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惠(1949年—),臺灣小兒科醫師暨醫學學者,中央研究院院士[1],臺灣兒科醫學會首位女性理事長[2],曾任世界小兒胃腸肝膽營養學聯盟(英語:Fed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ies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and Nutrition,簡稱為 FISPGHAN)的主席[3]。主要研究領域為小兒科,以兒童肝癌的貢獻著稱。張美惠在臺大小兒科擔任醫師時創立小兒肝膽腸胃科[4],率先將超音波應用於腹部診察之上,開啟了小兒超音波檢查的先河[3]。張美惠更首創嬰兒大便卡,建立全世界第一個全國膽道閉鎖篩檢系統並廣為宣導,幫助為人父母及醫護人員能為新生兒的健康把關。[5][6]
張美惠原先研究領域為消化道,後來因接觸到不少家族性的兒童肝癌個案,為免更多遺憾的張美惠開始了兒童肝癌防治研究之路。在她的觀察與研究下發現,台灣許多幼兒從小就帶有 B 肝,甚至出生時已遭感染,後來發展為癌症患者的 B 肝帶原者皆有著 B 肝帶原的母親。在張美惠與其相關研究的學者及醫療工作者促成下,1984 年 7 月起,臺灣開始施行新生兒 B 肝預防注射政策,其研究團隊後證實兒童與青少年的慢性 B 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率由原來的 10-20 %降低至原來的 1/10,也就是 1% 左右;同時也證明兒童及青少年的肝細胞癌發生率已下降為原來的 1/3,台灣目前 27 歲以下的民眾帶原者僅 1%,此一研究成果更登上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英語: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簡稱為 NEJM)》[2],張美惠所建立的肝炎血清庫持續追蹤研究,長達 20~30 年以上[3]。她帶領的研究團隊也透過老鼠發現新的肝癌致癌基因位在男性 Y 染色體上,替肝癌為何好發在男性甚至男童找到了解答[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