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印度關係,是指印度共和國和爱沙尼亚共和国之間的雙邊關係。印度在1921年9月22日首次承認愛沙尼亞,又在蘇聯解體後1991年9月9日重新承認愛沙尼亞,並於同年12月2日建交。愛沙尼亞在印度新德里設有大使館[1],又在孟買設領事館;印度过去於芬蘭赫爾辛基設有駐愛沙尼亞的大使館,又在愛沙尼亞塔林設領事館。2021年,印度政府内阁批准了印度驻塔林大使馆的设立。[2]
2007年,印度是愛沙尼亞的第34大進口夥伴及第37大出口夥伴;於2007年,兩國的雙邊貿易總額為3080萬歐元[3]。印度在愛沙尼亞的商業和糧食有小規模的投資,而愛沙尼亞沒有在印度直接投資[3]。然而,愛沙尼亞外交部長表示提升改善與印度的經濟關係[4][5]。印度與愛沙尼亞兩國的商會早前簽訂了聯合商務理事會協議[6][7]。
第一名到訪印度的愛沙尼亞人是牧師叶可德·埃伯哈德(Eberhard Eckhold)[8],他在馬德拉斯和加爾各答待了一會[9],並顯出對印度歷史、印度地理和梵文文學興趣極大[8]。第一本提到印度的愛沙尼亞教科書有一百頁的說明,介紹印度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爱沙尼亚的塔尔图大学在1837年第一次印刷梵語出版物[3][8]。亚当·约翰·冯·克鲁森施滕是一個出色的爱沙尼亚人印度學家,他從事翻譯和研究印度早期的原始文獻[3][8]。到了19世紀末,印度在愛沙尼亞已廣為人知,不少教科書和報刊都會宣傳印度這個國家[8]。
現在,印度音樂在爱沙尼亚電影節十分普及[3]。於2004年,印度文化協會在愛沙尼亞成立,定期資助愛沙尼亞人文學院、愛沙尼亞國家圖書館和塔爾圖大學[5]。爱沙尼亚亦有許多印度留學生和研究人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