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棹忠夫
梅棹忠夫(日语:梅棹忠夫/うめさお ただお,1920年6月13日—2010年7月3日)是一名日本生态学家,民族学家。国立民族学博物館名誉教授,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名誉教授,京都大学名誉教授。[1]理学博士(京都大学,1996年)。代表作為《文明的生態史觀》(『文明の生態史観』)。 經歷1936年,自京都一中跳級進入三高。三高時代因熱中於登山,怠慢學業,差點因此遭到退學。京都帝國大學在學期間參與「大興安嶺探検隊」。針對蒙古人等遊牧民族的考察,醞釀以生物地理學、生態學觀點為中心的歷史觀,即「文明的生態史觀」。該論中對日本文明在世界史中的地位獲得廣泛迴響。 1957年,在「第一次主婦論争」中,發表〈女人與文明〉(日语:女と文明)一文,主張「妻無用論」。 1963年,發表「資訊產業論」(日语:情報産業論)。 1969年,出版《知識誕生的奧秘》(日语:『知的生産の技術』)後,推廣京大卡片索引法。[2] 1972年,就任中央教育審議会委員。[3] 1974年,推動国立民族学博物館設立,並出任初代館長。1986年,失明。[4] 日語拉丁化的倡導者,主張廢除漢字,擔任日語羅馬字協會會長(日语:日本ローマ字会)。特別因為晚年失明,梅棹忠夫對同音異字特別苦惱。 2010年7月3日,自宅逝世,享年90歲。 文明的生態史觀梅棹忠夫以生態學理論作為進路,進行文明比較。[1] 他著眼於乾燥地帶,將世界文明區分為兩個區域,第一區域為遠離乾燥地帶的日本與西歐,第二區域為靠近乾燥地帶的中國、印度、俄羅斯及伊斯蘭。[1] 著作
評論・評伝
外部链接腳註
|
Index:
pl ar de en es fr it arz nl ja pt ceb sv uk vi war zh ru af ast az bg zh-min-nan bn be ca cs cy da et el eo eu fa gl ko hi hr id he ka la lv lt hu mk ms min no nn ce uz kk ro simple sk sl sr sh fi ta tt th tg azb tr ur zh-yue hy my ace als am an hyw ban bjn map-bms ba be-tarask bcl bpy bar bs br cv nv eml hif fo fy ga gd gu hak ha hsb io ig ilo ia ie os is jv kn ht ku ckb ky mrj lb lij li lmo mai mg ml zh-classical mr xmf mzn cdo mn nap new ne frr oc mhr or as pa pnb ps pms nds crh qu sa sah sco sq scn si sd szl su sw tl shn te bug vec vo wa wuu yi yo diq bat-smg zu lad kbd ang smn ab roa-rup frp arc gn av ay bh bi bo bxr cbk-zam co za dag ary se pdc dv dsb myv ext fur gv gag inh ki glk gan guw xal haw rw kbp pam csb kw km kv koi kg gom ks gcr lo lbe ltg lez nia ln jbo lg mt mi tw mwl mdf mnw nqo fj nah na nds-nl nrm nov om pi pag pap pfl pcd krc kaa ksh rm rue sm sat sc trv stq nso sn cu so srn kab roa-tara tet tpi to chr tum tk tyv udm ug vep fiu-vro vls wo xh zea ty ak bm ch ny ee ff got iu ik kl mad cr pih ami pwn pnt dz rmy rn sg st tn ss ti din chy ts kcg 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