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明天皇
孝明天皇(日语:孝明天皇/こうめいてんのう Kōmei Tennō,1831年7月22日—1867年1月30日)是日本第121代天皇(1846年3月10日-1867年1月30日在位)。諱統仁(日语:統仁/おさひと Osahito),幼名熙宮(日语:煕宮/ひろのみや Hiro no miya)。 在位時德川幕府將軍分別為:第12代將軍德川家慶、第13代將軍德川家定、第14代將軍德川家茂,以及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 簡歷1831年7月22日(天保2年6月14日)出生,為仁孝天皇的第四皇子。 幼名熙宮,1835年11月8日被封為親王。1840年4月16日,被立為皇太子。1846年2月21日,因父親仁孝天皇駕崩而即位。與父親一樣愛好學問,繼承其遺志繼續創立公家學問所學習院。早年生活潦倒,常常只能用稀酒和豆製品。曾經有大名奉上醃魚,他吃完後還留下魚骨翌日用以泡飯。 1853年,自從美國海軍將領培里率領黑船駛入江戶灣[1],江戶幕府被迫與美國締結《神奈川條約》而打開鎖國時期的日本國門以來,他對於幕府持有發言力,以及幕府大老井伊直弼獨斷與各國訂下條約表示不信任,一時之間還表示意圖禪位。孝明天皇對攘夷的意願相當激烈,曾經質問德川家茂這位征夷大將軍究竟何時才願意征夷。後來又將其妹和宮親子內親王嫁給德川家茂,並推動公武合體運動,盼望能夠進行鎖國。後來家茂到京都的時候,天皇特別為了祈求能夠攘夷而行幸賀茂神社與石清水八幡宮。一般認為,他對擔任京都守護職的會津藩主松平容保極度信任。 在妹婿德川家茂死後不到半年內,孝明天皇於公曆1867年初駕崩,死因可能為天花;但因死得非常突然,於是傳說是倒幕派將他暗殺。孝明天皇是個保守的人,不希望朝廷取代幕府,只希望幕府進行攘夷的政策而已。正是如此,討幕派的岩倉具視將孝明天皇的存在當做是一種阻礙,天皇遭到毒殺的傳說因此產生。 無論如何,支持幕府的孝明天皇駕崩,對幕府而言是使其管治日本的正統性受到極大削弱。一年後,江戶幕府倒台,明治政府成立。 1909年安重根槍殺伊藤博文後,在庭上列舉伊藤博文的15條罪狀中,其中之一就是暗殺孝明天皇。 系譜后妃、子女
諡號、追號孝明帝是迄今為止最后一位被追贈漢風諡號的天皇。同時亦為最后一位擁有諡號之天皇(明治天皇以后之追號也可能是諡號的一種,但嚴格來說是不同的)。其諡號勘審者為公卿八條隆祐。[2] 在位期間年號
靈廟・陵墓陵墓仿造以前古代佛教石塔,葬在江戶時代歷任天皇之幕所月輪陵所在的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今熊野泉山町泉涌寺內,模仿圓墳建造了後月輪東山陵。 祭祀平安京首任天皇・桓武天皇的平安神宮,於1940年(昭和15年、皇紀2600年)一併合祀平安京最後的天皇──孝明天皇。 註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