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洞館是國立臺灣大學的三棟建築,坐落於臺灣大學校門入門處左側,分別為北側農業陳列館、西側人類學系系館和東側哲學系系館。因外牆鑲嵌琉璃圓形筒瓦,而得名為洞洞館[1][2]。
現僅存農業陳列館,人類學系與哲學系系館原址已改建為文學院人文大樓。
沿革
1960年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農復會)為展示農業發展與土地改革成果,利用美援經費補助臺大興建校舍。校方委託有巢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位於北側的農業陳列館交由張肇康建築師設計,於1963年落成。1964年4月29日進行開幕儀式,由校長錢思亮主持,中華民國副總統陳誠剪綵[3][4][5]。
1964年7月12日,農陳館前方農夫銅像的銅斗笠失竊,該斗笠重約40公斤。同年8月13日,嫌疑人持著銅斗笠到板橋四川路一家古物商店,希望以新臺幣兩百元賣出;板橋警察分局獲報後立刻派員前往,該人見狀逃逸,銅斗笠失而復得[6][7]。
1964年和1970年落成的農經系和農推系館及人類系館,由有巢建築師事務所仿照農業陳列館興建[8]。1988年農經系和農推系新大樓建成搬離,哲學系遷入[1][9]。
為解決文學院空間問題,最早在1995年臺大全校校園空間規劃報告書中即已提出「洞洞館區為文學院未來興建大樓的預定基地之一」。2006年6月,華碩電腦董事長施崇棠捐助經費協助興建人文大樓[10]。計畫將拆除洞洞館三棟建築,但引發校內師生與文資人士反對。2007年1月11日,台北市文化局邀請建築學者漢寶德與古蹟學者李乾朗、馬以工、張崑振實地會勘,於10月9日決議將農業陳列館登錄台北市歷史建築[11],轉型為臺大博物館群成員之一。
人類學系館與哲學系館於2010年拆除,台大師生在拆除前將建築洗淨,以藝術概念為其告別[12][13][1]。哲學系與人類學系暫遷水源校區,以原國防醫學院校舍做為臨時系館[9][14]。人文大樓則因建築設計爭議延宕興建,於2019年動工,2024年完工。
建築
農業陳列館為三層樓之鋼筋混凝土建築,採取清水混凝土工法,外牆以黃色及綠色的琉璃瓦筒管帷幕牆,象徵稻穗與稻葉。迴廊、基座與琉璃瓦等中式建築元素與鋼筋混凝土結合,展現現代中式建築風格[2][15]。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
---|
沿革 | |
---|
| |
---|
建築景觀 | |
---|
醫院 | |
---|
圖書館 | |
---|
出版社 | |
---|
| |
---|
典藏物 | |
---|
農林場 | |
---|
對外教學 | |
---|
組織 | |
---|
活動 | |
---|
聯盟機構 | |
---|
本模板之學術單位,係臚列《國立臺灣大學組織規程》中之學院、學系(科)、研究所。其不包括研究中心,以及跨院、系(科)、所之學位學程。 |