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樂寺,俗称圆亭子,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是一座佛教寺院。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该寺从建成以来,从无驻寺僧人。
历史
普樂寺位于避暑山庄东北,武烈河东岸、磐锤峰以西的平岗上,坐东朝西,在溥仁寺东北,安远庙对面。普樂寺始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2]历时一年零八个月建成。[1]
普乐寺的兴建名义上是供新归附清朝的杜尔伯特、左右哈萨克、东西布崔豪特(柯尔克孜族)瞻仰用,但是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并不信奉佛教,而是信奉伊斯兰教,可见这并非乾隆帝兴建该寺的真正意图。乾隆帝的真正意图见于碑亭中的御制碑。[1]乾隆帝建寺是采纳章嘉国师的意见,乾隆帝定名“普乐”是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带有普天同乐之意。[3]
清朝时,该寺不驻喇嘛,由内务府管理。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十五,各庙喇嘛来此念经。[3]
清朝末年和中华民国时期,普乐寺遭严重破坏,古树遭大量砍伐,古建筑接近坍塌。[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普乐寺受到保护。1961年,普乐寺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普乐寺作为“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世界遗产项目。[5]1980年代初,国家拨出专款对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进行保护修缮,其中包括普乐寺。[4]
2010年,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启动,这是中国继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保护工程、长城保护工程后的又一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普乐寺保护修缮工程是该保护工程的项目之一。[5]承德市文物局依照《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和《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的要求,组织编制《承德普乐寺保护修缮方案》并通过国家文物局论证审批及河北省文物局核准,2011年10月经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了保护修缮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4]2012年4月18日,普乐寺保护修缮工程正式开工。普乐寺保护修缮工程包括本体修缮工程以及安消防工程两个部分。[5]2012年12月,普乐寺保护修缮工程如期完工。[6]
建筑
普樂寺东西长195米,南北宽93米,占地2.4万平方米。建筑为汉藏结合,前半部分承袭伽蓝七堂,后半部則融入藏式风格。[2][7]主要建筑有:
- 山门
- 天王殿:天王殿面阔五间,卷草琉璃瓦殿脊,中置三座琉璃喇嘛塔。殿内供奉四大天王、弥勒佛、韦驮像。[7]
- 宗印殿:面阔七间,屋脊装饰琉璃件,数条绿琉璃云龙贯空,中置琉璃塔,塔两侧嵌浮雕吉祥八宝。宗印殿内正中供三世佛,即中为释迦牟尼,东为药师琉璃佛,西为阿弥陀佛。三佛的背光上浮雕大鹏金翅鸟。殿内两侧供奉八大菩萨,右为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左为普贤菩萨、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除盖障菩萨。[7]
- 慧力殿:位于宗印殿前左侧(南侧)。内供金刚佛。[7]
- 胜因殿:位于宗印殿前右侧(北侧)。内供金刚佛。[7]
- 旭光阁:位于寺院后半部,为普乐寺的主体建筑,是藏式阇城。阇城又称经坛、坛城,共三层。第一、二层为正方形石台,第一层有门殿三间,四周环绕72间廊廡。第二层台有雉碟,四面各开一个门,四角与每边的中点置琉璃喇嘛塔座,共八座琉璃喇嘛塔,四角的塔是黄色,四边的塔分别是黑、青、紫、白色。第三层石台四周是云龙纹石栏,中央是旭光阁,木构重檐圆攒尖顶,旭光阁高23米,直径21.68米。旭光阁和阇城是曼陀罗(坛城)的变体,十字对称布局,方圆相间,八座喇嘛塔象征曼陀罗八柱,与旭光阁共成 “九山”。旭光阁内中央圆形石须弥座上,旋转着中国现存最大的木制曼陀罗,用37块木头组成,象征三十七道品。曼陀罗内供胜乐王佛(又称上乐王佛)双身铜像,俗称“欢喜佛”、“欢乐佛”,为观世音菩萨的变体。据说观世音菩萨在普陀洛伽山上面朝东修炼,故该佛也面朝东,和避暑山庄内的永佑寺六合塔以及磐锤峰在同一条线上。旭光阁顶部有大型天花藻井,呈半球形,中央为龙口衔轩辕镜,衬以浮雕云纹,向外的第二、三圈装饰有斗拱,第四圈浮雕孔雀,第五圈为游龙,第六圈装饰有斗拱,最外侧是云纹饰边。[7][3]
-
旭光阁
-
鼓楼
-
从天王殿望宗印殿
-
宗印殿
-
宗印殿匾额
-
从旭光阁回望宗印殿
-
旭光阁
-
旭光阁顶部
-
阇城二层的琉璃喇嘛塔
-
阇城二层的琉璃喇嘛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