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法 (英語:Bayer process )是一种工业上广泛使用的从铝土矿 生产氧化铝 的化工过程。1887年由奥地利工程师卡尔·约瑟夫·拜耳 发明,其基本原理是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将氢氧化铝转化为铝酸钠,通过稀释和添加氢氧化铝晶种使氢氧化铝重新析出,剩余的氢氧化钠溶液重新用于处理下一批铝土矿,实现了连续化生产。今日,世界上95%的铝业公司都在使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
背景
铝土矿是最重要的一种铝矿石,其中主要有三种含铝物质:三水铝石(Al(OH)3 )、一水硬铝石(α-AlO(OH))和勃姆石 (γ-AlO(OH)),总的含铝量为40%-75%。此外,还含有针铁矿 、赤铁矿 、高岭土(含二氧化硅 )和少量的二氧化钛 。[ 1] 拜耳法的目的就是除去铝土矿中的铁、硅、钛等杂质,将几种含铝物质转化为氧化铝。
过程概述
拜耳过程简单流程图,蓝色代表铝的成分,红色球球代表铁、硅等杂质
粉碎
拜耳法的第一个过程是用粉碎机将铝土矿的矿石粉碎成直径为30毫米左右的颗粒,然后用水冲洗掉颗粒表面的粘土 等杂质。冲洗过的这些颗粒与重复利用的,氢氧化钠浓度为30%-40%的拜耳法余液相混合,借助球磨形成固体粒径在300微米以下的悬浊液。随着粒径逐渐变小,铝土矿的比表面积大大增加,这有助于加快后续化学反应的速度。
溶出
铝土矿和高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形成的悬浮液随后进入反应釜,通过提高温度和压力使铝土矿中的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可以溶解的铝酸钠(NaAl(OH)4 ),这被称为溶出,其方程式如下:
Al2 O3 + 2 NaOH + 3 H2 O → 2 NaAl(OH)4
反应釜的温度和压力根据铝土矿的组成决定。对于含三水铝石 较多的铝土矿,可在常压下,150度进行反应,而对于一水硬铝石和勃姆石含量多的,则需要在加压进行反应,常用条件为200到250度,30到40个大气压。
在和氢氧化钠反应时,铝土矿中所含的铁的各种氧化物、氧化钙和二氧化钛基本不会和氢氧化钠反应,形成了固体沉淀,留在反应釜底部,它们会被过滤掉,形成的滤渣呈红色,被称作赤泥 ,而铝土矿中含有的二氧化硅杂质则会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同样溶于水的硅酸钠。
SiO2 + 2 NaOH → Na2 SiO3 +H2 O
为了除去硅酸钠,拜耳法是通过缓慢加热溶液,促使二氧化硅、氧化铝和氢氧化钠生成方钠石结构 的水合铝硅酸钠 ,沉淀下来,然后过滤除掉,这样一来,就只有铝酸钠留在上清液中。
析出氢氧化铝
热的溶液进入冷却装置中,加水稀释同时逐渐冷却,铝酸钠会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此时加入纯的氧化铝粉末,会析出白色的氢氧化铝固体。
NaAl(OH)4 → Al(OH)3 + NaOH
有的厂家对这一步进行了改进,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帮助产生氢氧化铝。
NaAl(OH)4 + CO2 → Al(OH)3 + NaHCO3
过滤掉生成的氢氧化铝后,剩余的浓度仍然较高的氢氧化钠溶液会循环利用,用于处理另一批铝土矿,溶出氢氧化铝。已经生产出的氢氧化铝则在1000°C以上煅烧,可以分解成氧化铝:
2Al(OH)3 → Al2 O3 + 3 H2 O
具体煅烧温度依据所需氧化铝的晶型和粒径来决定。生产的氧化铝随后可通过霍尔-埃鲁法 电解制取金属铝。
发展历史与前景
1855年法国化学家路易·勒夏特列 首先提出了将铝土矿和碳酸钠的Na2 CO3 混合物加热到1200°C,形成铝酸钠,之后将二氧化碳通入铝酸钠的溶液产生氢氧化铝的办法[ 2] 。1880年代俄国纤维工业需要大量氧化铝作媒染剂 ,在圣彼得堡工作的德国化学家卡尔·约瑟夫·拜耳提出了拜耳法并申请了专利[ 3] ,其最重要的改进有两点,一是发现只要添加氢氧化铝晶种,氢氧化铝会从稀释后的碱液中慢慢沉淀出来;二是剩余碱液可以回收,提高浓度重新处理新的铝土矿,实现了连续生产。拜耳法提出后不久就取代了勒夏特列的办法,并和霍尔-埃罗过程连用,极大地提高了铝的产量。
拜耳法的经济效益由几点决定,一是铝土矿中所含三水铝石的比例,所含三水铝石越多,能源的消耗就越小;二是铝土矿中的铝硅比例,拜耳法将二氧化硅转化为水合铝硅酸钠,这一过程中损失了氧化铝和氢氧化钠,随着铝硅含量高的铝土矿储量逐渐匮乏,这一过程中损失的氧化铝和氢氧化钠也逐渐升高,已有研究者和公司提出了拜耳法结合烧结法的改进方案[ 4] 。此外拜耳法会导致部分氢氧化钠进入赤泥,给赤泥带来了强腐蚀性,其PH高达11-12,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比如2010年匈牙利艾卡炼铝厂赤泥堆场决堤,储存的赤泥冲入七个村庄,造成惨剧[ 5] 。
参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