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巴克里(法語:Nicolas Bacri,1961年11月23日—),出生於巴黎,是法國當代作曲家。现居于泰国芭提雅。
由Françoise Gangloff-Levéchin,Christian Manen和Louis Saguer啟蒙。在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期間,師事Claude Ballif(音樂分析)、Michel Philippot(作曲)、Serge Nigg(作曲)和Marius Constant(管弦樂配器法)。1983 年,以作曲第一等獎從巴黎音樂院畢業,1983年到1985年,獲得法蘭西學院的羅馬大獎駐羅馬作曲。
生平
1987年至1991年,尼古拉·巴克里曾經擔任法國電台(Radio France)室內樂節目藝術總監,一年內總共策劃70場音樂會(從早期的音樂到創作)。他的創舉,例如由曼哈頓弦樂四重奏團體在1989-1990年間,第一次在法國完整演出肖斯塔科維奇全套的弦樂四重奏。他也是第一位為法國引進了捷克泰雷津幾位重要作曲家(Pavel Haas、Gideon Klein、Hans Krasa和Viktor Ullmann)的音樂。在他的書中《經過音》(Notes étrangères),尼古拉·巴克里說:
我的音樂不是新古典主義,它是古典,因為它保留了古典的永恆;嚴謹的表現力。我的音樂不是新浪漫主義,它就是浪漫的,因為它保留了浪漫的永恆;密度的表現力。我的音樂是現代的,因為它保留了現代主義的永恆;領域的擴大的表現力。我的音樂是後現代主義,因為它保留了後現代主義的永恆;技術混合表現力。
尼古拉·巴克里收到來自法國國家廣播電台、地中海青年交響樂團、法蘭克福老歌劇院、塔皮奧拉小交響樂團及Pro四重奏等的大量訂單;在歌劇方面(兩齣獨幕歌劇)、交響樂方面(七首交響曲)、協奏曲方面(给四支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雙鋼琴、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圓號和小號等)、聲樂方面(七首大合唱)、合唱(十一首經文歌)、室內音樂方面(九首弦樂四重奏,四首三重奏,鋼琴奏鳴曲及組曲等)。自1985年,小提琴協奏曲 op.7 首演,巴克里的音樂便成為許多樂團的特定演出曲目。演出過巴克里音樂的樂團遍佈世界各地,如:
奧弗涅交響樂團、坎城PACA交響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英國室內交響樂團、歐洲卡梅拉塔、西班牙國家交響樂團、法國國家交響樂團、法國廣播愛樂樂團、國家交響樂團、喬治埃內斯科愛樂(布加勒斯特)、列日愛樂樂團、里爾國家交響樂團、倫敦交響樂團、馬勒室內樂團、慕尼黑室內樂團、慕尼黑愛樂樂團、巴黎管弦樂合奏、愛樂樂團、去皮卡管弦樂團、濱江交響樂團(新托克)、上海交響樂團、塔皮奧拉小交響樂團、東京交響樂團、圖盧茲國會大廈樂團和科隆交響樂團等。
榮譽和獎項
尼古拉·巴克里至今已獲得多項榮譽獎項,包括但不限於:
- 1983年,羅馬大獎;
- 1987年,法國音樂版權組織獎(SACEM);
- 1989年及1993年,法國藝術學院獎;
- 1993年,第一張金唱片獎;
- 2006年,交響音樂大獎;
- 2017年,藝術與文學勳章軍官勳位。
作曲
早期作品風格為高度無調性,代表作是獻給艾略特·卡特的《第一交響曲》。他不僅對傳統音樂推崇備至,更注重孜孜不斷的探索和更新自己的音樂理念,以19世紀音樂為基礎,搭建起20世紀到21世紀音樂的橋樑。巴克里的作品多達140餘部,類型多樣,其中包括兩個獨幕歌劇,七部交響曲,九首弦樂四重奏,七部大合唱,四首小提琴協奏曲,四首鋼琴三重奏、奏鳴曲及組曲等。
錄音
尼古拉·巴克里近15年以來發行的CD主要有:第一、三、四、五、六弦樂四重奏、第四交響曲(古典交響樂"狂飆突進")、為大提琴和交響樂團而作的協奏曲、為小提琴和交響樂團而作的第二協奏曲、為小提琴和交響樂團而作的《祈禱》(Une Prière)RCA BMG古典名盤、長笛協奏曲、為單簧管和弦樂隊而作的室內協奏曲、四季協奏曲、鋼琴三重奏、鋼琴奏鳴曲、小提琴和鋼琴奏鳴曲、大提琴和鋼琴奏鳴曲、中提琴和鋼琴奏鳴曲等。幾年前,巴克里與法國著名作家埃里克-伊曼紐爾·史密特合作,創作了獨幕歌劇 Cosi Fanciulli,該劇主要角色與莫扎特的歌劇《女人心》相同,於2014年6月在香榭麗舍劇院演出多達12場。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 Nicolas Bacri, Notes étrangères, Éditions Durand, Paris 2004, 180 p. ISBN 284049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