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開泰
林開泰(1895年—1942年12月25日),字椒村[1],嘉義縣新港鄉人,臺灣醫師、詩人,為前考試院副院長林金生之父、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祖父。 生平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林開泰於新港出生,父林維朝為晚清秀才、在地仕紳,林開泰上有長兄林蘭芽,下有庭燎、希文二弟與林寶釵、林鸞二妹,家族兄妹六人中排行第二。時逢乙未割臺,日軍登陸後,林開泰曾隨父親林維朝內渡福建省龍溪縣故里,終因家鄉人事已非且眷屬染疫、水土不服而重返新港,幼年於新港公學校就讀,期間經歷1904年與1906年兩度分別發生於斗六及梅山的大規模地震,新港死傷近千人;天災之後,中國廣東、福建、香港等地發生鼠疫,該疫病夾雜於進口貨物從東石港登陸,沿著樸仔腳、朴子溪沿岸村莊擴散到新港造成大流行;1911年,從北港前來帶隊防治疫情的公醫蔡培普不幸染疫身亡。[2]因自幼目睹鄉里天災、疫病頻傳,林開泰自公學校畢業後決心從醫投考臺灣總督府醫學校,1916年從總督府醫學校畢業。[2]其最初於嘉義病院實習四個月,取得總督府醫業許可証後回到新港,於新港派出所斜對面開業[3],兩年後被聘任為新港公醫,與警察一同督導新港社區環境及個人衛生、種痘及各項預防注射。1931年林開泰遷出父親原住所自立門戶,在大興路建造融合閩南、日式與西洋元素的宅第,於1933年遷入,將前屋作為診間,後方作為家族起居的生活空間。[4]林曾參加臺北大稻埕黃玉階醫師發起的「斷髪不改裝會」引進新觀念,在新港推動解放纒足、斷髪等運動;閒暇時喜吟詩自娛,參加「鷇音詩社」。1942年,因氣喘宿疾病逝,享年47歲、執業26年。[2] 家庭1915年1月25日,林開泰與元配妻子林吳拖結婚,兩人育有長子林金生、次子林新澤、三子林本仁、長女林淑貞、次女林蕋珠。1930年5月19日,林吳拖歿於難產。1931年2月8日,林開泰續弦繼室林吳秀春,兩人育有三女林慈愛、四子林松茂、五子林光輝、四女林芳美、五女林美喜、六子林晃生,林開泰總計子女11人。其中林開泰的次男林新澤於父逝後接續父業,曾任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防癆顧問隊長,常冒性命危險搭小飛機前往新幾內亞行醫[4]。三男林本仁自總督府醫學校畢業後曾留美,為高雄醫學院耳鼻喉科創設者。[5][6] 相關條目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