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格奥尔格·德默尔特(德語:Hans Georg Dehmelt,1922年9月2日—2017年3月7日),德国-美国物理学家,198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生平
汉斯·德默尔特出生于德国格尔利茨,在柏林长大的。1940年中学毕业后他在一个机动防空部队中当兵。他於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倖存,然后被陆军遣送到布雷斯劳大学学習物理。1944年他被派往西部战线,在突出部之役中被美军俘虏。1946年他被释放后继续在哥廷根大学学习,他的导师包括理查德·贝克、沃纳·海森堡、马克斯·冯·劳厄、沃尔夫冈·保罗和马克斯·普朗克。在普朗克的葬礼上他甚至被选为抬棺材的人之一。1948年他大学毕业,他的毕业論文是关于汤普森质谱。1949年他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的题目是《碘化物晶体中的核四极频率》。他首先在杜克大学待了两年后1952年去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1955年他在华盛顿大学成为助理教授,1958年提升为破例教授,1961年称为正式教授。2002年他退休。
德默尔特第一次婚姻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他前妻逝世后他与一位物理学家结婚。1961年他获得美国公民权。
2017年3月7日,德默尔特以高齡94歲於美國西雅圖去世。[1][2]
成就
1956年德默尔特首次描写了离子阱对高分辨率质谱的优点。此后他开始研究怎样建造离子阱。1959年他成功地将电子在一个多腔磁控管中限制了10秒钟,后来的彭宁离子阱就是按照这个原理运行的。1973年德默尔特与戴维·瓦恩兰等合作持久保存一个单独电子并建造了一个电子振荡器。在此后的数年终他不断改善这个技术,1987年他以此非常精确地测量了电子和正电子的電子自旋g因子。
1989年德默尔特与沃尔夫冈·保罗一起因为“开发离子阱技术”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诺曼·拉姆齐获得了另一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
---|
1901年-1925年 | |
---|
1926年-1950年 | |
---|
1951年-1975年 | |
---|
1976年-2000年 | |
---|
2001年-至今 | |
---|
注:年份不一定是實際獲獎時間,1917年、1918年、1921年、1924年、1925年、1928年、1932年、1943年的獎項都延後一年頒發。 |
|
---|
1830年代 | |
---|
1860年代 | |
---|
1870年代 | |
---|
1880年代 | |
---|
1890年代 | |
---|
1900年代 | |
---|
1910年代 | |
---|
1920年代 | |
---|
1930年代 | |
---|
1940年代 | |
---|
1950年代 | |
---|
1960年代 | |
---|
1970年代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
|
|
---|
行为与社会科学 |
---|
1960年代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
|
生物学 |
---|
1960年代 | |
---|
1970年代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
|
化学 |
---|
1960年代 | |
---|
1970年代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
|
工程科学 |
---|
1960年代 | |
---|
1970年代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
|
数学、统计与计算机科学 |
---|
1960年代 | |
---|
1970年代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
|
物理科学 |
---|
1960年代 | |
---|
1970年代 | |
---|
1980年代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