷达设备,只有地图和指南针。领航员的膝盖上放有小型炸弹,在到达目的地后,手动把点燃的炸弹扔出去。由于飞机是木质的,一旦被曳光弹击中,就会像纸片一样被燃烧殆尽[9]。 波波娃很快适应了588团的三架战机联合作战方式:两架战机负责吸引地面的探照灯,然后分成两路以不规则的方式飞行摆脱敌军追击;第三架战机则在黑夜中悄无声息地接近轰炸目标投下炸弹[7]。在投下炸弹前,飞机关闭引擎,滑翔着到达目标上空。而即将遭到袭击的纳粹德国军队根本听不到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只会听到空气与机翼摩擦产生的“嘶嘶”声,就像女巫的扫帚划过夜空时发出的声音一样。588团也因此得名“暗夜女巫”[2]。1942年3月10日,在一次任务期间,波波娃担任领航员,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卷走了两架飞机,她失去了战友。这是588团遭受的第一次伤亡打击[6]。 波波娃的飞机曾经数次被击落,但她却没有受过重伤[2]。1942年8月2日,波波娃的飞机在北高加索地区上空被納粹德國空軍击中,她在切爾克斯克附近紧急着陆。为了重新回到队伍,她加入了一群后撤的摩托化步兵队。人群中,她看到了一名同样受伤的男性飞行员捧着一本《静静的顿河》静静地阅读。他叫谢苗·伊里奇·哈尔拉莫夫,后来与波波娃结婚[6]。 在重返队伍后,她又奉命执行了新罗西斯克救援任务,向被困在马来亚泽姆利亚的部队空投食物、水和医疗用品。返航归队后,她发现自己的飞机上满是弹孔,甚至连机上的地图和头盔也没有幸免[6][10]。 随着轴心国集团军的撤退,波波娃和部队沿着前线,穿过白俄罗斯和波兰,最后进入德国。在波兰,她曾在一个晚上执行了18次夜袭任务[6]。4年中,波波娃一共执行了852次作战任务[3]。 战后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10月,航空团解散。波波娃回到家乡,受到英雄般的欢迎[6]。她与哈尔拉莫夫共结连理。后来他们的儿子也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军人。她也作为飞行教练,工作了将近二十年[8]。丈夫哈尔拉莫夫于1990年去世[6]。 2013年7月6日在莫斯科去世,安葬于新圣女公墓,与丈夫安葬在了一起[11]。 荣誉1945年2月23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发布命令,决定授予波波娃等一批战士“蘇聯英雄”称号,以及“列寧勳章”和“金星奖章”,以表彰他们在反抗德国侵略者斗争中的英雄主义行为。巧合的是,她未来的丈夫,哈尔拉莫夫也在名单之列。(波波娃的金星奖章编号是4858,哈尔拉莫夫是5407)[12] 由于在退役后积极参与苏联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波波娃在1983年获得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文化工作者”荣誉称号[13]。波波娃获得的苏联荣誉还有:紅旗勳章三枚、一级衛國戰爭勳章两枚、二级衛國戰爭勳章一枚、荣誉徽章勋章一枚,奖章多枚[14]。1985年,荣获“顿涅茨克荣誉市民”[14]。 1995年4月27日,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的授勋仪式上,波波娃获授友谊勋章。叶利钦总统向她吻手致礼[15]。2001年,她获得了乌克兰政府授予的三级功勋勋章。在80周岁生日前夕,她收到了俄罗斯联邦总统感谢信[16]。 注释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